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的航排式刀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2930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的航排式刀库,该刀库包括第一滑板、双导轨、双滑块、多个胶质刀夹、多个感应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双定位块、外壳、防护罩、双转轴、双滑动轴和双航式跑道;第一固定板的顶端与双定位块相连接,双滑块与双导轨串联后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的底端上,胶质刀夹顺次排放在第一滑板的一端上,胶质刀夹上均加载有感应器,防护罩的第一侧边通过双转轴与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连接,防护罩的第二侧边通过双滑动轴与双航式跑道连接,双航式跑道固定安装在第一滑板的底端上,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容置于外壳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滑行顺畅、换刀精准、双定位块可前后上下调节、防水防尘及外表美观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的航排式刀库
技术介绍
现有的数控机床的刀库存在以下的缺陷一是刀库无法检测到胶质刀夹是否有载入相应的刀具,因此,传送至操作系统中的结果不准确,影响数控机床工作的进行;二是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是裸露于外界的,因此很容易受油雾水等的影响,造成与第一固定板或第二固定板连接的部件破损,缩短数控机床的使用寿命;三是刀库在工作的过程中,滑行不顺畅且换刀不精确等。上述这些原因导致了现有的数控机床在工作的过程中,具有工作效率低、换刀不顺畅及使用寿命短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滑行顺畅、换刀精准、双定位块可调节、防水防尘及外表美观的数控机床的航排式刀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控机床的航排式刀库,包括第一滑板、双导轨、双滑块、多个胶质刀夹、多个感应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双定位块、外壳、防护罩、双转轴、双滑动轴和双航式跑道;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端与双定位块相连接,所述双滑块与双导轨串联后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的底端上,所述胶质刀夹顺次排放在第一滑板的一端上,所述胶质刀夹上均加载有感应器,所述防护罩的第一侧边通过双转轴与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所述防护罩的第二侧边通过双滑动轴与双航式跑道连接,所述双航式跑道固定安装在第一滑板的底端上,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容置于外壳内。其中,所述数控机床的航排式刀库还包括第二滑板和汽缸;所述汽缸夹持在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之间。其中,所述胶质刀夹的数量与感应器的数量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数控机床的航排式刀库,胶质刀夹顺次排放且均加载有感应器,增加了感应器,能够及时检测胶质刀夹是否载入相应的刀具,并将结果准确无误的传至系统;第一固定板的顶端与双定位块相连接,实现双定位块前后、上下可调节的功能;双滑块与双导轨串联后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的底端上,能保证双滑块滑行顺畅;外壳套在两个固定板的全周,取到了防水防尘的效果;防护罩的第一侧边通过双转轴与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连接,防护罩的第二侧边通过双滑动轴与双航式跑道连接,防护罩在双航式跑道的控制可实现下九十度旋转,当旋转到零度的时候,防护罩达到保护刀具防尘的功能。本技术具有滑行顺畅、换刀精准、可自动调节、防水防尘及外表美观等特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数控机床的航排式刀库中防护罩旋转时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数控机床的航排式刀库中防护罩未旋转的结构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I、第一滑板2、双导轨3、双滑块4、胶质刀夹5、感应器6、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双定位块9、外壳10、防护罩11、双转轴12、双滑动轴 13、双航式跑道14、第二滑板15、汽缸101、防护罩的第一侧边102、防护罩的第二侧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的数控机床的航排式刀库,包括第一滑板I、双导轨2、双滑块3、多个胶质刀夹4、多个感应器5、第一固定板6、第二固定板7、双定位块8、外壳9、防护罩10、双转轴11、双滑动轴12和双航式跑道13 ;第一固定板6的顶端与双定位块8相连接,双滑块3与双导轨2串联后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6的底端上,多个胶质刀夹4顺次排放在第一滑板I的一端上,胶质刀夹4上加载有感应器5,即每个胶质刀夹4上加载有感应器5,防护罩的第一侧边101通过双转轴11与第一固定板6的一端连接,防护罩的第二侧边102通过双滑动轴12与双航式跑道13连接,双航式跑道13固定安装在第一滑板I的底端上,第一固定板6与第二固定板7容置于外壳9内。