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血管药物涂层支架,包括:支架基体、第一药物涂层和第二药物涂层,所述第一药物涂层与支架基体之间设有生物活性涂层,所述生物活性涂层涂覆在支架基体表面,所述第二药物涂层涂覆在第一药物层表面。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双层药物涂层的组合,有效降低了血管再狭窄率和炎症的发生率,支架基体的表面改性处理综合提高了支架基体的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涂层非降解性高分子聚合物中加入活性成分,使得活性成分可以缓慢释放,对于患者中后期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血管药物涂层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心血管药物涂层支架。
技术介绍
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成逐年升高趋势,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病症之一,严重的可致人死亡,人们对这类疾病也越来越关注。多数心血管疾病是由动脉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的。目前,血管支架已成功应用于介入治疗心血管及外周血管阻塞病变,并占此类疾病治疗的80%以上,但该技术存在支架术后血管再狭窄的问题,在血管内径小于 3毫米的情况下,再狭窄的发生率更高。血管再狭窄的发生与治疗手术后早期的弹性回缩、 血栓形成,中期的平滑肌迁移、增生,晚期的血管重塑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现在,带药物涂层血管支架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血管再狭窄的现象。药物涂层支架是在支架外喷涂药物涂层,待支架植入血管后,其表面的药物缓慢释放,起到抑制平滑肌过度增生、促进内皮化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这已成为大部分医院和患者所采用的方法。这种经过表面药物处理的金属支架它对提高其生物相容性、抗再狭窄有较好的效果。药物涂层支架的应用,有效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降低了血管再狭窄率。但目前的药物涂层支架存在药物涂层易剥落,药物成分单一,药物涂层降解后,金属支架的生物相容性不佳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心血管药物涂层支架,能够有效降低血管再狭窄率,提高支架的生物相容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心血管药物涂层支架,包括支架基体、第一药物涂层和第二药物涂层,所述第一药物涂层与支架基体之间设有生物活性涂层,所述生物活性涂层涂覆在支架基体表面,所述第二药物涂层涂覆在第一药物层表面。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基体为网状支架、管状支架、缠绕型支架、环状支架中的一种。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基体的材料为不锈钢、镍、钽、镍钛合金、镁合金中的一种。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生物活性涂层是以聚氨酯为载体,加入肝素和水蛭素。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药物涂层包括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和抗再狭窄药物。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药物涂层包括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 抗再狭窄药物和抗炎症药物。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基体在浸涂生物活性涂层前,经过表面改性处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心血管药物涂层支架,通过双层药物涂层的组合,有效降低了血管再狭窄率和炎症的发生率,支架基体的表面改性处理综合提高了支架基体的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涂层非降解性高分子聚合物中加入活性成分,使得活性成分可以缓慢释放,对于患者中后期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心血管药物涂层支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支架基体,2、生物活性涂层,3、第一药物层,4、第二药物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I,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心血管药物涂层支架,包括支架基体I、第一药物涂层3和第二药物涂层4, 所述第一药物涂层3与支架基体I之间设有生物活性涂层2,所述生物活性涂层2涂覆在支架基体I表面,所述第二药物涂层4涂覆在第一药物层3表面。本技术心血管药物涂层支架,通过多层结合,有效降低了血管再狭窄率和炎症的发生率。所述支架基体I为网状支架、管状支架、缠绕型支架、环状支架中的一种。所述支架基体I的材料为不锈钢、镍、钽、镍钛合金、镁合金中的一种。所述第一药物涂层3包括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和抗再狭窄药物。所述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选择聚乳酸,所述抗再狭窄药物包括抗血栓剂、抗细胞增生剂,随着聚乳酸的降解,达到了局部用药的目的,有效防止再狭窄和血栓的形成。所述第二药物涂层4包括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抗再狭窄药物和抗炎症药物。所述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选择聚乳酸,第一药物涂层3降解完成后,第二药物涂层4开始降解,延长用药时间,避免炎症的发生。所述生物活性涂层2是以聚氨酯为载体,加入肝素和水蛭素。所述载体聚氨酯为非降解性高分子材料,加入活性成分肝素和水蛭素,在第一药物层3和第二药物涂层4降解结束后,可以缓慢释放活性成分,对患者中后期治疗有很好效果。所述支架基体I在浸涂生物活性涂层前,经过表面改性处理,综合提高了支架基体I的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可以在支架基体I表面形成钛-氧薄膜,增强生物活性涂层 2和支架基体I的粘合度。本技术心血管药物涂层支架,通过双层药物涂层的组合,有效降低了血管再狭窄率和炎症的发生率,支架基体I的表面改性处理综合提高了支架基体I的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涂层2非降解性高分子聚合物中加入活性成分,使得活性成分可以缓慢释放,对于患者中后期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心血管药物涂层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基体、第一药物涂层和第二药物涂层,所述第一药物涂层与支架基体之间设有生物活性涂层,所述生物活性涂层涂覆在支架基体表面,所述第二药物涂层涂覆在第一药物层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心血管药物涂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基体为网状支架、管状支架、缠绕型支架、环状支架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心血管药物涂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基体的材料为不锈钢、镍、钽、镍钛合金、镁合金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心血管药物涂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基体在浸涂生物活性涂层前,经过表面改性处理。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血管药物涂层支架,包括支架基体、第一药物涂层和第二药物涂层,所述第一药物涂层与支架基体之间设有生物活性涂层,所述生物活性涂层涂覆在支架基体表面,所述第二药物涂层涂覆在第一药物层表面。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通过双层药物涂层的组合,有效降低了血管再狭窄率和炎症的发生率,支架基体的表面改性处理综合提高了支架基体的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涂层非降解性高分子聚合物中加入活性成分,使得活性成分可以缓慢释放,对于患者中后期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文档编号A61F2/82GK202740163SQ20122006683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7日专利技术者李业中 申请人:江苏省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心血管药物涂层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基体、第一药物涂层和第二药物涂层,所述第一药物涂层与支架基体之间设有生物活性涂层,所述生物活性涂层涂覆在支架基体表面,所述第二药物涂层涂覆在第一药物层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业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