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纤维梳理伸直平行度的纺纱方法,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热湿预处理和多级热处理的方式,在梳理机上对在线运行的纤维快速降低模量和刚度,改善了纤维梳理伸直平行度,减少了纤维损伤,提高了梳理机除杂效率,减少梳理机盖板花所产生的落棉量。特别适合一些刚度大、弹性高的纺织纤维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纺织加工领域。技术背景纤维的伸直平行度是影响纱线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梳理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提高须条中纤维的伸直平行度,纤维伸直平行度的提高有利于精梳减少落棉,有利于牵伸过程中纤维变速点的稳定,提高成纱条干均匀度、成纱强力、成纱毛羽,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纤维本身具有一定的刚度、弯钩,因此在梳理机上梳理的过程中,纤维虽然在两针面间反复转移、多次交替调头,这种梳理作用使纤维能有机会被交替调头梳理,部分纤维能够得到一定的伸直平行度,但是梳理机中的较多纤维经过梳理后任然呈现弯钩状态, 没有得到完全的伸直平行;部分模量较高的纤维如麻纤维由于纤维较粗、刚度较大梳理困难;部分纤维如毛纤维还具有很强的卷曲,虽然经过梳理机的梳理较多的毛纤维由于回弹性较强依然呈现卷曲状态,大大影响了毛纤维的伸直平行度;纤维加工过程中,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将会影响纤维在加工过程中的长度和运动状态,将直接影响纤维梳理机盖板花增多和精梳过程中精梳落棉率的增加;在牵伸过程中影响纤维变速点的分布,从而导致成纱条干不匀率增加;弯曲的纤维裸露在纱线表面成为毛羽的机率也会大大增加;须条中纤维之间的抱合力降低从而也会影响成纱的强度。部分学者研究降低纤维刚度,使得纤维柔软易抚顺加工,如中国专利公开号 CN188559,公开日2007年7月10日,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改善纱线性能的熨烫纺纱方法,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改善纺纱质量的柔性纺纱装置,该装置安装在环锭细纱机前罗拉和中罗拉之间,利用在前钳口的加捻三角区加装熨烫纺纱装置对加捻三角区须条中的纤维进行在线改性的纺纱方法能够大幅度降低环锭纱线毛羽,使纱线表面非常光洁。同时,由于纱线经过干热处理后,纱线中的水分被大量蒸发,成纱强力存在下降的趋势。该申请公案针对握持端纺纱的环锭细纱加工工序纱线毛羽问题,且纺纱过程中,仅通过加热,纤维模量和刚度的瞬间降低效果差。如中国专利公开号200710169057,公开日2007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应用于精梳机上的钳板机构,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精梳机上的钳板机构,该精梳机钳板机构包括一个装有下钳板的钳板座架,一个装有上钳板的上钳板臂,及给棉罗拉, 给棉板和热湿处理装置组成;热湿处理装置为中空的圆形管件,腔壁上开有一排均匀排列的排气孔,固定安装在下钳板或上钳板上,热湿处理装置轴线与给棉罗拉的轴线平行,热湿处理装置外接热湿空气发生装置,给棉罗拉及给棉板外接加热装置。纤维经热湿处理装置热湿处理、给棉罗拉和给棉板加热处理后,纤维的柔顺性能提高,纤维之间的摩擦力降低, 可提高精梳机的除杂和纤维伸直平行效果,并减少纤维损伤。至今为止,仍旧没有针对梳理机采用在线快速降低纤维模量和刚度,提高纤维加工性能以改善纤维梳理伸直平行度的纺纱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其技术解决方案为,所述纺纱方法是指在梳理机给棉板的上方设置热湿处理装置,在梳理机刺辊的内部空腔中设置第一级加热装置,在梳理机锡林的内部空腔中第二级加热装置,在梳理机盖板的内部设置第三级加热装置,在梳理机道夫的内部空腔中设置第四级加热装置,在线运行纤维层经梳理机给棉板上方的热湿处理装置热湿预处理,经热湿预处理后的纤维层经第一级加热装置加热的梳理机刺辊的握持分割, 经握持分割的纤维层进入由第二级加热装置加热的梳理机锡林和第三级加热装置加热的梳理机盖板共同组成的第一级梳理工作作用区,对纤维层中的纤维两端进行梳理,经梳理后的纤维层进入由第二级加热装置加热的梳理机锡林和第四级加热装置加热的梳理机道夫共同组成的第二级梳理工作作用区,对纤维层中的纤维两端再次进行梳理,经再次梳理后的纤维层,经剥取罗拉剥取,由大轧辊输出机外。所述的热湿处理装置热处理温度为70-200°C,加湿助剂为水或柔软剂或抗静电剂或油剂中的一种或它们之中的组合。所述的第一级加热装置、第二级加热装置、第三级加热装置、第四级加热装置的工作温度为70-270°C。