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提供的数控机床的航排式刀库,本技术提供的数控机床的航排式刀库,多个胶质刀夹顺次排放且均加载有感应器,增加了感应器,能够及时检测胶质刀夹是否载入相应的刀具,并将结果准确无误的传至系统;第一固定板的顶端与双定位块相连接,实现双定位块前后、上下可调节功能;双滑块与双导轨串联后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的底端上,能保证双滑块滑行顺畅;外壳套在两个固定板的全周,取到了防水防尘的效果;防护罩的第一侧边通过双转轴与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连接,防护罩的第二侧边通过双滑动轴与双航式跑道连接,防护罩在双航式跑道的控制可实现下九十度旋转,当旋转到零度的时候,防护罩达到保护刀具防尘的功能。本技术具有滑行顺畅、换刀精准、可自动调节、防水防尘及外表美观等特点。在本实施例中,数控机床的航排式刀库还包括第二滑板14和汽缸15 ;汽缸15夹持在第一滑板I和第二滑板14之间;这样的结构使得汽缸15随着第一滑板I和第二滑板14的滑行更加顺畅。在本实施例中,胶质刀夹4的数量与感应器5的数量相同;当然,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图中胶质刀夹4的数量为七与感应器5的数量为七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是胶质刀夹4的数量为六与感应器5的数量为六或胶质刀夹4的数量为八与感应器5的数量为八等其他实施方式,只要能保证胶质刀夹4的数量与感应器5的数量相同,如果是对胶质刀夹4的数量与感应器5的数量的改变,均属于对本技术的简单变体或者变换,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提供的数控机床的航排式刀库,其优势在于I、第一滑板I与第二滑板14的中间夹持着固定汽缸15,双导轨2与双滑块3串联后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6的底端,确保双滑块3前后滑行顺畅;2、多个胶质刀夹4顺次排放固定在第一滑板I的顶端,且胶质刀夹4均加载感应器5,感应器5之功能用于检测每个胶质刀夹4是否载入相应的刀具,将结果准确无误传至系统;3、第一固定板6的顶端与双定位块8相连接,双定位块8的顶端连接到所使用机床端,达到双定位块8前后上下可调节的效果;4、外壳9套装在第一固定块6和第二固定块7的全周,用于防水防尘及美化了刀库的美观效果;5、防护罩的第一侧边101通过双转轴11与第一固定板6的一端连接,防护罩的第二侧边102通过双滑动轴12与双航式跑道13连接,双航式跑道13固定安装在第一滑板I的底端,实现防护罩10的90度旋转,旋转到O度时防护罩达到保护刀具防尘功能;当防护罩10在0-90度之间旋转,每度的旋转都由双航式跑道13控制,确保翻盖自入;6、总之,本技术具有滑行顺畅、换刀精准、双定位块8可前后上下调节、防水防尘及外表美观等特点。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数控机床的航排式刀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滑板、双导轨、双滑块、多个胶质刀夹、多个感应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双定位块、外壳、防护罩、双转轴、双滑动轴和双航式跑道;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端与双定位块相连接,所述双滑块与双导轨串联后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的底端上,所述胶质刀夹顺次排放在第一滑板的一端上,所述胶质刀夹上均加载有感应器,所述防护罩的第一侧边通过双转轴与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所述防护罩的第二侧边通过双滑动轴与双航式跑道连接,所述双航式跑道固定安装在第一滑板的底端上,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容置于外壳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数控机床的航排式刀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控机床的航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机床的航排式刀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滑板、双导轨、双滑块、多个胶质刀夹、多个感应器、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双定位块、外壳、防护罩、双转轴、双滑动轴和双航式跑道;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端与双定位块相连接,所述双滑块与双导轨串联后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板的底端上,所述胶质刀夹顺次排放在第一滑板的一端上,所述胶质刀夹上均加载有感应器,所述防护罩的第一侧边通过双转轴与第一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所述防护罩的第二侧边通过双滑动轴与双航式跑道连接,所述双航式跑道固定安装在第一滑板的底端上,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容置于外壳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林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雕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