小麦输送除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4678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麦输送除杂装置,它包括输送筒(1),在所述输送筒(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转轴(3),所述转轴(3)上设有输送带(4),所述输送筒(1)分别设有进料筒(2)和出料筒(5),在所述输送筒(1)上且邻近所述出料筒(5)的出口处设有集杂仓(6),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了使用方便,能够防止麦秸沉积且方便清除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麦输送除杂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原粮输送的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小麦输送除杂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小麦输送过程中,小麦从输送带上输送至出料筒时,由于小麦中掺杂有小麦秸,在进入出料筒时沉积在输送机的出口端,造成拥堵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防止麦秸沉积且方便清除的小麦输送除杂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麦输送除杂装置,它包括输送筒1,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送筒I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转轴3,所述转轴3上设有输送带4,所述输送筒I分别设有进料筒2和出料筒5,在所述输送筒I上且邻近所述出料筒5的出口处设有集杂仓6。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集杂仓6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端盖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输送筒I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转轴3,所述转轴3上设有输送带4,所述输送筒I分别设有进料筒2和出料筒5,在所述输送筒I上且邻近所述出料筒5的出口处设有集杂仓6 ;使用时,通过电机带动输送带4旋转,小麦从进料筒2经输送带输送至出料筒5,由于麦稻的重量较轻,沉积在输送带左端部的底部,由于在所述输送筒I上且邻近所述出料筒5的出口处设有集杂仓6,麦秸便落入集杂仓6中,通过底部设有的开口将其清除,实现了使用方便,能够防止麦秸沉积且方便清除的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I中I、输送筒,2、进料筒,3、转轴,4、输送带,5、出料筒,6、集杂仓,7、端盖。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I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小麦输送除杂装置,它包括输送筒1,在所述输送筒I的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转轴3,所述转轴3上设有输送带4,在所述输送筒I的右端设有进料筒2,在所述输送筒I的左端设有出料筒5,在所述输送筒I上且邻近所述出料筒5 的出口处设有集杂仓6,在所述集杂仓6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端盖7 ;使用时,通过电机带动输送带4旋转,小麦从进料筒2经输送带输送至出料筒5,由于麦秸的重量较轻,沉积在输送带左端部的底部,由于在所述输送筒I上且邻近所述出料筒5 的出口处设有集杂仓6,麦秸便落入集杂仓6中,通过底部设有的开口将其清除,实现了使用方便,能够防止麦秸沉积且方便清除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小麦输送除杂装置,它包括输送筒(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筒(I)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转轴(3 ),所述转轴(3 )上设有输送带(4 ),所述输送筒(I)分别设有进料筒(2 ) 和出料筒(5 ),在所述输送筒(I)上且邻近所述出料筒(5 )的出口处设有集杂仓(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小麦输送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杂仓(6)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端盖CO。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麦输送除杂装置,它包括输送筒(1),在所述输送筒(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转轴(3),所述转轴(3)上设有输送带(4),所述输送筒(1)分别设有进料筒(2)和出料筒(5),在所述输送筒(1)上且邻近所述出料筒(5)的出口处设有集杂仓(6),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了使用方便,能够防止麦秸沉积且方便清除的效果。文档编号B65G15/00GK202743864SQ20122040330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5日专利技术者孔伟 申请人:益海嘉里(兖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麦输送除杂装置,它包括输送筒(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筒(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转轴(3),所述转轴(3)上设有输送带(4),所述输送筒(1)分别设有进料筒(2)和出料筒(5),在所述输送筒(1)上且邻近所述出料筒(5)的出口处设有集杂仓(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伟
申请(专利权)人:益海嘉里兖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