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其优点在于本 专利技术采用在梳理机给棉板的上方设置热湿处理装置,在梳理机刺辊的内部空腔中设置第一级加热装置,在梳理机锡林的内部空腔中第二级加热装置,在梳理机盖板的内部设置第三级加热装置,在梳理机道夫的内部空腔中设置第四级加热装置,在线运行纤维层经梳理机给棉板上方的热湿处理装置热湿预处理,热湿处理装置对在线运行的纤维层进行充分的热湿预处理,降低了纤维的模量和刚度、纤维与杂质之间的粘合力。经热湿预处理后的纤维层受到第一级加热装置加热的梳理机刺辊的握持分割, 由于刺辊的热处理作用,纤维的损伤大大减少,同时纤维与杂质之间更容易分离,提高了刺辊除杂效果。经握持分割的纤维层进入由第二级加热装置加热的梳理机锡林和第三级加热装置加热的梳理机盖板共同组成的第一级梳理工作作用区,一方面纤维层继续得到热处理,提高纤维的柔顺性能,另一方面纤维层中的纤维在锡林与盖板之间反复调头两端得到锡林表面锡林针齿和盖板表面盖板针齿的梳理,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大大提高,更多的纤维能够进入锡林表面纤维层,减少了盖板花落棉量。经梳理后的纤维层进入由第二级加热装置加热的梳理机锡林和第四级加热装置加热的梳理机道夫共同组成的第二级梳理工作作用区,纤维层继续得到热处理,纤维柔顺性能继续提高,一方面纤维在锡林与道夫之间反复调头两端得到梳理,进一步提高了纤维梳理伸直平行度,另一方面一部分经过梳理的纤维由锡林转移到道夫上,另一部分纤维继续由锡林带回参与下一次的梳理。本专利技术的采用对在线运行的纤维层进行热湿预处理和多级热处理,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大大提高,纤维的损伤大大减少,提高了梳理机除杂效果,减少了梳理机盖板花落棉量。在后道精梳工序中将可大大减少纤维的损伤, 提高精梳除杂效率,有效降低精梳落棉率;在牵伸过程中能够改善纤维变速点的分布,有效降低成纱条干不匀率、减少成纱毛羽,提高成纱的强度。本专利技术特别适合一些刚度大(如苎麻纤维)、弹性高(如羊毛)的纺织纤维的处理。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图中给棉板I纤维层2热湿处理装置3刺辊4第一级加热装置5锡林6锡林针齿 7盖板8第三级加热装置9盖板针齿10第二级加热装置11道夫12第四级加热装置13剥取罗拉14大轧辊1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见附图。,方法采用在梳理机给棉板I的上方设置热湿处理装置3,热湿处理装置3采用中国专利公开号200710169057,公开日2007年12 月28日,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应用于精梳机上的钳板机构公开的热湿处理装置,热湿处理装置3直接作用于在线运行的纤维层2上,热湿处理装置热处理温度为70-200°C,加湿助剂为水或柔软剂或抗静电剂或油剂中的一种或它们之中的组合,加湿助剂和热处理温度根据不同材料的性能需要确定。第一级加热装置(5)、第二级加热装置(11)、第三级加热装置(9)、第四级加热装置(13)的工作温度为70-270°C,四个加热装置采用相同工作温度,加热温度根据不同材料的性能需要确定,加热装置可以采取蒸汽或电阻材料或微波加热方式。 在线运行纤维层经梳理机给棉板I上方的热湿处理装置3热湿预处理,经热湿预处理后的纤维层2经第一级加热装置5加热的梳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纤维梳理伸直平行度的纺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方法是指在梳理机给棉板(1)的上方设置热湿处理装置(3),在梳理机刺辊(4)的内部空腔中设置第一级加热装置(5),在梳理机锡林(6)的内部空腔中第二级加热装置(11),在梳理机盖板(8)的内部设置第三级加热装置(9),在梳理机道夫(12)的内部空腔中设置第四级加热装置(13),在线运行纤维层(2)经梳理机给棉板(1)上方的热湿处理装置(3)热湿预处理,经热湿预处理后的纤维层(2)经第一级加热装置(5)加热的梳理机刺辊(4)的握持分割,经握持分割的纤维层(2)进入由第二级加热装置(11)加热的梳理机锡林(6)和第三级加热装置(9)加热的梳理机盖板(8)共同组成的第一级梳理工作作用区,对纤维层中的纤维两端进行梳理,经梳理后的纤维层(2)进入由第二级加热装置(11)加热的梳理机锡林(6)和第四级加热装置(13)加热的梳理机道夫(12)共同组成的第二级梳理工作作用区,对纤维层中的纤维两端再次进行梳理,经再次梳理后的纤维层(2),经剥取罗拉(14)剥取,由大轧辊(15)输出机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徐卫林,崔卫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