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3132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爆电池,包括有平板形电芯,在平板形电芯上连接有正极组件与负极组件,且平板形电芯外包裹有软包装,其特点是:所述平板形电芯的极片组或是极片卷的边缘与软包装最外封装边的内边缘之间设置有大于等于2毫米的间隙,间隙构成防爆区域。或是,平板形电芯的极片组或是极片卷的边缘与软包装上下面形成的最边缘的内腔的内边缘之间设置有大于等于2毫米的间隙,该间隙构成防爆区域。这样,依托于防爆区域的存在,能够在平板形电芯出现鼓胀后给与较佳的泄压空间。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简单,易于实现推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防爆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池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的电池。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但是,现有的锂离子电池装置缺乏必要的安全组件,一旦电池出现膨胀,没有有效·的泄压空间,导致电池受压过大出现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爆电池。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防爆电池,包括有平板形电芯,所述的平板形电芯上连接有正极组件与负极组件,所述平板形电芯外包裹有软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形电芯的极片组或是极片卷的边缘与软包装最外封装边的内边缘之间设置有大于等于2毫米的间隙,所述的间隙构成防爆区域;或是,所述平板形电芯的极片组或是极片卷的边缘与软包装上下面形成的最边缘的内腔的内边缘之间设置有大于等于2毫米的间隙,所述的间隙构成防爆区域。进一步地,上述的防爆电池,其中所述的软包装是铝塑复合膜式软包装。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防爆电池,其中所述平板形电芯的极片组或是极片卷的边缘与软包装最外封装边的内边缘之间的距离为2至300毫米;或是,所述平板形电芯的极片组或是极片卷的边缘与软包装上下面形成的最边缘的内腔的内边缘之间的距离为2至300毫米。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防爆电池,其中所述防爆区域的常态为真空。再进一步地,上述的防爆电池,其中所述的防爆区域分布在平板形电芯的一侧;或是,所述的防爆区域分布对称在平板形电芯的上下两侧;或是,所述的防爆区域分布对称在平板形电芯的左右两侧;或是,所述的防爆区域分布在平板形电芯的四周;或是,所述的防爆区域分布在正极组件一侧;或是,所述的防爆区域分布在负极组件一侧。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依托于防爆区域的存在,能够在平板形电芯出现鼓胀后给与较佳的泄压空间。同时,本技术构造简单,易于实现推广。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图I是防爆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图2防爆区域位于平板形电芯上下两端的构造示意图;图3是防爆区域位于平板形电芯左右两侧的构造示意图;图4是防爆区域位于平板形电芯外围的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的防爆电池,包括有平板形电芯1,该平板形电芯I上连接有正极组件3与负极组件4,该平板形电芯I外包裹有软包装,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所采用的平板形电芯I的极片组或是极片卷的边缘与软包装最外封装边的内边缘之间设置有大于等于2毫米的间隙,该间隙构成防爆区域。一旦电池出现异常,鼓胀的气体可直接进入防爆区域。或者是,平板形电芯I的极片组或是极片卷的边缘与软包装上下面形成的最边缘的内腔的内边缘之间设置有大于等于2毫米的间隙,所述的间隙构成防爆区域。这样,当电 池异常的时候,鼓胀的气体可通过封装边进入边上的那个内腔进入防爆区域。就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考虑到对出现鼓胀后的平板形电芯I能够进行更为完善的容纳,防止出现爆裂,平板形电芯I的极组边缘与软包装内腔边缘之间的距离为2至300毫米。同样的,也可以是平板形电芯I的极片组或是极片卷的边缘与软包装上下面形成的最边缘的内腔的内边缘之间的距离为2至300毫米。这样,能够针对不同规格的平板形电芯I提供最为贴切的安全防爆空间。并且,软包装为铝塑复合膜式软包装,提闻容纳能力。进一步来看,为了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同时能够给予鼓胀后的平板形电芯I更多的气体容纳空间,本技术采用的防爆区域2为的常态为真空。这样,能够避免空气所占用的体积过大,影响后续的防爆效果。再进一步来看,考虑到能够提升防爆的效果,本技术所采用的防爆区域2分布在平板形电芯I的一侧。当然,为了提高鼓胀泄压的效果,防爆区域2也可以分布对称在平板形电芯I的上下两侧。并且,考虑到拥有更好的泄压效果,防爆区域2分布亦能够对称在平板形电芯I的左右两侧。再者,可以令防爆区域2分布在平板形电芯I的四周,实现全方位的泄压。考虑到使用场合的需要,也可以将所述的防爆区域分布在正极组件一侧;或是,防爆区域分布在负极组件一侧。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可以看出,采用本技术后,依托于防爆区域的存在,能够在平板形电芯出现鼓胀后给与较佳的泄压空间。同时,本技术构造简单,易于实现推广。能够及时实现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泄压,提升了使用的安全程度。并且,本技术构造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爆电池,包括有平板形电芯,所述的平板形电芯上连接有正极组件与负极组件,所述平板形电芯外包裹有软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形电芯的极片组或是极片卷的边缘与软包装最外封装边的内边缘之间设置有大于等于2毫米的间隙,所述的间隙构成防爆区域;或是,所述平板形电芯的极片组或是极片卷的边缘与软包装上下面形成的最边缘的内腔的内边缘之间设置有大于等于2毫米的间隙,所述的间隙构成防爆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防爆电池,包括有平板形电芯,所述的平板形电芯上连接有正极组件与负极组件,所述平板形电芯外包裹有软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形电芯的极片组或是极片卷的边缘与软包装最外封装边的内边缘之间设置有大于等于2毫米的间隙,所述的间隙构成防爆区域;或是,所述平板形电芯的极片组或是极片卷的边缘与软包装上下面形成的最边缘的内腔的内边缘之间设置有大于等于2毫米的间隙,所述的间隙构成防爆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爆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包装是铝塑复合膜式软包装。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爆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形电芯的极片组或是极片卷的边缘与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纳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