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固定装置、线束支架装置及线束支架总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43357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接器固定装置,包括:用于保持所述连接器的保持夹;弹性连接部件,所述弹性连接部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器连接;和支架,所述弹性连接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采用弹性连接部件将连接器连接到支架上,因此,使得固定好的连接器的位置具有可调性,不需在制造连接器固定装置的过程中要求较严的位置精度,降低了模具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带有连接器固定装置的线束支架总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固定装置、线束支架装置及线束支架总成
技术介绍
在汽车车身内部,会有很多的线束。在传统的线束装置中,连接器同整个线束有两种安装方式。第一种让连接器自由松散,这样电缆和端子连接部分由于连接器自身的重量,处于自由状态。安装整个线束的时候,需要一一去检查哪个连接器对应客户这个模块上的哪个端口。第二种将连接器直接和支架合并在一起。为了确保连接器在准确的位置,这就需要去控制支架上连接器区域的位置精度。因此,这种安装方式只适用于某些结构简单,可以与支架做成一体的连接器。对于前述的第一种安装方式,其让连接器自由松散,不加任何的固定。这样线束和连接器由于自身的重量,会使线束受到拉力,包括线束和端子连接部分。在产品的运输或者安装的过程中,线束和端子连接部分也会受到拉力;严重的会造成,在端子和线缆之间连接失效,使整个产品报废;即使轻微,也可能会使寿命降低。尤其是在汽车应用中,线束在具有较大的振动的环境中工作,因而线束和端子连接部分会受到更大的拉力。另一方面,因为连接器自身重力的关系,连接器总是由于自身重力朝下,并不固定在一个位置,所以在安装整个线束组时,不得不去检查每一个连接器究竟应该和模块上的哪一个线路对配,这样无形中浪费了时间,而且有配错的风险。因此,其没有保护好线束,并且安装比较麻烦。对于前述的第二种安装方式,其将连接器和支架做成一体。这种安装方式要求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这样会给制造支架的模具造成一定的困难。例如,当整个支架很大时,形成支架的塑胶更容易变形,无法达到位置精度要求,因此,其技术控制难度增加,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一种连接器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支撑连接器的固定结构;弹性连接部件,所述弹性连接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和支架,所述弹性连接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弹性连接部件将所述固定结构支撑在相对所述支架确定的位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弹性连接部件为半弓形弹性带。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弹性连接部件为镂空的半弓形弹性带。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固定结构、所述弹性连接部件和所述支架为塑胶模制的一体件。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一保持夹,所述保持夹包括一对弹性侧壁和连接所述一对弹性侧壁的连接壁,用以将所述线缆连接器卡扣在所述一对弹性侧壁之间。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保持夹的一对弹性侧壁限定了用于卡入连接器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形成有倾斜的倒角面,以便于连接器的卡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固定结构中形成有第一止动面,所述第一止动面防止卡扣在所述固定结构中的连接器沿第一轴向方向的运动,并且所述固定结构中形成有第二止动面,所述第二止动面防止卡扣在所述固定结构中的连接器沿第二轴向方向的运动,所述第二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一轴向方向相反。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线束支架装置,包括基座;和前述连接器固定装置;所述支架与所述基座配合连接,并在其中形成支撑线束的通道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支架与所述基座可拆卸地配合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基座还包括安装结构,用于将所述线束支架装置固定安装至一相连部件。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线束支架总成,包括线束支架装置,所述线束支架装置包括基座和与所述基座相配合的连接器固定装置;和线束部件,所述线束部件支撑在所述线束支架装置中。所述连接器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支撑连接器的固定结构;弹性连接部件,所述弹性连接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和支架,所述弹性连接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弹性连接部件将所述固定结构支撑在相对所述支架确定的位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固定结构、所述弹性连接部件和所述支架为塑胶模制的一体件。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固定结构中形成有第一止动面,所述第一止动面防止卡扣在所述固定结构中的连接器沿第一轴向方向的运动,并且所述固定结构中形成有第二止动面,所述第二止动面防止卡扣在所述固定结构中的连接器沿第二轴向方向的运动,所述第二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一轴向方向相反。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线束总成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上形成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夹持在所述固定结构的第一止动面和第二止动面之间。