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J-散度的多源遥感影像自动配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4809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0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视觉和遥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J-散度的多源遥感影像自动配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利用空间变化模型对待配准影像进行空间变换;计算变换后待配准影像和参考影像重叠部分的J-散度,其中计算得到的每一个J-散度相当于变换空间中一组空间变换参数对应的目标函数值;将J-散度作为相似性指数,利用优化算法搜索并寻找最大相似度指数,根据最大相似度指数得到最优的空间变换参数;利用最优空间变化参数将待配准影像映射到参考影像,实现完全配准。将J-散度作为遥感影像配准的相似性指数解决了互信息对噪声和重叠度敏感的问题,扩大了相似性指数的可行搜索空间,提高了模型的鲁棒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视觉和遥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J-散度的多源遥感影像自动配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航空摄影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遥感技术已经能够通过多手段、动态、准确地获取地面观测数据。现代传感技术的显著特点是多传感器平台、多分辨率、多光谱和多时相,这使得人们可以动态、快速、准确、及时地获取不同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以及光谱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不同遥感平台搭载了不同的传感器,常见的传感器一般通过可见光、热红外、微波等波段成像。不同传感器所获取的遥感影像包含了地物光谱特性在不同波段、相干性等方··面的信息,反映了地物不同方面的特征。为解决某一实际地理问题,通常需要对地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内一系列影像的综合利用,这就需要预先将不同的影像在灰度和空间上进行匹配。遥感影像配准是将不同时间、不同传感器或者在不同视角下获取同一场景的两幅或多幅影像进行空间上匹配的过程。在利用这些多源遥感影像进行数据融合、变化监测、目标识别、数据同化等处理分析之前,必须对这些多源影像进行配准,而配准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处理的效果。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对于图像配准问题,已形成一整套统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J?散度的多源遥感影像自动配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利用空间变化模型对待配准影像进行空间变换;计算变换后待配准影像和参考影像重叠部分的J?散度,其中计算得到的每一个J?散度相当于变换空间中一组空间变换参数对应的目标函数值;将J?散度作为相似性指数,利用优化算法搜索并寻找最大相似度指数,根据最大相似度指数得到最优的空间变换参数;利用最优空间变化参数将待配准影像映射到参考影像,实现完全配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夏许晓聪刘小平黄康宁梁嘉咏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