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外顶卡定位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3520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包装印刷行业的治具,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盒外顶卡定位治具,它包括治具本体,所述的治具本体是由左挡板、右挡板、前挡板围成的U形状的结构,左挡板和右挡板的内壁上端均设置有大小相同的且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缺口,左挡板、右挡板和前挡板的底面均在同一水平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由左挡板、右挡板、前挡板围成的U形状的结构,左挡板和右挡板的内壁上均设置大小相同的缺口,这样在使用时能保证外顶卡贴齐、左右分中,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工作效率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盒外顶卡定位治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包装印刷行业的治具,尤其涉及一种解决了现有的包装盒在粘贴外顶卡时,存在的工时长、效率低、外顶卡不分中、贴不齐、偏位等严重影响产品品质的问题的包装盒外顶卡定位治具。
技术介绍
包装是指设计并生产容器或包扎物的一系列活动,是商品进入流通和消费领域不可缺少的条件。包装盒是商品包装中使用较多的包装材料,现有的包装盒生产中,在粘贴外顶卡工序中,工作人员大多采用手工直接粘贴外顶卡,这样存在着工时长、操作效率很低, 由于是人工凭感觉操作极易出现外顶卡不分中、贴不齐、偏位的现象,这样严重影响产品品质,造成生产线上的废品率很低,给企业和工人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外顶卡能够贴齐、左右分中,既提高了产品的品质有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包装盒外顶卡定位治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包装盒外顶卡定位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所述的治具本体是由左挡板、右挡板、前挡板围成的U形状的结构,左挡板和右挡板的内壁上端均设置有大小相同的且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缺口,左挡板、右挡板和前挡板的底面均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缺口的深度为O. 1-0. 5mm。所述的左挡板的宽度大于右挡板的宽度。所述的右挡板的宽度大于左挡板的宽度。所述的左挡板的宽度与右挡板的宽度相同。所述的治具本体的下部设置有底板。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本技术是由左挡板、右挡板、前挡板围成的 U形状的结构,左挡板和右挡板的内壁上均设置大小相同的缺口,这样在使用时能保证外顶卡贴齐、左右分中,操作很简单,操作人员可一次性将外顶卡贴到位,并且准确率在98%以上,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工作效率。实践证明,使用本技术能把工时从以前的 18-20S缩短到5-6s,工时缩短了 3倍。另外,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实现的优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左挡板的宽度大于右挡板的宽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挡板的宽度大于左挡板的宽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右挡板的宽度与左挡板的宽度相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挡板2 、前挡板3、右挡板4、缺口 5、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I如图1、2或3所示,一种包装盒外顶卡定位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所述的治具本体是由左挡板I、右挡板3、前挡板2围成的U形状的结构,左挡板I和右挡板2的内壁上端均设置有大小相同的且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缺口 4,左挡板I、右挡板3和前挡板2的底面均在同一水平面上。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检查外顶卡来料有无异常脏污、破损、折皱等,将上工序流下来的盒胚准确放置在本技术包装盒外顶卡定位治具中,并用双手抵到位,使盒胚的侧壁与左挡板I、右挡板3和前挡板2密切接触,盒胚的上表面与缺口 4的底面保持水平,然后把外顶卡过胶,粘贴在盒胚上,粘贴的时候外顶卡与缺口 4的侧壁接触,这样在缺口 4的定位下能保证外顶卡贴齐、左右分中,操作很简单,操作人员可一次性将外顶卡贴到位,并且准确率在98%以上,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工作效率。实践证明,使用本技术能把工时从以前的18-20s缩短到5-6s,工时缩短了 3倍。