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移位寄存器;扫描线,包括多条第一扫描线和多条第二扫描线;多个像素单元组,在每个像素单元组中:第一行像素单元连接第一扫描线,第m行像素单元连接第m-1条第二扫描线,其中,M-1条第二扫描线分别通过M-1个移位寄存器连接第一扫描线,其中,M,m为大于1的整数,且m小于或等于M。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第一扫描线的数量和扫描驱动芯片的数量,进而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I,图I是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10包括扫描驱动芯片11、多行像素单元12和多条扫描线13。其中,每行像素单元12通过一条扫描线13连接扫描驱动芯片11。因此,像素单元12的行数和扫描线13的条数是相等的。为了节省成本,扫描驱动芯片11通常设计得比较窄,一般宽度约42毫米,而液晶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一般宽度都在几百毫米以上,所以从扫描驱动芯片11引出的扫描线 13需要经过扇形区域14(如图I所示)以变大间距。扇形区域14的高度通常为5毫米 10毫米,并且扇形区域14的高度通常由扫描线13的数量和扇形区域14中扫描线13的间距决定。因此,当扫描线13的数量较多时,扫描线13在扇形区域14中的间距就需要设计得很小,提高了制作的难度,并且较小间距的扫描线13之间的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影响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减少扫描驱动芯片上输出的扫描线,从而减少扇形区域中扫描线的数量以及减少扫描驱动芯片的数量,因此可以降低制作难度和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扫描驱动芯片,用于产生扫描信号;多个移位寄存器,用于延迟扫描信号;扫描线,用于传输扫描信号,其中,扫描线包括多条第一扫描线和多条第二扫描线,并且第一扫描线与扫描驱动芯片连接;多个像素单元组,每个像素单元组包括M行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组电连接一条第一扫描线和M-I条第二扫描线,其中,在每个像素单元组中第一行像素单元连接第一扫描线,第m行像素单元连接第m-Ι条第二扫描线,其中,M-I条第二扫描线分别通过M-I个移位寄存器连接第一扫描线,其中,M,m为大于I的整数,且m小于或等于M。其中,移位寄存器包括扫描信号输入端和输出端,当M的值等于2时,移位寄存器的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扫描线,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扫描线。其中,移位寄存器进一步包括反馈端,移位寄存器的反馈端连接下一级像素单元组的所述第一扫描线。其中,移位寄存器包括扫描信号输入端和输出端,当M的值大于2时,M-I个移位寄存器中第一个移位寄存器的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扫描线,第m个移位寄存器的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第m-Ι个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第m个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连接第m条第二扫描线以及第m+1个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其中,移位寄存器进一步包括反馈端,第m个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进一步连接第m-Ι个移位寄存器的反馈端。其中,移位寄存器包括时钟信号输入端,移位寄存器的时钟信号输入端输入时间为t的时钟信号。其中,t的取值范围为10-20 μ s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每个像素单元组中的第一行像素单元连接第一扫描线,其中,第一扫描线连接扫描驱动芯片,第m行像素单元连接第m-Ι条第二扫描线,并且M-I条第二扫描线分别通过M-I个移位寄存器连接第一扫描线,其中,M,m为大于I的整数,且m小于或等于M,因此,每个像素单元组只需一条第一 扫描线提供扫描信号,然后通过M-I个移位寄存器延迟后分别输送到M-I条第二扫描线,以驱动多行像素单元。因此减少了第一扫描线的数量和扫描驱动芯片的数量,进而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组与移位寄存器的连接关系不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扫描信号的传输波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移位寄存器与像素单元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8是图6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扫描信号的传输波形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20包括扫描驱动芯片21、多个移位寄存器22、扫描线23以及多个像素单元组24。本实施例中,扫描驱动芯片21用于产生扫描信号,其中,扫描驱动芯片21是通过COF (chip on film,覆晶薄膜)技术设置在液晶显不面板20上,扫描信号的波形优选为一个宽度为l(T20ys的脉冲。移位寄存器22用于延迟扫描信号,扫描线23用于传输扫描信号。本实施例中,扫描线23包括多条第一扫描线231和多条第二扫描线232,并且第一扫描线231通过扇形区域25后与扫描驱动芯片21连接,具体而言,扇形区域25中,每条从扫描驱动芯片21引出的第一扫描线231的间距变大。每个像素单元组24包括M行像素单元241,每个像素单元组24电连接一条第一扫描线231和M-I条第二扫描线232。具体而言,在每个像素单元组24中第一行像素单元24^连接第一扫描线231,第m行像素单元241m连接第m-Ι条第二扫描线232^,其中,M-I条第二扫描线232分别通过M-I个移位寄存器22连接第一扫描线231,其中,M,m为大于I的整数,且m小于或等于M。区别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施例的每个像素单元组24的第一行像素单元连接第一扫描线,其余行的像素单元分别通过多个移位寄存器连接到第一扫描线。因此,每个像素单元组只需要一条连接扫描驱动芯片的第一扫描线即可实现对多个像素单元的驱动。因此减少了第一扫描线的数量从而减少了扇形区域的第一扫描线的数量和扫描驱动芯片的数量,进而降低了制作的难度和成本。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第二实施例,其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详述。如图3所示,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组与移位寄存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移位寄存器22包括扫描信号输入端ST、输出端OUT、时钟信号输入端CLK以及反馈端FB。本实施例中,M的值大于2,则每个像素单元组24对应的M-I个移位寄存器22的连接方式为第一个移位寄存器221的扫描信号输入端ST连接第一扫描线231,第m个移位寄存器22m的扫描信号输入端ST连接第m-Ι个移位寄存器22^的输出端0UT, 第m个移位寄存器22m的输出端OUT连接第m条第二扫描线232m以及第m+1个移位寄存器22m+1的输入端ST。进一步的,第m个移位寄存器22m的输出端OUT连接第m_l个移位寄存器22^的反馈端FB,因此,对于第m个移位寄存器22m,其反馈端FB连接的是第m+1个移位寄存器22m+1的输出端OUT。其中,移位寄存器22的时钟信号输入端CLK输入时间为t的时钟信号,并且t的取值范围优选为10-20 μ S。以下说明移位寄存器的具体工作原理。请参阅图4,图4是图3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当扫描信号输入移位寄存器22的扫描信号输入端ST时,扫描信号输入端ST被触发,此时扫描信号输入端ST为高电平,晶体管Τ2打开,使得Q点的电位升高,进而打开晶体管Tl,使得输出端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扫描驱动芯片,用于产生扫描信号;多个移位寄存器,用于延迟所述扫描信号;扫描线,用于传输所述扫描信号,其中,所述扫描线包括多条第一扫描线和多条第二扫描线,并且所述第一扫描线与所述扫描驱动芯片连接;多个像素单元组,每个所述像素单元组包括M行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组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一扫描线和M?1条所述第二扫描线,其中,在每个所述像素单元组中:第一行所述像素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扫描线,第m行所述像素单元连接第m?1条所述第二扫描线,其中,M?1条所述第二扫描线分别通过M?1个所述移位寄存器连接所述第一扫描线,其中,M,m为大于1的整数,且m小于或等于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