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冲片的级进式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43768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7 14:25
一种电机冲片的级进式冲压装置,涉及电机制造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底座、上模具、下模具;所述底座上设有竖向活动的冲压轴,并设有用于驱动冲压轴升降的冲压驱动部件;所述上模具固定在冲压轴上,所述下模具固定在底座上,且位于上模具的正下方;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设有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的五个尺寸一致的矩形冲压区域,在冲压区域内分别设置有转子槽、转子轴孔、定子槽的冲切孔槽,上模具的下表面设有与各冲切孔槽配合的冲压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适用于定转子冲片的冲切加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制造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冲片的级进式冲压装置的技术。
技术介绍
定转子冲片通常都用硅钢片片料冲切加工而成的,通常单片硅钢片片料能冲切加工出一片定子冲片、一片转子冲片。现有的定转子冲片冲切加工时,转子轴孔及各转子槽、各定子槽都是逐槽冲压的,冲压模具每冲压一次只能冲压一个槽孔,且冲压槽孔的步骤与转子冲片切落、定子冲片切落的步骤也都是分步进行的,这种定转子冲片的冲切加工方式具有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缺陷,而且在冲切面积较大的片料时,冲切出的产品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的电机冲片的级进式冲压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机冲片的级进式冲压装置,包括底座、上模具、下模具;所述底座上设有竖向活动的冲压轴,并设有用于驱动冲压轴升降的冲压驱动部件;所述上模具固定在冲压轴上,所述下模具固定在底座上,且位于上模具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及上模具的下表面均为平整面,且两者相互平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设有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的五个矩形冲压区域,所述五个冲压区域从左至右依次分别为第一冲压区、第二冲压区、第三冲压区、第四冲压区、第五冲压区,各冲压区域的尺寸一致;所述第一冲压区、第二冲压区各设有一圆环形转子槽预压子区域,两个转子槽预压子区域的尺寸一致,每个转子槽预压子区域的环心均落在所属冲压区域的中心,每个转子槽预压子区域内均绕其环心均布有多个向下凹陷的转子槽预压凹坑;所述第二冲压区的中心设有一转子轴孔预压凹坑,该转子轴孔预压凹坑的外径小于转子槽预压子区域的内径;所述第三冲压区设有一圆环形定子槽预压子区域,该定子槽预压子区域的环心落在第三冲压区的中心,定子槽预压子区域的内径与转子槽预压子区域的外径一致,定子槽预压子区域内绕其轴心均布有多个向下凹陷的定子槽预压凹坑;所述第四冲压区设有一向下凹陷的圆线形转子切落凹槽,该转子切落凹槽的圆心落在第四冲压区的中心,转子切落凹槽的外径与转子槽预压子区域的外径一致,转子切落凹槽的围合区域内绕转子切落凹槽圆心轴对称布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转子槽冲压孔,并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转子轴孔冲压孔;所述转子槽冲压孔的数量与转子槽预压凹坑的总数一致,且转子槽冲压孔的径向截面与转子槽预压凹坑的径向截面一致;所述转子槽冲压孔均分成两组,分别为第一转子槽冲压孔组、第二转子槽冲压孔组,两组中的各转子槽冲压孔绕转子切落凹槽圆心交替布设;第一冲压区中的转子槽预压凹坑数量及其在第一冲压区内的整体布设形状、布设位置,与第一转子槽冲压孔组中的转子槽冲压孔数量,及其在第四冲压区内的整体布设形状、布设位置一致;第二冲压区中的转子槽预压凹坑数量及其在第二冲压区内的整体布设形状,与第二转子槽冲压孔组中的转子槽冲压孔数量,及其在第四冲压区内的整体布设形状一致;所述转子轴孔冲压孔的径向截面与转子轴孔预压凹坑一致,转子轴孔冲压孔在第四冲压区内的布设位置与转子轴孔预压凹坑在第二冲压区内的布设位置一致;所述第五冲压区设有一向下凹陷的圆线形定子切落凹槽,该定子切落凹槽的圆心落在第五冲压区的中心,定子切落凹槽的外径大于定子槽预压子区域的外径,定子切落凹槽的围合区域内绕定子切落凹槽圆心轴对称布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定子槽冲压孔,定子槽冲压孔的数量及其在第五冲压区内的整体布设形状,与定子槽预压凹坑的数量及其在第三冲压区内的整体布设形状一致;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设有与下模具上表面的转子轴孔预压凹坑、转子切落凹槽、转子轴孔冲压孔、定子切落凹槽,及各转子槽预压凹坑、各定子槽预压凹坑、各转子槽冲压孔、各定子槽冲压孔一一对应,且形状尺寸与对应孔、凹槽、凹坑互补,能嵌入对应孔、凹槽、凹坑的多个向下凸出的冲压块。