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可充电电池及保险丝以桥式接法构成的安全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3104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将可充电电池及保险丝以桥式接法构成的安全电池组,其主要将可充电电池及保险丝以桥接方式连接,且令每一个可充电电池的正极或负极皆设有一保险丝,藉使任何一个可充电电池故障短路时,可通过旁通路将故障可充电电池所对应的保险丝熔断,藉以将故障的可充电电池与其它未故障的可充电电池隔离,达到保护正常电池不受损的安全效果,同时让该电池组不会因单一个可充电电池的故障,即导致该电池组无法使用,以提升实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将可充电电池及保险丝以桥式接法构成的安全电池组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充电电池,特别是指一种将可充电电池及保险丝以桥式接法构成的安全电池组。
技术介绍
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可充电电池,若是基于对高输出电压电池的实际需求,电池产业界的实务技术,是将数量庞大的单颗可充电电池进行串联连接,以构成一个高电压输出的集合电池。然而,就将多个可充电电池串联而成的集合电池而言,于实际使用情形仍具有须立即改善的缺陷。由于该集合电池是由许多的单颗可充电电池进行串联所连接而成,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因单一个可充电电池的故障,即导致该集合电池无法使用,必需进行故障排除才能续用,实用性明显不足。另外,当损坏的该可充电电池若不立即与其它正常的可充电电池进行电气隔离时,将会导致正常的可充电电池随之故障,严重者将使全部可充电电池都故障, 影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将可充电电池及保险丝以桥式接法构成的安全电池组,其主要将可充电电池及保险丝以桥接方式连接,且令每一个可充电电池的正极或负极皆设有一保险丝,藉使任一个可充电电池故障短路时,可通过旁通路将故障可充电电池所对应的保险丝熔断,藉以将故障的可充电电池与其它未故障的可充电电池隔离,达到保护正常电池不受损的安全效果。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将可充电电池及保险丝以桥式接法构成的安全电池组,其使该电池组不会因单一个可充电电池的故障,即导致该电池组无法使用,以提升实用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将可充电电池及保险丝以桥式接法构成的安全电池组,包含一个第一可充电电池群组,包含呈串联的一个第一可充电电池及一个第二可充电电池,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池具有一个第一正极及一个第一负极,所述第二可充电电池具有一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负极的第二正极及一第二负极。一个第二可充电电池群组,包含呈串联的一个第三可充电电池及一个第四可充电电池,所述第三可充电电池具有一个第三正极及一个第三负极,所述第四可充电电池具有一电性连接该第三负极的第四正极及一第四负极。一根第一桥接导线,桥接于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池群组及所述第二可充电电池群组之间,并具有一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负极与第二正极之间的第一前端部、及一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负极与第四正极之间的第一后端部。一个第一保险丝群组,包含一根第一保险丝及一根第二保险丝,所述第一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一正极或该第一负极与该第一前端部之间,所述第二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二负极或该第二正极与该第一前端部之间。一个第二保险丝群组,包含一根第三保险丝及一根第四保险丝,所述第三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三正极或该第三负极与该第一后端部之间,所述第四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四负极或该第四正极与该第一后端部之间。较佳地,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池的第一正极与该第三可充电电池的第三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可充电电池的第二负极与该第四可充电电池的第四负极电性连接。较佳地,所述第一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一负极与该第一前端部之间,所述第二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二正极与该第一前端部之间,所述第三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三负极与该第一后端部之间,所述第四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四正极与该第一后端部之间。较佳地,所述第一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一可充电电池的第一正极,所述第二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二正极与该第一前端部之间,所述第三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三可充电电池的第三正极,所述第四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四正极与该第一后端部之间。较佳地,所述第一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一负极与该第一前端部之间,所述第二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二负极,所述第三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三负极与该第一后端部之间,所述第四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四负极。较佳地,所述第一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一可充电电池的第一正极,所述第二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二负极,所述第三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三可充电电池的第三正极,所述第四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四负极。较佳地,更包含一根第二桥接导线、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池群组更包含一个第五可充电电池、所述第二可充电电池群组更包含一个第六可充电电池、所述第一保险丝群组更包含一根第五保险丝、及该第二保险丝群组更包含一根第六保险丝,其中所述第五可充电电池具有一电性连接该第二负极的第五正极及一第五负极。所述第六可充电电池具有一电性连接该第四负极的第六正极及一第六负极。所述第二桥接导线桥接于该第一可充电电池群组及该第二可充电电池群组之间, 并具有一电性连接该第二负极与第五正极之间的第二前端部、及一电性连接该第四负极与第六正极之间的第二后端部。所述第五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五负极或该第五正极与该第二前端部之间,所述第六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六负极或该第六正极与该第二后端部之间。较佳地,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池的第一正极与该第三可充电电池的第三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五可充电电池的第五负极与该第六可充电电池的第六负极电性连接。较佳地,更包含一个第三可充电电池群组、一根第三桥接导线、及一个第三保险丝群组,其中所述第三可充电电池群组,包含呈串联的一个第七可充电电池及一个第八可充电电池,所述第七可充电电池具有一第七正极及一第七负极,所述第八可充电电池具有一电性连接该第七负极的第八正极及一第八负极。所述第三桥接导线,桥接于该第二可充电电池群组及该第三可充电电池群组之间,并具有一电性连接该第三负极与第四正极之间的第三前端部、及一电性连接该第七负极与第八正极之间的第三后端部。