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污泥排放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6036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0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零污泥排放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是将退浆废水经IC厌氧池处理后出水和好氧硝化液共同进入间歇缺氧池,使缺氧池中同时发生反硝化、硫氧化、污泥吸附增殖和污泥浓宿,回收好氧硝化液中的硝态氧、降低进入好氧池的硫离子浓度,使IC厌氧池出水中的悬浮颗粒得到吸附,澄清出水排入氧化池。好氧剩余污泥发挥吸附作用之后排入CSTR池消化减量,最终的剩余污泥经过压滤机处理后,通过柱塞泵泵入沸腾炉完成污泥焚烧。该工艺显著提高了沉降污泥的沉降性能,提高了COD的去除率,实现了剩余污泥的零排放,并且无有害气体产生,更加环保、高效,工艺可操作性强,一次性投资低,处理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零污泥排放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印染废水中污染物主要是染料和表面活性剂,处理时常加入铁盐脱色,利用生化池处理后剩余污泥量大。如日排废水7000m3的印染厂,就会日产含水率80%的污泥IOOm3。采用填埋污染的方式,会污染地下水,不能满足环保的要求。采用深度脱水处理的方式,二次压滤投资大、效率低;烘干时尾气难以处理,并因水质腐蚀性强,造成设备使用寿命缩短。另外,即使干化后,因污染物自身的特殊性也不能随意排弃到环境中,所以如何找到一个最理想、最彻底的污泥处理的方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印染废水中的退浆废水COD浓度高达20g/l以上,水量为总水量的1/10,而仅COD负荷就占到了总负荷的1/2。其中退浆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PVA、羧甲基纤维素和表面活性剂及布面花毛,水质单一,可降解性差,较高的硫酸根含量(3-5g/l)及较高的含碱量(3-5g/l)使单独厌氧处理时难以形成沉降性能良好地活性污泥,COD去除率较低。依赖单一的物化处理工艺,已经成为印染废水处理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零污泥排放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为:a、向IC厌氧池中加入接种污泥后,将印染退浆废水排入IC厌氧池,同时向IC厌氧池加入工业葡萄糖,加入量为原水浓度的1%?3%,接种污泥中的水解酸化菌、甲烷菌使退浆废水中70%?80%的污染物发生水解及甲烷化反应,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b、印染退浆废水之外的原水排入好氧池,好氧池排放回流硝化液至缺氧池;c、IC厌氧池出水与好氧池排放回流硝化液共同排入间歇缺氧池,缺氧池中的上清液排入好氧池,缺氧池中的剩余污泥排入CSTR厌氧消化池,CSTR厌氧消化池中的上清液回排到间歇缺氧池,CSTR厌氧消化池中剩余污泥排入压滤机脱水;d、好氧池中的水COD...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民罗维新孙国庆周新民李志海张炳营王希刚孙中然于涛赵奇生
申请(专利权)人:华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