本技术提供的电机冲片的级进式冲压装置,上、下模具采用连续级进式设计,在五个冲压区域分别设置有转子槽、转子轴孔、定子槽的冲切孔槽,上模具只需冲压五次,即可将定转子冲片冲切成型,而且能实现连续进料,从而提高了定转子冲片冲切加工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能提高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冲片的级进式冲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冲片的级进式冲压装置中的下模具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是采用本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I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机冲片的级进式冲压装置,包括底座I、上模具4、下模具5 ;所述底座I上设有竖向活动的冲压轴3,并设有用于驱动冲压轴3升降的冲压驱动部件2 ;所述上模具4固定在冲压轴3上,所述下模具5固定在底座I上,且位于上模具4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5的上表面及上模具4的下表面均为平整面,且两者相互平行;如图2所示,所述下模具5的上表面设有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的五个矩形冲压区域,所述五个冲压区域从左至右依次分别为第一冲压区51、第二冲压区52、第三冲压区53、第四冲压区54、第五冲压区55,各冲压区域的尺寸一致;所述第一冲压区51、第二冲压区52各设有一圆环形转子槽预压子区域(图中未示),两个转子槽预压子区域的尺寸一致,每个转子槽预压子区域的环心均落在所属冲压区域的中心,每个转子槽预压子区域内均绕其环心均布有多个向下凹陷的转子槽预压凹坑11;所述第二冲压区52的中心设有一转子轴孔预压凹坑12,该转子轴孔预压凹坑12的外径小于转子槽预压子区域的内径;所述第三冲压区53设有一圆环形定子槽预压子区域(图中未示),该定子槽预压子区域的环心落在第三冲压区的中心,定子槽预压子区域的内径与转子槽预压子区域的外径一致,定子槽预压子区域内绕其轴心均布有多个向下凹陷的定子槽预压凹坑13 ;所述第四冲压区54设有一向下凹陷的圆线形转子切落凹槽14,该转子切落凹槽14的圆心落在第四冲压区的中心,转子切落凹槽14的外径与转子槽预压子区域的外径一致,转子切落凹槽14的围合区域内绕转子切落凹槽14圆心轴对称布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转子槽冲压孔16,并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转子轴孔冲压孔15 ;所述转子槽冲压孔16的数量与转子槽预压凹坑11的总数一致,且转子槽冲压孔16的径向截面与转子槽预压凹坑11的径向截面一致;所述转子槽冲压孔16均分成两组,分别为第一转子槽冲压孔组、第二转子槽冲压孔组,两组中的各转子槽冲压孔16绕转子切落凹槽14圆心交替布设;第一冲压区51中的转子槽预压凹坑的数量及其在第一冲压区内的整体布设形状、布设位置,与第一转子槽冲压孔组中的转子槽冲压孔数量,及其在第四冲压区内的整体布设形状、布设位置一致;第二冲压区52中的转子槽预压凹坑数量及其在第二冲压区内的整体布设形状,与第二转子槽冲压孔组中的转子槽冲压孔数量,及其在第四冲压区内的整体布设形状一所述转子轴孔冲压孔15的径向截面与转子轴孔预压凹坑12 —致,转子轴孔冲压孔在第四冲压区内的布设位置与转子轴孔预压凹坑在第二冲压区内的布设位置一致;所述第五冲压区55设有一向下凹陷的圆线形定子切落凹槽17,该定子切落凹槽17的圆心落在第五冲压区的中心,定子切落凹槽17的外径大于定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冲片的级进式冲压装置,包括底座、上模具、下模具;所述底座上设有竖向活动的冲压轴,并设有用于驱动冲压轴升降的冲压驱动部件;所述上模具固定在冲压轴上,所述下模具固定在底座上,且位于上模具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及上模具的下表面均为平整面,且两者相互平行;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设有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