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源管理系统的新型使能控制电路,该使能控制电路包含五个P型晶体管和三个N型晶体管以及两个电阻,还包含钳位放大器、N型晶体管和第三电阻。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使能控制电路,当输入端电压高于一定值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正常工作,当输入电压低于一定值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关断,可以适应各个系统不同应用方式的使能控制电路,可以使电源管理芯片的使能控制输入端在使用低压ESD的情况下适应性大大加强,减小了芯片成本,增大了芯片的应用范围,降低了对系统设计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源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源管理系统的新型使能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源管理芯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电源管理芯片的一部分,使能控制电路控制着电源管理芯片的工作状态。在各种不同的系统应用上,有的使能控制输入端可能是悬空的;有的可能是接一个电容到地;有的可能是接一个电阻到电源电压或者直接接到电源电压。当使能控制输入端接一个电阻到电源电压或直接接电源电压时,使能控制输入端可能会看到高电压,造成ESD (静电放电)芯片的损毁,因为这个ESD —般只能耐低压。如图I所示,是现有的使能控制电路的电路图,该使能控制电路包含P型晶体管I、2、6、7、8和N型晶体管3、4、5以及电阻R1、R2。其中,晶体管1、2、3、4、8组成了一个比较器,二极管连接形式的晶体管5、6和电阻Rl产生一路上电就存在的直流电流,晶体管7和电阻R2产生EN电压Vpl输入到比较器的一端,二极管连接形式的晶体管5产生电压Vp2并输入到比较器的另外一端。晶体管5、6连接成二极管形式和电阻Rl接在VDD和VSS之间,产生的直流电流随VDD变化而变化,因为VDD电压比晶体管5、6导通所需要的电压大很多,所以可以认为VDD的电压几乎全部加在电阻Rl上,因此产生了一路大小为VDD/R1的电流,并通过电流镜7、6镜像给R2,在R2上产生EN电压Vpl,因此Vpl等于VDD* (R2/R1);这一路电流也通过电流镜8、6镜像给由晶体管1、2、3、4组成的比较器,驱动比较器正常工作。通过调整R2的值使得VDD在正常工作范围内Vpl的值都大于Vp2的值,因此en端被充到高电平,让整个电源管理系统开始正常工作。如果使能控制输入EN端电压被外围电路强拉到低电平,当电压Vpl被拉到低于电压Vp2时,en输入端的电压被拉到低电平,则整个电源管理系统被关断了。在一些系统应用中,如果使能控制输入EN端加一个比较小的上拉电阻到VDD,管脚EN端对应的低压ESD将有可能见到高电压,造成ESD的损毁,从而影响整个电源管理系统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源管理系统的新型使能控制电路,可以适应各个系统不同应用方式的使能控制电路,可以使电源管理芯片的使能控制输入端在使用低压ESD的情况下适应性大大加强,减小了芯片成本,增大了芯片的应用范围,降低了对系统设计的要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源管理系统的新型使能控制电路,该使能控制电路包含五个P型晶体管和三个N型晶体管以及两个电阻,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组成比较器,二极管连接形式的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与第一电阻串联,第七晶体管和第八晶体管分别与第六晶体管组成电流镜,第二电路与第七晶体管串联,且并联在ESD两端; 第七晶体管和第二电阻产生EN电压Vpl输入到比较器的一端,二极管连接形式的第五晶体管产生电压Vp2输入到比较器的另外一端; 该使能控制电路还包含钳位放大器、N型晶体管和第三电阻,该钳位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连接内部电路,该钳位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连接N型晶体管的源极,并串联第三电阻后连接到使能控制输入EN端,该钳位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N型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的内部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Vb给钳位放大器。电压Vb > Vp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使能控制电路,当输入端电压高于一定值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正常工作,当输入电压低于一定值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关断,可以适应各个系统不同应用方式的使能控制电路,可以使电源管理芯片的使能控制输入端在使用低压ESD的情况下·适应性大大加强,减小了芯片成本,增大了芯片的应用范围,降低了对系统设计的要求。附图说明图I是
