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片装配式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0438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片装配式电池,折片装配式电池包括卷芯体、用于包覆卷芯体的铝塑膜及注入铝塑膜内的电解液,所述卷芯体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所述隔膜对折后包覆正极片,所述正极片与负极片折叠装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卷芯体的结构均匀一致,不容易变形,厚度容易控制,质量稳定,适合在大容量电池中推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折片装配式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中,随着应用范围的逐渐增大,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液态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加工方式包括叠片式和卷绕式两种,大容量电池一般采用叠片式装配或卷绕式装配后,将多个卷芯体并联。叠片式锂离子电池的卷芯体的内部结构一致,不容易变形。但是叠片式的加工方式操作复杂,人工叠片费时费力,半自动或者全自动设备由于生产较繁琐,生产效率低。卷绕式的加工方式操作方便,不论是人工·卷绕还是半自动全自动卷绕,都可以较快速且高质量的完成,人工卷绕容易操作。但是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卷芯体的内部结构不均一,充放电时电芯内部反应程度、速率不均,容易变形,不适合在大容量电池中推广。因此,亟需一种能提高生产效率、不容易变形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不容易变形的折片装配式电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折片装配式电池,它包括卷芯体、用于包覆卷芯体的铝塑膜及注入铝塑膜内的电解液,所述卷芯体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所述隔膜对折后包覆正极片,所述正极片与负极片折叠装配。其中,所述正极片与负极片依次交替地折叠装配。其中,所述卷芯体包括依次由隔膜、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构成的折叠层组。其中,所述折叠层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其中,所述隔膜横向对折后包覆正极片。其中,所述隔膜的宽度比正极片的宽度大59Γ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折片装配式电池的卷芯体的结构均匀一致,不容易变形,厚度容易控制,质量稳定,适合在大容量电池中推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隔膜未包覆正极片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隔膜包覆正极片后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极片与负极片未折叠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卷芯体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有I-卷芯体 2-正极片3——负极片 4——隔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I。如图f 4所示,一种折片装配式电池,它包括卷芯体I、用于包覆卷芯体I的铝塑膜 及注入铝塑膜内的电解液,所述卷芯体I包括正极片2、负极片3和隔膜4,所述隔膜4对折后包覆正极片2,所述正极片2与负极片3折叠装配。具体地,隔膜4横向对折后包覆正极片2,操作容易。本实施例所述正极片2与负极片3依次交替地折叠装配,折叠装配时,正极片2往负极片3的方向折叠,然后负极片3往正极片2的方向折叠,如此重复,制得卷芯体I。也可以是负极片3先往正极片2的方向折叠,然后正极片2往负极片3的方向折叠,如此重复,制得卷芯体I。制得的卷芯体I的结构均匀一致,不容易变形。本实施例所述卷芯体I包括依次由隔膜4、正极片2、隔膜4、负极片3构成的折叠层组。卷芯体I的厚度便于控制。本实施例所述隔膜4的宽度比正极片2的宽度大59Γ8%。隔膜4的宽度比正极片2的宽度略大,可完全地包覆正极片2。本技术的一种折片装配式电池的卷芯体I的结构均匀一致,不容易变形,厚度容易控制,质量稳定,适合在大容量电池中推广。一种制备实施例I的折片装配式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a)将隔膜4对折后,将正极片2放置于隔膜4对折所形成的空间内,隔膜4包覆正极片2 ;(b)将负极片3放置于隔膜4的表面,使负极片3与正极片2垂直;(c)正极片2、负极片3折叠装配,制得卷芯体I ;(d)用铝塑膜包覆卷芯体1,往铝塑膜内注入电解液,制得折片装配式电池。折叠装配具体为正极片2沿着负极片3对折,然后负极片3沿着正极片2对折,如此交替,制得卷芯体I。本技术的一种折片装配式电池的制备方法,操作方便,不论是人工折叠还是自动化折叠,都可以较快速而且高质量地完成,生产效率高,适合在大容量电池中推广。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述折叠层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本实施例的卷芯体I较厚,容量较大,可以做成超厚电池。一种制备实施例2的折片装配式电池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I的制备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为将负极片3放置于隔膜4的表面的一端,使负极片3与正极片2垂直,负极片3的边缘与隔膜4的边缘对齐。如图3所示,负极片3的下端与隔膜4的左端对齐,负极片3容易与隔膜4对齐,这样便于进行折叠装配,便于后续步骤的进行,提高生产效率。所述步骤(C)具体为正极片2、负极片3依次交替折叠装配,制得卷芯体I。折叠装配时,正极片2往负极片3的方向折叠,然后负极片3往正极片2的方向折叠,如此重复,制得卷芯体I。也可以是负极片3先往正极片2的方向折叠,然后正极片2往负极片3的方向折叠,如此重复,制得卷芯体I。当然,所述步骤(b)也可以具体为将负极片3放置于隔膜4的表面的中间,使负极片3与正极片2垂直。负极片3放置于隔膜4的表面的位置不受限制,只要能实现正极片2、负极片3依次交替折叠装配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I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折片装配式电池,它包括卷芯体、用于包覆卷芯体的铝塑膜及注入铝塑膜内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体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所述隔膜对折后包覆正极片,所述正极片与负极片折叠装配。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折片装配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与负极片依次交替地折叠装配。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折片装配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体包括依次由隔膜、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构成的折叠层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片装配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层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折片装配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横向对折后包覆正极片。6.根据权利要求I飞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折片装配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的宽度比正极片的宽度大5°/Γ8%。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折片装配式电池,折片装配式电池包括卷芯体、用于包覆卷芯体的铝塑膜及注入铝塑膜内的电解液,所述卷芯体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所述隔膜对折后包覆正极片,所述正极片与负极片折叠装配;本技术的卷芯体的结构均匀一致,不容易变形,厚度容易控制,质量稳定,适合在大容量电池中推广。文档编号H01M10/0525GK202712351SQ20122032627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专利技术者李志福, 吴治国, 邢伟伟, 陈设军 申请人:东莞市金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片装配式电池,它包括卷芯体、用于包覆卷芯体的铝塑膜及注入铝塑膜内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体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所述隔膜对折后包覆正极片,所述正极片与负极片折叠装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福吴治国邢伟伟陈设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