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洪梅专利>正文

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1424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其中,所述给药管的管体具有两端,其中一端为头部,另一端为尾部,所述的头部为子弹头形状,在邻近所述头部的管体上设有出药口,所述的尾部设有与注射器或输液器出口配合的接口,所述的管体外设有长度刻度,该刻度以头部的顶端为起点向尾部延伸,在管体外小于6cm处标有刻度,且在大于10cm处标有刻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目前没有专用的给药管的问题,将药物直接、准确地输送到直肠或结肠,再以速释(脉冲)或缓释、控释给药,发挥局部或全身疗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
技术介绍
直肠给药(又称灌肠疗法)是通过直肠黏膜途径给药的药物疗法之一,它是将药液通过直肠给药管注入直肠,经黏膜吸收,从而达到全身的疗效。直肠给药因无创伤、药物吸收迅速且完整,患者无痛苦,容易接受。在祖国医学应用更为久远。结肠在右髂窝内续于盲肠,在第3骶椎平面连接直肠。结肠部位由于pH条件温和, 代谢酶少,在此部位释药可以减少胃肠道消化酶对药物的破坏作用,提高在结肠部位吸收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改善对结肠部病变的治疗,能避免口服药物在上消化道被破坏和释放,但目前还没有专用的给药管。经常使用导尿管、缸管替代,因管径粗、管头钝、管尾与注射器、输液器不匹配、管腔存药量多等问题,给医患带来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以解决目前没有专用的给药管的问题,将药物直接、准确地输送到直肠或结肠,再以速释(脉冲)或缓释、控释给药,发挥局部或全身疗效。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所述给药管的管体具有两端,其中一端为头部,另一端为尾部,所述的头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使用直肠结肠给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管的管体具有两端,其中一端为头部,另一端为尾部,所述的头部为子弹头形状,在邻近所述头部的管体上设有出药口,所述的尾部设有与注射器或输液器出口配合的接口,所述的管体外设有长度刻度,该刻度以头部的顶端为起点向尾部延伸,在管体外小于6cm处标有刻度,且在大于10cm处标有刻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洪梅
申请(专利权)人:马洪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