的五个矩形冲压区域,所述五个冲压区域从左至右依次分别为第一冲压区、第二冲压区、第三冲压区、第四冲压区、第五冲压区,各冲压区域的尺寸一致;所述第一冲压区、第二冲压区各设有一圆环形转子槽预压子区域,两个转子槽预压子区域的尺寸一致,每个转子槽预压子区域的环心均落在所属冲压区域的中心,每个转子槽预压子区域内均绕其环心均布有多个向下凹陷的转子槽预压凹坑;所述第二冲压区的中心设有一转子轴孔预压凹坑,该转子轴孔预压凹坑的外径小于转子槽预压子区域的内径;所述第三冲压区设有一圆环形定子槽预压子区域,该定子槽预压子区域的环心落在第三冲压区的中心,定子槽预压子区域的内径与转子槽预压子区域的外径一致,定子槽预压子区域内绕其轴心均布有多个向下凹陷的定子槽预压凹坑;所述第四冲压区设有一向下凹陷的圆线形转子切落凹槽,该转子切落凹槽的圆心落在第四冲压区的中心,转子切落凹槽的外径与转子槽预压子区域的外径一致,转子切落凹槽的围合区域内绕转子切落凹槽圆心轴对称布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转子槽冲压孔,并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转子轴孔冲压孔;所述转子槽冲压孔的数量与转子槽预压凹坑的总数一致,且转子槽冲压孔的径向截面与转子槽预压凹坑的径向截面一致;所述转子槽冲压孔均分成两组,分别为第一转子槽冲压孔组、第二转子槽冲压孔组,两组中的各转子槽冲压孔绕转子切落凹槽圆心交替布设;第一冲压区中的转子槽预压凹坑数量及其在第一冲压区内的整体布设形状、布设位置,与第一转子槽冲压孔组中的转子槽冲压孔数量,及其在第四冲压区内的整体布设形状、布设位置一致;第二冲压区中的转子槽预压凹坑数量及其在第二冲压区内的整体布设形状,与第二转子槽冲压孔组中的转子槽冲压孔数量,及其在第四冲压区内的整体布设形状一致;所述转子轴孔冲压孔的径向截面与转子轴孔预压凹坑一致,转子轴孔冲压孔在第四冲压区内的布设位置与转子轴孔预压凹坑在第二冲压区内的布设位置一致;所述第五冲压区设有一向下凹陷的圆线形定子切落凹槽,该定子切落凹槽的圆心落在第五冲压区的中心,定子切落凹槽的外径大于定子槽预压子区域的外径,定子切落凹槽的围合区域内绕定子切落凹槽圆心轴对称布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定子槽冲压孔,定子槽冲压孔的数量及其在第五冲压区内的整体布设形状,与定子槽预压凹坑的数量及其在第三冲压区内的整体布设形状一致;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设有与下模具上表面的转子轴孔预压凹坑、转子切落凹槽、转子轴孔冲压孔、定子切落凹槽,及各转子槽预压凹坑、各定子槽预压凹坑、各转子槽冲压孔、各定子槽冲压孔一一对应,且形状尺寸与对应孔、凹槽、凹坑互补,能嵌入对应孔、凹槽、凹坑的多个向下凸出的冲压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冲片的级进式冲压装置,包括底座、上模具、下模具;所述底座上设有竖向活动的冲压轴,并设有用于驱动冲压轴升降的冲压驱动部件;所述上模具固定在冲压轴上,所述下模具固定在底座上,且位于上模具的正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及上模具的下表面均为平整面,且两者相互平行;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设有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的五个矩形冲压区域,所述五个冲压区域从左至右依次分别为第一冲压区、第二冲压区、第三冲压区、第四冲压区、第五冲压区,各冲压区域的尺寸一致;所述第一冲压区、第二冲压区各设有一圆环形转子槽预压子区域,两个转子槽预压子区域的尺寸一致,每个转子槽预压子区域的环心均落在所属冲压区域的中心,每个转子槽预压子区域内均绕其环心均布有多个向下凹陷的转子槽预压凹坑;所述第二冲压区的中心设有一转子轴孔预压凹坑,该转子轴孔预压凹坑的外径小于转子槽预压子区域的内径;所述第三冲压区设有一圆环形定子槽预压子区域,该定子槽预压子区域的环心落在第三冲压区的中心,定子槽预压子区域的内径与转子槽预压子区域的外径一致,定子槽预压子区域内绕其轴心均布有多个向下凹陷的定子槽预压凹坑;所述第四冲压区设有一向下凹陷的圆线形转子切落凹槽,该转子切落凹槽的圆心落在第四冲压区的中心,转子切落凹槽的外径与转子槽预压子区域的外径一致,转子切落凹槽的围合区域内绕转子切落凹槽圆心轴对称布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转子槽冲压孔,并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转子轴孔冲压孔;所述转子槽冲压孔的数量与转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善会林法平钟孟雄王翠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良浩车圈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