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印刷电路板的微型单刃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261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PCB印制基板加工的加工印刷电路板的微型单刃钻头,包括钻头钻身,在钻头钻身上开有三条螺旋上升的排屑槽,长排屑槽从钻尖的位置处螺旋延伸到钻身的末端,短排屑槽设置在钻身前段上,短排屑槽和长排屑槽由于螺旋角度不同呈不平行但最终相交设置,巾背排屑槽设置在长排屑槽和短排屑槽相交后的巾背上,最终短排屑槽和巾背排屑槽两者由分离状态跟长排屑槽交汇,钻尖设置为单一主切屑刃;而排屑槽不同宽度,不同螺旋角度,达到辅助钻头稳定进行切削作业、快速排出废屑的目的,提升钻孔品质,保证空壁粗糙度,具有刚性较好、孔位精度较高、空壁粗糙度能满足需求,且不易断针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PCB微型钻头
,涉及一种用于PCB印制基板加工的加工印刷电路板的微型单刃钻头
技术介绍
在公知的技术中,目前PCB微型钻头的成品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常规钻头如图I-图3所示,常规钻头分别由钻身图I和钻尖图2组成,其钻身如图I所示,由圆柱硬质合金材料加工成麻花状(螺旋状)而成,两条对称的螺旋排屑槽组成,钻尖3a如图2所示,由两个对称的主切削刃lb,两个主切削刃之间的横刃及位于主切削刃的后侧的两个呈螺旋形的副切削刃组成,所述的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及横刃之间分别形成了如图所示的第一主刀面2b和第二副刀面3b,第一主刀面2b和第二副刀面3b之间形成有中心线4b,中心线的长度与钻身直径的长度大致一致,螺旋形的副切削刃向钻身柱面延伸,形成两个对称的螺旋上升的排屑槽la、2a,如图3所示排屑槽la、2a的深度在增高钻身柱面上均匀分布,在进行磨削加工时,副切削刃和磨削出的孔壁接触,形成支撑点。目前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钻头直径有日益减小的趋向,直径变小,加工印制基板在同等条件下很难保证钻头的刚性,刚性不能保证,就会出现加工印制基板钻向偏离,不能满足市场要求,直径主要是小钻0 O. 50mm以下的钻头,目前有同行业公司又进行研发改善以上问题,推出第二种单刃钻头,钻身图4主要是由以前的两条对称的螺旋排屑槽结构,变成一条长螺旋排屑槽2c和一条短排屑槽Ic组成,钻尖图5的退刀部由连成多个退刀面构成,两个退刀面相交形成的第一棱线5c位于钻头的最前端,该第一棱线5c相对钻头的轴心O成直角地处于钻头的旋转中心部,该第一棱线5c的一端与两个退刀面相交形成的第二棱线7c相连,而且该第二棱线7c的外端与主切屑刃Ic部相连,第一棱线5c的另一端朝向与第二棱线7c连接侧的相反侧,这种结构的钻尖不是由点构成,而是由具有一定长度的第一棱线形成的,因此刃尖的强度增大,可有效抑制当贴附在被切削材料上时容易产生的横刃部缺损或破损,可以维持高加工孔位精度,且可防止由于对被切削材料的贴附不稳定而产生钻头折断,并且使加工印制基板钻向不偏离,这样就可以改善常规钻头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并且在常规钻头的同等加工条件的基础上提升加工效率,但是这种单刃钻头的缺钱主要是巾背6c与孔壁的接触面积太大,由于钻孔速度太快,图6所示,一条长螺旋排屑槽Sc和一条短排屑槽9c排废屑空间太小,使得排废屑的速度太慢,在一些要求较高、难度较高的印制基板的使用中发现孔壁粗糙度非常大,还是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图中3c为边刀宽,4c为次切屑排出槽,O为钻头轴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刚性较好、孔位精度较高、空壁粗糙度能满足需求,且不易断针的加工印刷电路板的微型单刃钻头。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与柄体形成一体的钻头钻身,其特征在于在钻头钻身上开有三条螺旋上升的排屑槽,其中第一条为长排屑槽,长排屑槽从钻尖的位置处螺旋延伸到钻身的末端,第二条为短排屑槽,短排屑槽设置在钻身前段上,短排屑槽和长排屑槽由于螺旋角度不同呈不平行但最终相交设置,第三条为巾背排屑槽,巾背排屑槽设置在长排屑槽和短排屑槽相交后的巾背上,也在钻身前段上,最终短排屑槽和巾背排屑槽两者由分离状态跟长排屑槽交汇,钻尖设置为单一主切屑刃;而排屑槽不同宽度,不同螺旋角度,达到辅助钻头稳定进行切削作业、快速排出废屑的目的,提升钻孔品质,保证空壁粗糙度。