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刀具组件包括一长刀把(1),上面有刀把夹持部位(8)和一可换的刀座(2),上有为卡定可更换刀块(3)的刀块卡定部位和刀座安装部位(42),它用两个紧定螺钉(4)可卸地装到刀把夹持部位(8)上去。紧定螺钉(4)先后分别插入刀座安装部位的通孔(53 54)和螺纹孔(22,23)中。螺纹孔(22,23)基本上分别对准各自的刀座通孔(53,54)。在参考平面通过工件相对于刀具组件的相对转动的轴线。一个刀座安装部位(42)和刀把夹持部位(8)上有凹槽,而另一个有凸台(10)与凹槽相配并卡人其中。(*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刀具组件,包括一刀把及一用来夹持一可更换刀块且拆卸安全的可换刀座,应用于不同的切削操作,特别是内表面加工,如车削,切断、开槽,尤其是端面上开槽,套孔等。
技术介绍
上述种类的典型刀具组件中,夹持刀块的刀座通常有刀座安装部位,用紧定螺钉联接到长的刀把的夹持部位,由于不易拆卸,为后道工序的操作带来不变。因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有可换刀座的切削刀具,拆卸方便,并能准确而且高效地在小直径的工件内加工内槽,尤其是深的窄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切削刀具组件,包括有长的刀把,在相邻于前导端的一面上有刀把夹持部位和一可换的刀座,其上有刀块卡定部位用来卡定可换的刀块,以及刀座安装部位,至少用两个紧定螺钉可以拆卸地联接到刀把夹持部位,刀具组件有一参考基面,在刀具操作时通过工件相对于刀具的相对回转轴线;刀座安装部位与刀把夹持部位之一形状上有一凹槽,而另一部位则有一凸台与凹槽相配,且被卡人凹槽中;所述刀座安装部位具有至少两个刀座通孔而所述刀把夹持部位则具有至少两个螺孔,基本上和相应的刀座通孔对齐,这些孔相对于所述回转轴线横向定位并通过凹槽及凸台,通孔的轴线相对于对应的螺纹孔的轴线略有偏移并且比螺孔轴线布置得更靠近刀块卡定部位,每个紧定螺钉被插入对应的刀座通孔及刀把夹持部位的螺孔,而且螺钉头部被接纳在所述通孔内,而螺钉的螺纹部分被拧人所述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的轴线位置基本上在所述参考平面内,这样的设计由于紧定螺钉位置基本上在刀具的参考平面内,在内切削加工时,组件的所有紧定元件,特别是诸紧定螺钉都基本上配置在工件的面积内,因而可以得到最大的空间,其结果为,刀座无需过大地加大横向尺寸,使切削刀具能实现真正的小型化,这点对于内表面深加工特别重要,这时不仅刀座的刀块卡定部位,而且刀座安装部位连同刀把保持部位都要求进入具有小的内部尺寸的工件。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先实施例中,刀具组件只用两个紧定螺钉,其中之一比另个位置更靠近刀块卡定部位,相应的通孔与螺纹孔分别对应地布置,靠近刀块卡定部分布置的通孔的轴线最好布置得比所述参考平面稍高,如在刀具侧视图方向中可以看出。此外,靠近刀座一端布置的通孔轴线位置最好比所述参考平面稍低。这种情况下,在垂直于参考平面方向内的凹槽尺寸最好比凸台的相应尺寸略大。由于两通孔的轴线布置在相对所述参考平面的不同的两侧,当螺钉拧入所述螺纹孔中时,刀座的安装部位,以及刀座本身会稍稍转动,以使凹槽的两侧墙与凸台的两墙在预定的位置接触。如果从刀具侧视图方向观察的话,这些位置之中靠近刀块卡定部位的那个位置布置在参考平面以上,而另一靠近刀座端部的位置最好在参考平面以下,由此可以保证在切削时力的理想分布。诸孔的轴线最好基本上垂直于工件相对于刀具相对转动的所述纵向轴线。但是,它们也可能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在相同方向或者在不同方向倾斜。本专利技术的优先实施例中,刀把是长的大致圆柱形,而刀把的纵轴则在所述参考平面内,因而,在本刀具中的紧定螺钉按照本专利技术是分布在组件的某个面积内,此处材料最多因而螺钉不需要过分地加大刀座的横向尺寸,这允许更进一步的使切削刀具小型化,这是对上面规定的内表面切削特别有利的,还有,由于刀把夹持部位相对于参考平面的对称设计,同一刀把可以用在右切与左刀的刀座上。刀座最好基本上是弧形的,在垂直于参考平面的方向内尺寸不超过圆柱形刀把的相应尺寸,由此使切削刀具组件适合于在工件的小孔内进行内表面加工。