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固定结构的内表面与所述连接器的外表面大致相匹配。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固定结构的内表面包括处于不同高度的第一内表面部分和第二内表面部分,用于形成阶梯状的内表面,并且所述连接器的外表面包括处于不同高度的第一外表面部分和第二外表面部分,用于形成阶梯状的外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I).因为连接器相对支架被固定,所以,有保护线束,主要是保护线缆与端子的连接部分的功能。(2).因为连接器固定结构与线束支架做在一起,所以可以省一套模具,节约成本。(3).预先固定了连接器相对支架的位置,在装配过程中不需将连接器与对配线路--对应。(4).连接器固定结构的设计,让连接器的装配变得简单。(5).弹性连接部件的设置,使固定好的连接器位置具有可调性,因而不需在制造(如注塑)连接器固定装置的过程中要求较严的位置精度,从而降低了制造连接器固定装置的模具成本。附图说明图I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固定装置的示意图;图2显示图I所示的连接器固定装置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显示连接器固定装置中固定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显示与图3所示的固定结构配合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连接器安装在固定结构中的示意图;图6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线束支架装置;和图7显示根据本技术的线束支架总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连接器固定装置涉及到力学变形,材料干涉,塑胶材料固定安装等。主要用于线束安装,连接器的固定。其作用是保护线束,便于调整连接器的位置,并使得整个线束的安装更加方便。它是以塑胶结构设计为基础的一种线束上连接器的固定方式。图I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固定装置的示意图。如图I所示,在本技术中,连接器固定装置主要包括用于固定支撑连接器400的固定结构100 ;弹性连接部件200,弹性连接部件200的一端与固定结构100连接;和支架300,弹性连接部件200的另一端与支架300连接。如图I所示,在本技术中,弹性连接部件200用于将固定结构100支撑在相对支架300确定的位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结构100可以为图示的保持夹。如图I所述,连接器固定装置包括多个保持夹100,每个保持夹100用于夹持一个对应的连接器400 (参见图5)。每个保持夹100通过一个弹性连接部件200连接到一个共同的支架300上。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支撑连接器(400)的固定结构(100);弹性连接部件(200),所述弹性连接部件(20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结构(100)连接;和支架(300),所述弹性连接部件(200)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30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固定装置包括 用于固定支撑连接器(400)的固定结构(100); 弹性连接部件(200),所述弹性连接部件(20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结构(100)连接;和 支架(300),所述弹性连接部件(200)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30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件(200)将所述固定结构(100)支撑在相对所述支架(300)确定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件(200)为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件(200)为镂空的半弓形弹性带。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结构(100)、所述弹性连接部件(200)和所述支架(300)为塑胶模制的一体件。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结构(100)包括一保持夹,所述保持夹包括一对弹性侧壁(101)和连接所述一对弹性侧壁(101)的连接壁(102),用以将所述连接器(400)卡扣在所述一对弹性侧壁(101)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夹的一对弹性侧壁(101)限定了用于卡入连接器(400)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形成有倾斜的倒角面(131),以便于连接器(400)的卡入。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结构(100)中形成有第一止动面(111),所述第一止动面(111)防止卡扣在所述固定结构(100)中的连接器(400)沿第一轴向方向的运动,并且 所述固定结构(100)中形成有第二止动面(112),所述第二止动面(112)防止卡扣在所述固定结构(100)中的连接器(400)沿第二轴向方向的运动,所述第二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一轴向方向相反。9.一种线束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支架装置包括 基座(500);和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固定装置; 所述支架(300)与所述基座(500)配合连接,并在其中形成支撑线束(600)的通道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束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00)与所述基座(500)可拆卸地配合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9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雪萍尹豪迈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