技术介绍
中使能控制电路的电路 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使能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图2,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如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源管理系统的新型使能控制电路,该使能控制电路包含五个P型晶体管I、2、6、7、8和三个N型晶体管3、4、5以及两个电阻Rl、R2,第一晶体管I、第二晶体管2、第三晶体管3和第四晶体管4组成比较器,二极管连接形式的第五晶体管5和第六晶体管6与第一电阻Rl串联,第七晶体管7和第八晶体管8分别与第六晶体管6组成电流镜,第二电路R2与第七晶体管7串联,且并联在ESD两端; 该使能控制电路还包含钳位放大器10、N型晶体管9和第三电阻R3,该钳位放大器10的正极输入端连接内部电路,该钳位放大器10的负极输入端连接N型晶体管9的源极,并串联第三电阻R3后连接到使能控制输入EN端,该钳位放大器10的输出端连接N型晶体管9的栅极; 第七晶体管7和第二电阻R2产生EN电压Vpl输入到比较器的一端,二极管连接形式的第五晶体管5产生电压Vp2输入到比较器的另外一端;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内部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Vb给钳位放大器10,Vb > Vp2,比较器一端的输入电压Vpl被钳位放大器10钳位并等于电压Vb,保证Vpl大于Vp2,使得整个电源管理系统正常工作; 如果在一些系统应用中,使能控制输入EN端接一个上拉电阻或直接接到VDD,在负反馈的作用下,钳位放大器10通过调整N型晶体管9的栅级电压,使得第三电阻R3上流过的电流将全部流入N型晶体管9,从而在正常工作范围内保证电压Vpl依旧被钳位并等于Vb,从而保证了低压ESD的安全,同时也保证了使能控制电路在系统各个不同的应用中能够正常工作,降低了对系统设计的要求。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电源管理系统的新型使能控制电路,该使能控制电路包含五个P型晶体管和三个N型晶体管以及两个电阻,第一晶体管(I)、第二晶体管(2)、第三晶体管(3)和第四晶体管(4)组成比较器,二极管连接形式的第五晶体管(5)和第六晶体管(6)与第一电阻(Rl)串联,第七晶体管(7)和第八晶体管(8)分别与第六晶体管(6)组成电流镜,第二电路(R2)与第七晶体管(7)串联,且并联在ESD两端; 第七晶体管(7)和第二电阻(R2)产生EN电压Vpl输入到比较器的一端,二极管连接形式的第五晶体管(5)产生电压Vp2输入到比较器的另外一端; 其特征在于,该使能控制电路还包含钳位放大器(10)、N型晶体管(9)和第三电阻(R3),该钳位放大器(10)的正极输入端连接内部电路,该钳位放大器(10)的负极输入端连接N型晶体管(9)的源极,并串联第三电阻(R3)后连接到使能控制输入EN端,该钳位放大器(10 )的输出端连接N型晶体管(9 )的栅极。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电源管理系统的新型使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Vb给钳位放大器(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源管理系统的新型使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电压Vb> Vp20全文摘要一种用于电源管理系统的新型使能控制电路,该使能控制电路包含五个P型晶体管和三个N型晶体管以及两个电阻,还包含钳位放大器、N型晶体管和第三电阻。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源管理系统的新型使能控制电路,该使能控制电路包含五个P型晶体管和三个N型晶体管以及两个电阻,第一晶体管(1)、第二晶体管(2)、第三晶体管(3)和第四晶体管(4)组成比较器,二极管连接形式的第五晶体管(5)和第六晶体管(6)与第一电阻(R1)串联,第七晶体管(7)和第八晶体管(8)分别与第六晶体管(6)组成电流镜,第二电路(R2)与第七晶体管(7)串联,且并联在ESD两端;第七晶体管(7)和第二电阻(R2)产生EN电压Vp1输入到比较器的一端,二极管连接形式的第五晶体管(5)产生电压Vp2输入到比较器的另外一端;其特征在于,该使能控制电路还包含钳位放大器(10)、N型晶体管(9)和第三电阻(R3),该钳位放大器(10)的正极输入端连接内部电路,该钳位放大器(10)的负极输入端连接N型晶体管(9)的源极,并串联第三电阻(R3)后连接到使能控制输入EN端,该钳位放大器(10)的输出端连接N型晶体管(9)的栅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宇俊,杨清,张洪,
申请(专利权)人:聚辰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