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切削刀具可以进入这样一种远比常规深度要大的小孔的加工深度,尽管这时有刀座存在,刀座安装部位最好带有刀座冷却液孔,在邻近刀座终端部位布置的冷却液进口孔与刀座安装部位前端且在刀块卡定部位之上布置的冷却液出口孔之间基本上沿着刀座长度延伸,以便将冷却液导引到切削刀附近,冷却液进口最好联接到在刀把里的冷却液装置,以便于与冷却液供应装置之间液体可以联通,刀把的冷却液导管装置最好有轴向冷却液孔沿着刀把伸展,并在位于所述刀把夹持部位内的在所述夹持部位的后端及所述至少一个螺纹孔之间的冷却液横向孔处终止,冷却液横向孔至少有一个出口部分与刀座的所述进液孔对齐。冷却液横向孔最好有荫个出口部分分布在所述刀具参考平面的两侧,这样两个出口部分就能根据刀把是在用左切或右切刀座上交替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刀具组件的等轴分解图;图2是图矍所示刀具组件的等轴图;图3是图2所示刀具组件的前视图;图4是图2所示切剖刀具组件的侧视图;图5是图2所示切削刀具组件的俯视图;图6是图4中所示切削刀具组件沿VI-VI线的横截面图;图7是图2中所示切削刀具组件的侧视图,示意地表明其夹紧机构; 图8是图7中所示切削刀具组件沿VIII-VIII,及VIII′-VIII′线在最后夹紧阶段之前的位置的横截面图;图9是图7中所示切削刀具组件沿IX-IX线的横截面图;图10是图7中所示切削刀具组件沿X-X线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2及3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切削刀具组件,从图1及图2中可看出,切削刀具组件有大致圆柱形的长刀把1,其纵向轴X′,基本上是长的刀座(adaptor)2夹持着刀块(cuttinginsert)3,它最好是自动夹紧的,可转换角位的切削刀块,以及螺钉装置,一般以标号4表示,它包括两个紧定螺钉5与6,用以把刀座2压紧在刀把1上。此切削刀具适用于内面加工,操作过程中刀把的纵向轴线X′平行或重合于回转轴X”。组件的参考平面XY(图11的平面)通过工件W的回转轴线X′而且大致平行于刀具的平面图。如在图2中示意地所示,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刀把1和刀块3的切削刃7的纵向旋转轴线X,处在参考平面XY内。但它们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安排。例如,切削刃7可以安排在参考平面上方。如图1中所示,刀把1在其邻近前端9的一侧有刀把夹持部位8,刀把夹持部位8有一居中的沿轴向伸展的矩形凸台10和在凸台10两侧沿轴向的支承面12和13,凸台10联同支承面12与13从刀把的前端9向刀把夹持部位8的后端11延伸,而且布置得基本上对称于参考平面,基本上法向定位。刀把夹持部位8还有一径向定位的支承面15,位置在夹持部位的后端11附近,在图1与3中可以看出,凸台10有凸台基面14和平行于参考平面XY的侧墙17与18。在图1中可以看出,刀把夹持部位8有两个平行的螺纹孔22与23,两者穿过凸台10因而它们的轴线基本上布置在参考平面里而且垂直于刀把的纵轴线X′。如在图4,5及6中所示,刀把1上带有冷却液导管装置25(以虚线表示)可以联通冷却液供给设备的冷却液(未表示出),该冷却液导管装置25包含有冷却液轴向孔26,它沿刀把伸展且在冷却液横向孔27处终止,该横向孔位置在刀把夹持部位8中位于其后端11与其螺纹孔23之间。横向孔27有两个出口部分29,横向布置且终止在支承面12与13处,横向孔27的两个出口部分29是交替工作的,这取决于刀把1是象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和左切刀座一起工作,还是和右切刀座一起工作。如图6中所示,冷却液横向孔27的末端部分31用堵塞32堵住。图1与2中可以看到,刀座2呈弧面形,而且具有一有安装刀块的槽41的刀块卡定片部分40,切削刀块3以自紧状态被夹持,而刀座安装部位42用螺钉拧紧到刀把1的夹持部位8上,刀座安装部位42从刀块夹持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拆卸刀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刀座底部有螺纹孔,螺纹孔的轴线基本上位于所述参考平面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维科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