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7115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0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工具,包括:机壳;马达,设置在机壳内,并输出旋转动力;输出轴;齿轮传动机构,设置在马达和输出轴之间以将马达的旋转输出传递到输出轴上,其包括至少一组齿轮系和一移动件,移动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移动,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移动件与齿轮系分别以不同方式配合,从而齿轮传动机构相应地以低减速比和高减速比输出马达的转速,移动件在第一位置时相对于机壳具有旋转速度;控制系统,与移动件配合,用于感测表征输出轴负载的参数,在所述参数达到预定值后,促使移动件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并且降低移动件的所述旋转速度。该变速工具可以解决自动换档过程中产生的打齿问题,提高了工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工具,尤其是一种由电机驱动的带变速传动机构可输出不同转速的工具,如电钻、螺丝批和锤钻等。
技术介绍
一种变速工具,如电钻、螺丝批和锤钻等,带有变速传动机构可输出不同的转速以适应不同的负载扭矩。变速工具的变速传动机构通常都包括连接电机和输出轴的齿轮传动机构和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通过改变与齿轮传动机构的啮合关系从而改变传动比,使得输出轴输出不同的速度。在现有技术中,美国专利6431289号中介绍到,将行星齿轮机构内的两个内齿圈分别沿轴向可前后移动地设置,从壳体外部用操作部件切换各内齿圈的位置,借此,通过将行星齿轮与行星架一体旋转及单独旋转组合在一起,可选择三种输出轴的旋转速度。但是这种人工操作方法使得操作者不得不时刻关注工具的工作状态、负载变化情况并判断什么时刻应该调节控制系统。这种人工操作对操作者并不友善。并且当操作者控制操作部件轴向移动内齿圈进而来实现行星架与外壳的止转装置卡接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内齿圈与外壳止转装置之间的打齿,这样不仅容易造成换档失效,而且会导致变速机构的寿命缩短,影响整个工具的使用寿命。又如美国专利公告第6824491号揭示的自动变速机构,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工具包括机壳;马达,设置在机壳内,并输出旋转动力;输出轴;齿轮传动机构,设置在马达和输出轴之间以将马达的旋转输出传递到输出轴上,其包括至少一组齿轮系和一移动件,所述移动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移动,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所述移动件与所述齿轮系分别以不同方式配合,从而齿轮传动机构相应地以低减速比和高减速比输出马达的转速,所述移动件在第一位置时相对于机壳具有旋转速度;控制系统,与所述移动件配合,用于感测表征输出轴负载的参数,在所述参数达到预定值后,促使所述移动件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并且降低移动件的所述旋转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尼·鲍瑞那图王家达张士松沃伦·布朗钟红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