所述的短排屑槽设置位于钻头钻身前段,是一条与长排屑槽对称180度的短排屑槽,螺旋角的角度和长排屑槽相同,短排屑槽由分离状态跟长排屑槽交汇;短排屑槽的长度占长排屑槽的长度的15%-25%,短排屑槽融入到长排屑槽中保证钻孔孔位精度,并且螺旋角增大部分使槽深逐渐变浅,使得交汇处的长排屑槽与短排屑槽的槽宽较宽,利于排屑,以深度变浅来弥补槽宽带来的刚性损失,可以灵活运用。所述设置在长排屑槽和第二短排屑槽相交后的巾背上,也在钻身的前段,设置在长排屑槽和第二短排屑槽相交后的巾背上,也在钻身的前段,巾背排屑槽与短排屑槽两者由分离状态跟长排屑槽交汇,并且两条巾边宽度相等,巾背排屑槽的长度占长排屑槽长的35%_55%,保证在短排屑槽的刚性好的基础上增加了排屑空间,比较实用于钻孔对孔粗要求较高的板材,且由于钻孔的时间较短,排屑量本身就比较小,因此巾背排屑槽可以弥补以前刚性好但空壁粗糙度达不到要求的缺陷。所述钻尖包括一个主切削刃、一个主刀面、一个副刀面、两条巾边、一条边刀,主刀面与副刀面相交形成第一棱线,第一棱线相对钻头的轴心O成直角地处于钻头的旋转中心部,第一棱线的一端与两个退刀面相交形成的第二棱线;以轴心O为原点,两条巾边和一条边刀形成一个三角支点,在钻孔时能准确地进行钻孔定位,并且配合主切削刃进行切削,使得钻出的孔位精度较高,通过长排屑槽、第二短排屑槽、第三巾背排屑槽迅速的将废屑排出,两条巾边对钻孔孔壁切削锋利,可以保证良好的孔壁粗糙度。按照上述工艺及加工方法制成的PCB微型单刃钻头的成品,可实现由于直径变小,钻头刚性不能保证,在同等条件下出现加工印制基板钻向偏离的现象,并且在以前的基础上寿命可以提升,所有的要求较高、难度较高的印制基板的孔壁粗糙度能达到,并且不需要变更客户端的加工条件及环境,客户端也不需要购买其它新的设备来使用这种单刃钻头,在工艺、设备、人员培训上也不会增加成本从而降低加工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现有技术单刃钻头对比,本技术单刃钻头的寿命有了约3倍的提高。随着孔限的增加,与现有技术单刃钻头相比,单刃钻头比孔位的保持性有了大幅度的改善。附图说明图I是常规钻头的钻身结构示意平面图;图2是常规钻头钻尖结构示意平面图;图3是常规钻头钻身横截面示意图;图4是公知技术中的单刃钻头钻身结构示意图;图5是公知技术中的单刃钻头钻尖结构示意图;图6是公知技术中的单刃钻头钻身横截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单刃钻头钻身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单刃钻头第二短排屑槽和第三条巾背排屑槽交汇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单刃钻头钻尖横截面示意图;图10是图8中沿A-A截面的剖面图图11是图8中沿B-B截面的剖面图图12是图8中沿C-C截面的剖面图图13是本技术单刃钻头与现有技术单刃钻头对比寿命变化图;图14是本技术单刃钻头与现有技术单刃钻头孔位CPK随孔位变化趋势图。本技术单刃钻头附图标说明1 巾背排屑槽;2 :长排屑槽;3 :钻身前段;4 短排屑槽;a :螺旋角;5 :主刀面;6 :副刀面;7 :第二棱线;8 :主切屑刃;9 :边刀;10 :第一棱线;11 :巾边;0:钻头轴心。参看图I-图3,该常规钻头分别由钻身图I和钻尖图2组成,其钻身如图I所示,由圆柱硬质合金材料加工成麻花状(螺旋状)而成,两条对称的螺旋排屑槽组成,钻尖3a如图2所示,由两个对称的主切削刃lb,两个主切削刃之间的横刃及位于主切削刃的后侧的两个呈螺旋形的副切削刃组成。所述的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及横刃之间分别形成了如图所示的第一主刀面2b和第二副刀面3b,第一主刀面2b和第二副刀面3b之间形成有中心线4b,中心线的长度与钻身直径的长度大致一致,螺旋形的副切削刃向钻身柱面延伸,形成两个对称的螺旋上升的排屑槽la、2a,如图3所示排屑槽la、2a的深度在增高钻身柱面上均匀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工印刷电路板的微型单刃钻头,包括与柄体形成一体的钻头钻身,其特征在于:在钻头钻身上开有三条螺旋上升的排屑槽,其中第一条为长排屑槽(2),长排屑槽(2)从钻尖的位置处螺旋延伸到钻身的末端,第二条为短排屑槽(4),短排屑槽(4)设置在钻身前段(3)上,短排屑槽(4)和长排屑槽(2)由于螺旋角度不同呈不平行但最终相交设置,第三条为巾背排屑槽(1),巾背排屑槽(1)设置在长排屑槽(2)和短排屑槽(4)相交后的巾背上,也在钻身前段(3)上,最终短排屑槽(4)和巾背排屑槽(1)两者由分离状态跟长排屑槽(2)交汇,钻尖设置为单一主切屑刃(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锋王雪峰陈明
申请(专利权)人:新野鼎泰电子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