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漆包线生产的工装
,具体为一种用于漆包线加工的可调节涂漆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漆包线的涂漆工艺一般有毛毡法涂漆与模具法涂漆,其中毛毡法涂漆的优点是操作方便、调换线规方便,但是毛毡法涂漆法对漆的粘度要求比较高,且漆膜不易控制,需要经常更换毛毡且绝缘漆易受到污染从而影响漆包线的绝缘性能;而模具法涂漆是使用固定模具,见图1,其包括模具套I与模具芯2,模具芯2通过卡簧3安装于模具套I内,其优点在于能根据不同的线规和裸铜线的屈服强度来选择对应尺寸的模具,漆膜厚度易控制,精度高,但是其也存在以下缺点每一种规格的漆包线都要经过十几道涂漆烘焙过程,每一道涂漆烘焙过程需要配置相应数量的涂漆模具,并且不同规格尺寸的漆包线其对应模具也不相同,因此模具的重复利用率低,在实际生产中模具的需求数量大,生产成本高;当加工不同规格漆包线时需要更换相应的涂漆模具,更换时一般是将裸铜线在每一道模具处剪断,然后更换相应的模具,再将剪断的裸铜线焊接连接,其模具更换繁琐复杂、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更换模具时裸铜线剪断后再焊接也直接导致裸铜线的报废,造成裸铜线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漆包线加工的可调节涂漆模具,其能解决现有涂漆模具结构存在的重复利用率低的问题,并能大大简化模具更换流程、提高效率,有效降低裸铜线的报废率、降低生产成本。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通过固定螺栓连接的上模片与下模片,所述上模片与下模片之间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夹装有左挡块和右挡块,所述上模片、左挡块、下模片和右挡块围成涂漆模腔,涂漆加工时待涂漆裸铜线从所述涂漆模腔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漆包线加工的可调节涂漆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通过固定螺栓连接的上模片与下模片,所述上模片与下模片之间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夹装有左挡块和右挡块,所述上模片、左挡块、下模片和右挡块围成涂漆模腔,涂漆加工时待涂漆裸铜线从所述涂漆模腔内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漆包线加工的可调节涂漆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通过固定螺栓连接的上模片与下模片,所述上模片与下模片之间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夹装有左挡块和右挡块,所述上模片、左挡块、下模片和右挡块围成涂漆模腔,涂漆加工时待涂漆裸铜线从所述涂漆模腔内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I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东,曹永义,马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