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大卡车顶棚的热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341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大卡车顶棚的热压模,它包括上模1、下模2和产品顶出机构,上模1和下模2均设有加热装置,上模1和下模2的结合面形成成型产品3用的形腔,下模2上设有一个下凹的溢料腔2.1,上模1下表面设有一个可压配合在溢料腔2.1内的剪切块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切块1.1剪切边竖向长度a为25mm-30mm,所述溢料腔2.1深度b为35mm-4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合模时可防止待加工材料板体过多的落入溢料腔,确保成型的产品符合要求,属于模具技术领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生产大卡车顶棚的热压模
本技术属于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大卡车顶棚的热压模。技术背景热压模包括上模、下模和产品顶出机构,上模和下模均设有加热装置,上模和下模的结合面形成成型产品用的形腔。热压模的工作原理是上模和下模加热后,将待加工材料板体铺放在下模上,将上模压下,合模成型,冷却脱模,顶出产品。现有的用于生产大卡车顶棚的热压模的下模上设有一个下凹的溢料腔,上模下表面设有一个可压配合在溢料腔内的剪切块,剪切块位于下模溢料腔的正上方,合模过程中,上模的剪切块压入溢料腔内。合模时,上模与待加工材料板体接触前剪切块部分已经滑入溢料腔内,上、下模合模时,待加工材料板体融化,成型。现有热压模的剪切块剪切边竖向长度一般为10mm-15mm,溢料腔深度为 20mm-25mm,当剪切块滑入溢料腔内后,在待加工材料板体融化时,由于剪切块剪切边竖向长度不够,剪切块的剪切边还没与溢料腔壁形成封闭,导致熔融状态的料落入溢料腔内,最终导致成型的产品相比设计时要轻,强度等不符合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大卡车顶棚的热压模,合模时可防止待加工材料板体过多的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生产大卡车顶棚的热压模,它包括上模(1)、下模(2)和产品顶出机构,上模(1)和下模(2)均设有加热装置,上模(1)和下模(2)的结合面形成成型产品(3)用的形腔,下模(2)上设有一个下凹的溢料腔(2.1),上模(1)下表面设有一个可压配合在溢料腔(2.1)内的剪切块(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切块(1.1)剪切边竖向长度(a)为25mm?30mm,所述溢料腔(2.1)深度(b)为35mm?4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能炎储群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能海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