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41749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及电子装置,属于液晶显示领域。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有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其中,所述阵列基板上像素区边缘处设置有与电极引线相连接、朝向彩膜基板的导电尖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消除由于静电击穿而造成的液晶显示器显示不良,提高产品的品质和良品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及电子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及电子>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即LCD,是“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简称,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是TFT-IX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IXD是由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及中间的液晶层组成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形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通过嵌入在阵列基板上的TFT对平行板电容器和内置的存储电容充电,维持每幅图像所需要的电压直到下一幅画面更新。由于LCD面板本身并不发光,因此液晶显示器就必须加上一个背光源,来提供一个足够亮度并且亮度分布均匀的光源。LCD实际上是通过彩膜基板上的彩色滤光片对背光源发出的光进行合成来实现彩色显示的。TFT-IXD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在阵列基板上形成TFT ;在彩膜基板上形成彩色滤光图案及像素电极材料导电层;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形成液晶盒;安装外围电路、组装背光源等的模块组装。目前的液晶显示面板技术中,Array(阵列)基板上的静电防护装置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用于防止Array基板上积累的静电荷过大从而导致对面板上某些机械结构,如金属线等产生击穿等不可逆的损伤。目前的主流防护措施主要是利用Short Ring (短路环)结构(一般由金属或ITO等导电材料制成)和二极管作为防护装置,把静电传至Com线或均匀分散到其他地方,以减小静电击穿造成的损伤。但是现有的Short Ring防护作用还不够完善,在阵列基板的像素区边缘处会发生静电击穿现象,造成液晶显示器水平黑线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及电子装置,能够消除由于静电击穿而造成的液晶显示器显示不良,提高产品的品质和良品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不面板,所述液晶显不面板包括有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上像素区边缘处设置有与电极引线相连接、朝向彩膜基板的导电尖。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引线包括与栅电极相连接的栅金属线和与漏电极、源电极相连接的数据金属线。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尖端包括子弹型结构和覆盖在所述子弹型结构上的透明导电层。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上设置有静电保护装置,所述导电尖端位于所述电极引线与所述静电保护装置的连接处。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尖端与彩膜基板之间的间隙为O. 5-1. 5um。进一步地,所述子弹型结构为采用各项异性导电胶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子弹型结构与液晶显示面板隔垫物采用一次曝光工艺同时形成。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器。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中,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上像素区边缘处设置有与电极引线相连接的导电尖端,根据尖端放电原理,积累在电极引线的静电会通过该导电尖端将静电释放至 彩膜基板上,能够消除由于静电击穿而造成的液晶显示器显示不良,提高产品的品质和良品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导电尖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电尖端导出栅金属线上静电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电尖端导出数据金属线上静电的示意图。附图标记I像素区内像素的栅金属线/数据金属线2虚拟像素的栅金属线/数据金属线3子弹型结构4像素区5阵列基板6栅极绝缘层7钝化层8透明导电层9导电尖端10栅金属线11彩色滤光单元12彩膜基板13数据金属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Short Ring防护作用还不够完善,在阵列基板的像素区边缘处会发生静电击穿现象,造成液晶显示器水平黑线不良的问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器及电子装置,能够消除由于静电击穿而造成的液晶显示器显示不良,提闻广品的品质和良品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图I为该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如图I所示,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有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5和彩膜基板(未图示),其中,在阵列基板5上像素区4边缘处设置有与电极引线(1、2)相连接、朝向彩膜基板的导电尖立而3。其中,电极引线包括与栅电极相连接的栅金属线和与漏电极、源电极相连接的数据金属线。图I中,I为像素区内像素的栅金属线/数据金属线;2为虚拟像素的栅金属线/数据金属线。本技术利用尖端放电的基本原理,通过在易积累静电的阵列基板上像素区的边缘处(上下左右四边),放 置如图2所示的导电尖端,如图3和图4所示,将电极引线上积累的静电传至该导电尖端并均匀地释放至彩膜基板上的公共电极上,从而解决了阵列基板边缘处易发生静电击穿的问题;同时静电被转移到彩膜基板上,避免了将静电转移到阵列基板其他部分所导致的二次静电积累。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导电尖端包括子弹型结构和覆盖在该子弹型结构上的透明导电层。该子弹型结构可以为导电的,比如采用各项异性导电胶制成子弹型结构,之后将该子弹型结构均匀地布置在像素区边缘的栅金属线/数据金属线上,再在形成的子弹型结构上沉积透明导电薄膜,形成导电尖端;或者,在采用该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上,将隔垫物做在阵列基板上,使用隔垫物材料制成该子弹型结构,这样可以采用一次曝光工艺同时形成该子弹型结构和隔垫物,不需要多余消耗其他原材料以及进行额外的子弹型结构成型工艺,之后再在子弹型结构上沉积透明导电薄膜,形成导电尖端。其中,透明导电薄膜可以为ITO薄膜。本技术的子弹型结构还可以作为虚拟隔垫物,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支撑液晶显示面板边缘Cell Gap (盒厚)的作用。进一步地,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上设置有ESD (静电保护装置),该导电尖端可以位于电极引线与静电保护装置的连接处。如图I所示,该导电尖端置于像素区四边的边缘,具体位置是在每根栅金属线/数据金属线两端与ESD相连的位置附近,置于栅金属线/数据金属线上,导电尖端上覆盖有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通过过孔与栅金属线/数据金属线相连。进一步地,在阵列基板上像素区边缘还存在与栅金属线/数据金属线相连的Com线和Short Ring,还可以将该导电尖端设置在Com线或Short Ring上,只要是能将像素区内的金属线与该导电尖端相连即可,静电则会传至该导电尖端并缓慢释放至彩膜基板而不会积累。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电尖端导出栅金属线上静电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电尖端导出数据金属线上静电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该导电尖端的尖端向上,即朝向彩膜基板,根据尖端放电原理,积累在该处的静电会将静电释放至彩膜基板上的Com电极(即透明导电层)上。本技术中,子弹型结构的顶部直径与底部直径相差应尽量大,以保障顶部曲率足够大,能够提高放电效果,使得不易积累静电。进一步地,导电尖端不应与彩膜基板接触,应与彩膜基板之间有0. 5-1. 5um的间隙,优选地,导电尖端与彩膜基板之间有Ium的间隙。因为,导电尖端的顶部直径很小,若与彩膜基板接触,很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有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上像素区边缘处设置有与电极引线相连接、朝向彩膜基板的导电尖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有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上像素区边缘处设置有与电极引线相连接、朝向彩膜基板的导电尖立而。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线包括与栅电极相连接的栅金属线和与漏电极、源电极相连接的数据金属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尖端包括子弹型结构和覆盖在所述子弹型结构上的透明导电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上设置有静电保护装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兰王峥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