实施例2如图1、2或3所示,一种包装盒外顶卡定位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所述的治具本体是由左挡板I、右挡板3、前挡板2围成的U形状的结构,左挡板I和右挡板2的内壁上端均设置有大小相同的且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缺口 4,左挡板I、右挡板3和前挡板2的底面均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缺口 4的深度为O. 1-0. 5mm。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检查外顶卡来料有无异常脏污、破损、折皱等,将上工序流下来的盒胚准确放置在本技术包装盒外顶卡定位治具中,并用 双手抵到位,使盒胚的侧壁与左挡板I、右挡板3和前挡板2密切接触,盒胚的上表面与缺口 4的底面保持水平,然后把外顶卡过胶,粘贴在盒胚上,粘贴的时候外顶卡与缺口 4的侧壁接触,这样在缺口 4的定位下能保证外顶卡贴齐、左右分中,操作很简单,操作人员可一次性将外顶卡贴到位,并且准确率在98%以上,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工作效率。实践证明,使用本技术能把工时从以前的18-20s缩短到5-6s,工时缩短了 3倍。实施例3如图I所示,一种包装盒外顶卡定位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所述的治具本体是由左挡板I、右挡板3、前挡板2围成的U形状的结构,左挡板I和右挡板2的内壁上端均设置有大小相同的且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缺口 4,左挡板I、右挡板3和前挡板2的底面均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缺口 4的深度为O. 1-0. 5mm。所述的左挡板I的宽度大于右挡板3的宽度。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检查外顶卡来料有无异常脏污、破损、折皱等,将上工序流下来的盒胚准确放置在本技术包装盒外顶卡定位治具中,并用双手抵到位,使盒胚的侧壁与左挡板I、右挡板3和前挡板2密切接触,盒胚的上表面与缺口 4的底面保持水平,然后把外顶卡过胶,粘贴在盒胚上,粘贴的时候外顶卡与缺口 4的侧壁接触,这样在缺口 4的定位下能保证外顶卡贴齐、左右分中,操作很简单,操作人员可一次性将外顶卡贴到位,并且准确率在98%以上,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工作效率。实践证明,使用本技术能把工时从以前的18-20s缩短到5-6s,工时缩短了 3倍。实施例4如图2所示,一种包装盒外顶卡定位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所述的治具本体是由左挡板I、右挡板3、前挡板2围成的U形状的结构,左挡板I和右挡板2的内壁上端均设置有大小相同的且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缺口 4,左挡板I、右挡板3和前挡板2的底面均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缺口 4的深度为O. 1-0. 5mm。所述的右挡板3的宽度大于左挡板I的宽度。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检查外顶卡来料有无异常脏污、破损、折皱等,将上工序流下来的盒胚准确放置在本技术包装盒外顶卡定位治具中,并用双手抵到位,使盒胚的侧壁与左挡板I、右挡板3和前挡板2密切接触,盒胚的上表面与缺口 4的底面保持水平 ,然后把外顶卡过胶,粘贴在盒胚上,粘贴的时候外顶卡与缺口 4的侧壁接触,这样在缺口 4的定位下能保证外顶卡贴齐、左右分中,操作很简单,操作人员可一次性将外顶卡贴到位,并且准确率在98%以上,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工作效率。实践证明,使用本技术能把工时从以前的18-20s缩短到5-6s,工时缩短了 3倍。实施例5如图3所示,一种包装盒外顶卡定位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所述的治具本体是由左挡板I、右挡板3、前挡板2围成的U形状的结构,左挡板I和右挡板2的内壁上端均设置有大小相同的且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缺口 4,左挡板I、右挡板3和前挡板2的底面均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缺口 4的深度为O. 1-0. 5mm。所述的左挡板I的宽度与右挡板3的宽度相同。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检查外顶卡来料有无异常脏污、破损、折皱等,将上工序流下来的盒胚准确放置在本技术包装盒外顶卡定位治具中,并用双手抵到位,使盒胚的侧壁与左挡板I、右挡板3和前挡板2密切接触,盒胚的上表面与缺口 4的底面保持水平,然后把外顶卡过胶,粘贴在盒胚上,粘贴的时候外顶卡与缺口 4的侧壁接触,这样在缺口 4的定位下能保证外顶卡贴齐、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盒外顶卡定位治具,包括治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具本体是由左挡板、右挡板、前挡板围成的U形状的结构,左挡板和右挡板的内壁上端均设置有大小相同的且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缺口,左挡板、右挡板和前挡板的底面均在同一水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鹏加金良陈永红程未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裕同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