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5932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模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旋板,旋板前部与底座铰接连接,旋板前部至少设有一前导向槽,每一前导向槽内设有前调节杆,前调节杆的下端与底座铰接,前调节杆的上端通过可调节锁紧件与旋板连接,前调节杆可沿前导向槽移动,旋板后部至少设有一后导向槽,每一后导向槽内设有后调节杆,后调节杆的下端与底座铰接,后调节杆的上端通过可调节锁紧件与旋板连接,后调节杆可沿后导向槽移动,旋板上端面至少设有三个夹持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用途是为了提供一种在制作时候方便快捷,节省材料,在生产加工件时可调节任意角度,具有通用性可适合各个角度的加工需求,方便加工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可调节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模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旋板,旋板前部与底座铰接连接,旋板前部至少设有一前导向槽,每一前导向槽内设有前调节杆,前调节杆的下端与底座铰接,前调节杆的上端通过可调节锁紧件与旋板连接,前调节杆可沿前导向槽移动,旋板后部至少设有一后导向槽,每一后导向槽内设有后调节杆,后调节杆的下端与底座铰接,后调节杆的上端通过可调节锁紧件与旋板连接,后调节杆可沿后导向槽移动,旋板上端面至少设有三个夹持件。本技术的主要用途是为了提供一种在制作时候方便快捷,节省材料,在生产加工件时可调节任意角度,具有通用性可适合各个角度的加工需求,方便加工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可调节模具。【专利说明】 可调节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有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冲裁、成形冲压、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用以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以特定的结构形式通过一定方式使材料成型的一种工业产品,同时也是能成批生产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要求的工业产品零部件的一种生产工具。大到飞机、汽车,小到茶杯、钉子,几乎所有的工业产品都必须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生产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是任何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所以模具又有“工业之母”的荣誉称号。 在生产加工时,往往会需要将工件按照一定的角度进行加工。在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方法往往是先按照规定角度设计加工一个斜模,然后通过带倾斜角度的斜模来对工件进行加工,这种加工方法不具有通用性,当需要生产不同角度的工件的时间就要单独生产一个固定角度的斜模,存在浪费材料,加工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在制作时候方便快捷,节省材料,在生产加工件时可调节任意角度,具有通用性可适合各个角度的加工需求,方便加工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可调节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的一种可调节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旋板,所述旋板前部与底座铰接连接,所述旋板前部至少设有一前导向槽,每一前导向槽内设有前调节杆,所述前调节杆的下端与底座铰接,所述前调节杆的上端通过可调节锁紧件与旋板连接,所述前调节杆可沿前导向槽移动,所述旋板后部至少设有一后导向槽,每一后导向槽内设有后调节杆,所述后调节杆的下端与底座铰接,所述后调节杆的上端通过可调节锁紧件与旋板连接,所述后调节杆可沿后导向槽移动,所述旋板上端面至少设有三个夹持件,所述夹持件沿旋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夹持件上设有调节旋杆。其中,旋板前部与底座铰接连接,使得旋板的前部形成支点,旋板就绕前部的铰接端旋转从而实现旋板可形成多个角度的调节的效果。在旋板前部以及后部,分别至少设置一个调节杆,通过调节杆与调节锁紧件用于对旋板的固定。而为了限定调节杆的调节位移,避免其在调节的过程中,偏离轨迹或者在调节的时候产生过大量的调节,通过导向槽来进行限定调节杆的调节位移。旋板上端面至少设有三个夹持件,采用三角点位方法来对需要加工的工件进行定位。夹持件沿旋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夹持件上设有调节旋杆,夹持件通过调节旋杆用以调节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工件。 