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通讯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压铆模具。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光纤活动连接器中的卡套、卡环、缆线及外皮的压接通常采用铆压钳进行手工铆压,上述操作方式费时费力,人工操作强度很大,而且所铆压完成的质量也不稳定,会出现缆线脱离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压铆模具,能够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操作强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压铆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设置有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和第三定位槽,所述上模设置有第一冲压槽、第二冲压槽和第三冲压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一冲压槽对接,所述第二定位槽和第二冲压槽对接,所述第三定位槽和第三冲压槽对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槽口大于第二定位槽的槽口,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槽口大于第三定位槽的槽口。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冲压槽的槽口大于第二冲压槽的槽口,所述第二冲压槽的槽口大于第三冲压槽的槽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多个槽口相对应的铆接方式,取消了用铆压钳进行手工操作的原始方式,使光纤活动连接器中的卡套卡环、缆线及外皮之间的铆接更加稳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并降低了操作强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用于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压铆模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上模;2、下模;10、第一冲压槽;11、第二冲压槽;12、第三冲压槽;20、第一定位槽;21、第二定位槽;23、第三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压铆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设置有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和第三定位槽,所述上模设置有第一冲压槽、第二冲压槽和第三冲压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一冲压槽对接,所述第二定位槽和第二冲压槽对接,所述第三定位槽和第三冲压槽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大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