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改善涤棉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及静电纺嘧啶化合物改性涤棉织物技术_技高网

一种改善涤棉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及静电纺嘧啶化合物改性涤棉织物技术

技术编号:4132783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涤棉织物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涤棉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及静电纺嘧啶化合物改性涤棉织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司班20、吐温80加入水中乳化,得到混合溶液;(2)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2,4,6‑三氯嘧啶,乳化后得到乳液;(3)向乳液中加入消泡剂、碱剂和催化剂搅拌均匀,调节乳液pH值,得到均一稳定的纺丝液;(4)将纺丝液装入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在织物表面形成嘧啶化合物膜;(5)烘干织物,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静电纺嘧啶类化合物改善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而软的膜层,不仅用量少能耗低,有效提高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而且对织物的手感、强力、透气性等服用性能没有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涤棉织物生产,具体涉及一种改善涤棉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及静电纺嘧啶化合物改性涤棉织物


技术介绍

1、涤棉织物,是一种采用60%-67%涤纶和33%-40%的棉花混纱线织成的纺织品,俗称棉的确良,具有耐穿耐磨、吸湿排汗、性价比高等优异性能。涤棉织物在穿着或者洗涤过程中容易出现起毛起球现象,影响美观以及使用寿命,这一问题一直制约着涤棉织物在高端纺织品中的应用。

2、目前常用的改善涤棉织物起毛起球现象的方法是树脂整理。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5506996 a(公开日为2016年04月20日)公开了一种用于涤棉服装面料的抗起毛起球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技术方案采用的整理剂是一种无色透明封端型水性聚氨酯,原料包括:聚多元醇30-35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20-25份,有机锡10-15份,二羟基甲基丙酸16-19份,n-甲基吡咯烷酮5-8份,亚硫酸氢钠12-15份,羧酸11-14份,三乙胺13-17份,去离子水30-35份。该技术方案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工作原理为整理剂中封端的异氰酸酯会在高温下释放出来与纤维发生反应并交联,在织物表面形成强韧的薄膜,或做点片分布而将纤维接触点粘合起来,以避免纤维迁移,即“点焊接”,减弱了纤维滑移和起毛,同时这种交联使纤维末稍粘附于纱线,摩擦时不易起球。尽管这种方法整理后的面料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提高了,但织物手感会变硬,透气性也会变差,严重影响织物的使用感。

3、因此,开发工艺简单、能耗少、抗起毛起球性能优、且不影响织物服用性能的抗起毛起球整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改善涤棉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存在的影响织物手感、透气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善涤棉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及静电纺嘧啶化合物改性涤棉织物,采用静电纺嘧啶类化合物改善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而软的膜层,不仅用量少能耗低,有效提高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而且对织物的手感、强力、透气性等服用性能没有影响。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善涤棉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将司班20、吐温80加入水中乳化,得到司班20浓度为2wt%~15wt%、吐温80浓度为4wt%~20wt%的混合溶液;

4、(2)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wt%~40wt%的2,4,6-三氯嘧啶,乳化后得到乳液;

5、(3)向乳液中加入消泡剂、碱剂和催化剂搅拌均匀,调节乳液ph值为8~10.5,得到均一稳定的纺丝液;

6、(4)将纺丝液装入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在织物表面形成嘧啶化合物膜;

7、(5)烘干织物,即得。

8、进一步的,步骤(1)的混合溶液中,司班20的浓度优选为3wt%~12.5wt%;吐温80的浓度优选为5wt%~17.5wt%。

9、进一步的,步骤(1)中,乳化速度为8000~15000rpm,乳化时间为1~5min。

10、进一步的,步骤(2)中,以混合溶液的质量计,2,4,6-三氯嘧啶的加入量优选为15wt%~30wt%。

11、进一步的,步骤(2)中,乳化速度为8000~15000rpm,乳化时间为20~40min。

12、进一步的,步骤(3)中,消泡剂选自纺织行业可接受的消泡剂,例如有机硅消泡剂、无硅消泡剂等;以乳液的质量计,消泡剂的加入量为1wt%~3wt%。

13、进一步的,步骤(3)中,碱剂为碳酸钠;以乳液的体积计,碱剂的加入量为5~15g/l。

14、进一步的,步骤(3)中,催化剂为硫酸钠;以乳液的体积计,硫酸钠的加入量为15~25g/l。

15、进一步的,步骤(4)的静电纺丝条件如下:

16、纺丝温度为20~30℃,湿度为15%~25%,喷丝头与收集板的距离为25~35cm,喷丝速度为0.5~1ml/h。

17、进一步的,步骤(5)的烘干条件如下:

18、烘箱温度为80~100℃,烘干时间为10~15min。

1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方法生产的静电纺嘧啶化合物改性涤棉织物。

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1、目前对2,4,6-三氯嘧啶的研究主要在改善织物的抗皱性能上,将2,4,6-三氯嘧啶接枝在织物上,增大织物的湿折皱回复角。本专利技术使用2,4,6-三氯嘧啶作为主要成分改善涤棉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涤棉织物中棉纤维素大分子与2,4,6-三氯嘧啶发生交联反应,使纤维之间的滑移减弱,从而降低了涤棉织物的起毛起球倾向,挖掘了2,4,6-三氯嘧啶在改良织物性能中的新用途。

22、现有技术在对织物进行改性处理时,通常会采取浸渍的方式,这种方法难以在织物表面形成很薄的膜层,且由于浸渍过程中浸渍液浓度会发生变化,多批次产品的浸渍效果往往不一致。本专利技术静电纺丝方式产生的单分散小尺寸微粒的2,4,6-三氯嘧啶能够包裹在纤维表面,使其与纤维发生交联反应,减少起毛起球倾向,相比浸渍工艺,2,4,6-三氯嘧啶用量更少,且不会像浸渍工艺一样,在织物表面形成很厚的涂层影响织物的透气性。另外浸渍工艺在织物表面形成很厚的聚合物会使织物在拉伸时的移动性受到限制,导致强力下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涤棉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混合溶液中,司班20的浓度为3wt%~12.5wt%;吐温80的浓度为5wt%~17.5wt%。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乳化速度为8000~15000rpm,乳化时间为1~5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以混合溶液的质量计,2,4,6-三氯嘧啶的加入量为15wt%~30wt%。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乳化速度为8000~15000rpm,乳化时间为20~40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以乳液的质量计,消泡剂的加入量为1wt%~3wt%;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消泡剂选自纺织行业可接受的消泡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的静电纺丝条件如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的烘干条件如下:

10.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方法生产的静电纺嘧啶化合物改性涤棉织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涤棉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混合溶液中,司班20的浓度为3wt%~12.5wt%;吐温80的浓度为5wt%~17.5wt%。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乳化速度为8000~15000rpm,乳化时间为1~5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以混合溶液的质量计,2,4,6-三氯嘧啶的加入量为15wt%~30wt%。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守祥孙红玉肖琪盛春英刘晓敏吕建品贾荣霞罗维新吕惠雯孙后飞刘玉娥贾文芹刘玉玺
申请(专利权)人:华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