作为优选,所述每一个后调节杆还与一可调节支柱配合固定,所述可调节支柱垂直于底座设置,所述可调节支柱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可调节支柱上端与旋板活动连接,可调节支柱侧壁设有开口槽,所述后调节杆呈倾斜穿过开口槽且与旋板的后导向槽配合。其中,因为在生产加工时斜模整体受到一定的冲压,为了确保旋板整体的固定的稳定性能,保证生产工件的精度,每一个后调节杆还与一可调节支柱配合固定。可调节支柱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可调节支柱上端与旋板活动连接,可调节支柱侧壁设有开口槽,设置开口槽是为了对后调节杆形成加强固定支撑,开口槽可与后调节杆的中部形成配合,后调节杆呈倾斜穿过开口槽且与旋板的后导向槽连接配合既能保持调节的稳定性,又能提高固定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可调节支柱上端与旋板通过螺纹连接。其中,可调节支柱上端与旋板通过螺纹连接使得可调节支柱能够随着前、后调节杆的调节上下移动调节,采用螺纹连接调节更加方便,同时又能保证对后调节杆的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件呈L型结构,所述夹持件包括竖直部以及与竖直部相连的水平部,所述竖直部下端与旋板活动连接,所述竖直部上端与水平部相连,所述水平部的下端面与旋板的上表面形成间隔距离,所述水平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旋杆设置于调节槽内,所述调节旋杆通过可调节锁紧件与夹持件连接,所述夹持件可绕调节旋杆沿圆周方向旋转调节。其中,竖直部下端与旋板活动连接,竖直部上端与水平部相连,水平部的下端面与旋板的上表面形成间隔距离,便于夹持件可绕调节旋杆沿圆周方向旋转调节。水平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调节槽,调节旋杆设置于调节槽内,不仅仅可以实现夹持件绕调节旋杆沿圆周方向旋转调节,同时还能够实现夹持件沿着调节槽方向上调节。当夹持件调节到合适位置,通过可调节锁紧件将夹持件锁紧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部的前端设有倒角,所述倒角延伸至调节槽处。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旋杆为螺栓,所述螺栓的头部与旋板的下表面配合,所述螺栓的螺杆穿过旋板以及调节槽,所述螺杆的外露端通过螺母配合将夹持件锁定。 作为优选,所述旋板下端面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由四面围壁构成,所述围壁的横截面呈L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旋板前部设有两个前导向槽,所述前导向槽分别设置于旋板前后两侧,所述前导向槽呈矩形结构且沿旋板长度方向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旋板后部设有两个后导向槽,所述后导向槽分别设置于旋板前后两侧,所述后导向槽呈矩形结构且沿旋板长度方向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旋板前部前侧以及后侧分别通过转轴与底座铰接。 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调节模具在制作时候方便快捷,节省材料;采用可调节模具生产加工件时可调节任意角度,具有通用性可适合各个角度的加工需求,方便加工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示意图; 图中:底座1、旋板2、前导向槽31、前调节杆32、后导向槽41、后调节杆42、夹持件5、水平部51、竖直部52、调节槽53、调节旋杆54、可调节支柱6、开口槽61、底板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模具,包括底座1,底座I上设有旋板2,旋板2前部与底座I铰接连接,旋板2前部至少设有一前导向槽31,每一前导向槽31内设有前调节杆32,前调节杆32的下端与底座I铰接,前调节杆32的上端通过可调节锁紧件与旋板2连接,前调节杆32可沿前导向槽31移动,旋板2后部至少设有一后导向槽41,每一后导向槽41内设有后调节杆42,后调节杆42的下端与底座I铰接,后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模具,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旋板,所述旋板前部与底座铰接连接,所述旋板前部至少设有一前导向槽,每一前导向槽内设有前调节杆,所述前调节杆的下端与底座铰接,所述前调节杆的上端通过可调节锁紧件与旋板连接,所述前调节杆可沿前导向槽移动,所述旋板后部至少设有一后导向槽,每一后导向槽内设有后调节杆,所述后调节杆的下端与底座铰接,所述后调节杆的上端通过可调节锁紧件与旋板连接,所述后调节杆可沿后导向槽移动,所述旋板上端面至少设有三个夹持件,所述夹持件沿旋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夹持件上设有调节旋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苏阀横店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