所述第三保险丝群组,包含一第七保险丝及一第八保险丝,所述第七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七正极或该第七负极与该第三后端部之间,所述第八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八负极或该第八正极与该第三后端部之间。较佳地,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池的第一正极、所述第三可充电电池的第三正极、与所述第七可充电电池的第七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可充电电池的第二负极、所述第四可充电电池的第四负极、与所述第八可充电电池的第八负极电性连接。本技术将可充电电池及保险丝以桥式接法构成的安全电池组,其主要将可充电电池及保险丝以桥接方式连接,且令每一个可充电电池的正极或负极皆设有一保险丝, 藉使任何一个可充电电池故障短路时,可通过旁通路将故障可充电电池所对应的保险丝熔断,藉以将故障的可充电电池与其它未故障的可充电电池隔离,达到保护正常电池不受损的安全效果,同时让该电池组不会因单一个可充电电池的故障,即导致该电池组无法使用,以提升实用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是第一可充电电池群组11是第一可充电电池111是第一正极112是第一负极12是第二可充电电池121是第二正极122是第二负极13是第五可充电电池131是第五正极132是第五负极20是第二可充电电池群组21是第三可充电电池211是第三正极212是第三负极22是第四可充电电池221是第四正极222是第四负极23是第六可充电电池231是第六正极232是第六负极30是第一桥接导线31是第一前端部32是第一后端部40是第一保险丝群组41是第一保险丝42是第二保险43是第五保险丝50是第二保险丝群组51是第三保险丝52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可充电电池及保险丝以桥式接法构成的安全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第一可充电电池群组,包含呈串联的一个第一可充电电池及一个第二可充电电池,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池具有一个第一正极及一个第一负极,所述第二可充电电池具有一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负极的第二正极及一第二负极;一个第二可充电电池群组,包含呈串联的一个第三可充电电池及一个第四可充电电池,所述第三可充电电池具有一个第三正极及一个第三负极,所述第四可充电电池具有一电性连接该第三负极的第四正极及一第四负极;一根第一桥接导线,桥接于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池群组及所述第二可充电电池群组之间,并具有一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负极与第二正极之间的第一前端部、及一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负极与第四正极之间的第一后端部;一个第一保险丝群组,包含一根第一保险丝及一根第二保险丝,所述第一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一正极或该第一负极与该第一前端部之间,所述第二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二负极或该第二正极与该第一前端部之间;一个第二保险丝群组,包含一根第三保险丝及一根第四保险丝,所述第三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三正极或该第三负极与该第一后端部之间,所述第四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四负极或该第四正极与该第一后端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可充电电池及保险丝以桥式接法构成的安全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第一可充电电池群组,包含呈串联的一个第一可充电电池及一个第二可充电电池,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池具有一个第一正极及一个第一负极,所述第二可充电电池具有一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负极的第二正极及一第二负极;一个第二可充电电池群组,包含呈串联的一个第三可充电电池及一个第四可充电电池,所述第三可充电电池具有一个第三正极及一个第三负极,所述第四可充电电池具有一电性连接该第三负极的第四正极及一第四负极;一根第一桥接导线,桥接于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池群组及所述第二可充电电池群组之间,并具有一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负极与第二正极之间的第一前端部、及一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负极与第四正极之间的第一后端部;一个第一保险丝群组,包含一根第一保险丝及一根第二保险丝,所述第一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一正极或该第一负极与该第一前端部之间,所述第二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二负极或该第二正极与该第一前端部之间;一个第二保险丝群组,包含一根第三保险丝及一根第四保险丝,所述第三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三正极或该第三负极与该第一后端部之间,所述第四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四负极或该第四正极与该第一后端部之间。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将可充电电池及保险丝以桥式接法构成的安全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充电电池的第一正极与该第三可充电电池的第三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可充电电池的第二负极与该第四可充电电池的第四负极电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将可充电电池及保险丝以桥式接法构成的安全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一负极与该第一前端部之间,所述第二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二正极与该第一前端部之间,所述第三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三负极与该第一后端部之间,所述第四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四正极与该第一后端部之间。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将可充电电池及保险丝以桥式接法构成的安全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一可充电电池的第一正极,所述第二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二正极与该第一前端部之间,所述第三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三可充电电池的第三正极,所述第四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四正极与该第一后端部之间。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将可充电电池及保险丝以桥式接法构成的安全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一负极与该第一前端部之间,所述第二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二负极,所述第三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三负极与该第一后端部之间,所述第四保险丝电性连接该第四负极。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将可充电电池及保险丝以桥式接法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必翔
申请(专利权)人:电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