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耳机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324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耳机的插座,包括插座主体,插座主体上设有接地脚,插座主体内装有左声道触脚、右声道触脚、MIC触脚及检测触脚DET,所述插座主体内还装设有与左声道触脚对应的悬空触脚,用于维持耳机插座的拔插力,检测触脚DET位于悬空触脚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手机领域,通过修改检测脚位置,使耳机插头近乎完全插入后,耳机插座DET才与左声道触脚短路,有效消除耳机插拔过程中产生的POP音,提升耳机插座的品质,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耳机插座,具体地说是一种主要应用在手机上的能消除耳机拔插过程中左右声道的POP音的耳机插座。
技术介绍
由于手机的普及,基本上人手一部,而且随着手机自身功能和性能的提高,很多用户直接使用手机欣赏音乐而舍弃MP3。常开性耳机插座因其可靠的机械性能而被大量应用在手机上。该类结构的耳机插座的原理是耳机头完全插入后促使耳机座左声道触点LP与检测脚触点DET短路,DET在手机端被上拉至高电平,当DET与LP短路时被左声道32欧姆电阻短路接地而呈现低电平,该边沿触发中断传至手机的CPU,产生耳机插入中断。此种耳机座结构在耳机插拔时容易生产POP音,使用户体验感大打折扣,而且过大的POP音甚至对 用户耳机产生伤害,威胁到用户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消除耳机头在耳机座中插拔过程中产生的POP音,提升耳机座品质的耳机插座,主要应用于空间紧张的手机领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耳机插座,包括插座主体,插座主体上设有接地脚,插座主体内装有左声道触脚、右声道触脚、MIC触脚及检测触脚DET,所述插座主体内还装设有与左声道触脚对应的悬空触脚,检测触脚DET位于悬空触脚下方。所述左声道触脚和检测触脚均为弧形弹片。本技术主要应用在手机上,有效消除耳机插拔过程中产生的POP音,提升耳机插座的品质,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规避有些耳机插座在耳机缓慢插入过程中,出现耳机端电路与手机端电路之间错误匹配而产生耳机类型识别错误,麦克风按键误触发等问题。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附图I所示,一种新型耳机插座,包括插座主体1,插座主体I上设有接地脚4,插座主体I内装有左声道触脚2、右声道触脚5、MIC触脚3及检测触脚7,所述插座主体I内还装设有与左声道触脚2对应的悬空触脚6,检测触脚7位于悬空触脚6下方。左声道触脚2和检测触脚7均为弧形弹片。悬空触脚6起到维持耳机座拔插应力的作用。本技术应用在手机上,通过常规的手机耳机检测电路与手机CPU连接。由于悬空触脚与左声道触脚对应,当耳机插头插入耳机插座主体时其最前端与悬空触脚和左声道触脚先接触,此时需要继续挤压才能使耳机插头向下触及到检测触脚DET。当耳机插头最前端越过左声道触脚和悬空触脚且并未接触到检测触脚时,耳机插头的左声道、右声道、MIC和接地分别与耳机插座主 体的相应触点接触,由于左声道触脚和悬空触脚弧形弹片的弹性,使耳机插头惯性向下运动,直至与下端的DET脚接触。然后MIC_BIAS电压才开启,因此时耳机插头左、右声道金属环与耳机插座的左、右触点正确接触,从而避免耳机插头插入时MIC_BIAS提前开启,而导致耳机头左右声道接触到耳机座MIC触点产生的POP音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耳机插座,包括插座主体(1),插座主体上设有接地脚(4),插座主体内装有左声道触脚(2)、右声道触脚(5)、MIC触脚(3)及检测触脚DET(7),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主体内还装设有与左声道触脚对应的悬空触脚(6),检测触脚DET位于悬空触脚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耳机插座,包括插座主体(1),插座主体上设有接地脚(4),插座主体内装有左声道触脚(2)、右声道触脚(5)、MIC触脚(3)及检测触脚DET (7),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