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孔隙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1647 阅读:6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孔隙滤池,涉及过滤池领域,是属于电力行业过滤设备,包括滤池及反洗池,所述滤池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反洗池设有反洗排水管,在所述反洗池的靠近反洗排水管一端横向安装有阻池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变孔隙滤池,结构简单,在反洗池靠近反洗排水管一端设有阻沙堰,可以对在反洗过程流失的滤料进行拦截沉淀,避免了滤料经反洗管道进入原水池中,解决因变孔隙滤池滤料流失而带来的各种问题,实用性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滤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变孔隙滤池,属于电力行业过滤设备。
技术介绍
变孔隙滤池是一种以“同向凝聚”理论设计的正流深床滤池,它采用一种比通常使用的滤料粒径更大的滤料和另一种细粒滤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滤床,变孔隙滤池采用的滤料粒径及所占的比例相差较大。变孔隙滤池主要使用的是粗滤料,是整体过滤,所以滤层阻力小,滤速较高,不易堵塞,不会形成细滤料过滤时表面过滤的情况,且纳污容量高,反洗周期长,而加入有限量的细滤料,并均匀分散在整个滤层中,极大地降低了粗滤料的局部孔隙率,实现对水中细小悬浮颗粒“同向凝聚”的效果。目前,现有技术的变孔隙滤池在反洗过程中,容易出现滤池滤料被反洗水流冲出,经反洗管道进入原水池中,这样不但造成因滤料流失而影响过滤效果,还会造成原水池污堵增加清淤的工作量,增加成本,设计一种能有效解决变孔隙滤池的滤料流失带来的系列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因变孔隙滤池滤料流失而带来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孔隙滤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孔隙滤池,包括滤池及反洗池,所述滤池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反洗池设有反洗排水管,在所述反洗池的靠近反洗排水管一端横向设有阻池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阻沙堰的宽度与反洗池的宽度相等,所述反洗池的横向两侧底部分别设有通过膨胀螺栓固定的防腐角钢,所述防腐角钢设有卡槽,所述阻池堰的两端分别镶嵌在两侧角钢的卡槽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阻池堰的高度为150mm 250m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阻沙堰的高度200m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阻沙堰与反洗排水管的距离不小于400m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阻池堰的材质为UPVC加厚塑料板,所述UPVC加厚塑料板的厚度为20mm。本技术提供的变孔隙滤池,结构简单,在反洗池靠近反洗排水管一端设有阻沙堰,可以对在反洗过程流失的滤料进行拦截沉淀,避免了滤料经反洗管道进入原水池中,解决因变孔隙滤池滤料流失而带来的各种问题,实用性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变孔隙滤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的变孔隙滤池的A-A向剖示意图。图3为图I所示的变孔隙滤池的B-B向剖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变孔隙滤池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I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孔隙滤池,包括滤池I、反洗池2,所述滤池I设有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所述反洗池2设有反洗排水管21,在所述反洗池2的靠近反洗排水管21 —端横向设有阻池堰3。其结构简单,在反洗池靠近反洗排水管一端设有阻沙堰,可以对在反洗过程流失的滤料进行拦截沉淀,避免了滤料经反洗管道进入原水池中,解决因变孔隙滤池滤料流失而带来的各种问题,实用性好。所述阻沙堰3的宽度与反洗池2的宽度相等,所述反洗池2的横向两侧底部分别设有通过膨胀螺栓4固定的防腐角钢5,所述防腐角钢5设有卡槽51,所述阻池堰3的两端分别镶嵌在两侧角钢5的卡槽51内,采用设有卡槽的防腐角钢,方便阻池堰的安装在卡槽内固定或从卡槽内抽出,使用方便快捷。所述阻池堰3的高度为150mm 250mm。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阻沙堰3的高度200mm。经过对阻池堰的高度进行多次反复实验,确定当阻池堰的高度在200_时,反洗水基本无滤料,且排水顺畅。所述阻沙堰3与反洗排水管21的距离不小于400mm。经过对反复实验确定,在不影响反洗排水通畅的基础,阻池堰距离反洗排水管的最小距离为400mm。所述阻池堰3的材质为UPVC加厚塑料板,所述UPVC加厚塑料板的厚度为20mm。由于滤池进水前经澄清、杀菌、调节PH值等处理,故采用的材质需较强的耐腐蚀性,并结合到冬季防冻性能,最终采用材质为UPVC加厚塑料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变孔隙滤池,包括滤池及反洗池,所述滤池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反洗池设有反洗排水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洗池近反洗排水管一端横向设有阻池堰。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孔隙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沙堰的宽度与反洗池的宽度相等,所述反洗池的横向两侧底部分别设有通过膨胀螺栓固定的防腐角钢,所述防腐角钢设有卡槽,所述阻池堰的两端分别镶嵌在两侧角钢的卡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孔隙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池堰的高度为150mm 250mmo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孔隙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沙堰的高度20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孔隙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沙堰与反洗排水管的距离不小于400mm。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孔隙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池堰的材质为UPVC加厚塑料板,所述UPVC加厚塑料板的厚度为20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孔隙滤池,涉及过滤池领域,是属于电力行业过滤设备,包括滤池及反洗池,所述滤池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反洗池设有反洗排水管,在所述反洗池的靠近反洗排水管一端横向安装有阻池堰。本技术提供的变孔隙滤池,结构简单,在反洗池靠近反洗排水管一端设有阻沙堰,可以对在反洗过程流失的滤料进行拦截沉淀,避免了滤料经反洗管道进入原水池中,解决因变孔隙滤池滤料流失而带来的各种问题,实用性好。文档编号B01D24/00GK202740833SQ20122038527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0日专利技术者田磊, 杨连武 申请人:大唐林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孔隙滤池,包括滤池及反洗池,所述滤池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反洗池设有反洗排水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洗池近反洗排水管一端横向设有阻池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磊杨连武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林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