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开、关速度进行调节的气动阀,在阀座上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液压稳速器与气动执行器,气动执行器通过螺钉安装在阀座上,液压稳速器的底部设置在气动执行器的内部,气动执行器中包括阀瓣、阀杆与气缸活塞,液压稳速器中包括油缸活塞杆与油缸活塞,阀杆的顶端贯穿气缸活塞的内部与阀瓣相连接,阀杆的底端依次与油缸活塞杆以及油缸活塞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气动阀开关的速度进行调节,可在相关状况下实现慢开快关、快开慢关、慢开慢关的效果,从而克服现有气动阀难以对其开启或关闭速度进行调节的缺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动阀,尤其是一种能够对开、关速度进行调节的气动阀。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控制上用的气动阀在工作时在开关的控制下只是快速打开或快速关闭,但在,在有些场合中,出于安全需要,气动阀需要以缓慢速度打开。例如,用在燃气燃烧系统中的时候就要求其慢开快关,以防止下游点火出现爆炸等安全事故;再如,安装在高压泵中的时候,为了防止高压、高速流体对下游设备的冲击就要求其缓慢打开;另外,在有些场合又要求气动阀缓慢关闭,例如,安装在压缩机上的时候就需要其快开慢关,以防止压缩机喘振。然而,由于现有的气动阀无法对其开启与关闭的速度进行调节,因此,基于上述情况,急需一种能够对开启与关闭速度进行调节的气动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慢开慢关效果的能够对开、关速度进行调节的气动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开、关速度进行调节的气动阀,在阀座上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液压稳速器与气动执行器,所述气动执行器中包括阀瓣、阀杆与气缸活塞,所述液压稳速器中包括油缸活塞杆与油缸活塞,所述阀杆的顶端贯穿所述气缸活塞的内部与所述阀瓣相连接,所述阀杆的底端依次与所述油缸活塞杆以及所述油缸活塞相连接。所述气动执行器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阀体上,所述液压稳速器的底部设置在所述气动执行器的内部。所述气动执行器中还包括气缸体、气缸复位弹簧与气源控制入口,所述气源控制入口的一端与所述气缸相连接,所述气缸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气缸活塞的上端,所述阀杆的顶部贯穿于所述气缸复位弹簧的内部。所述液压稳速器中还包括蓄势海绵、外油缸体、内油缸体、油缸复位弹簧、止回球阀、节流孔与可调节流锥针,所述内油缸体与所述蓄势海绵均设置在所述外油缸体的内部,所述内油缸体设置在所述蓄势海绵的上端,所述油缸活塞杆贯穿于所述蓄势海绵的内部,所述油缸活塞的顶端与所述油缸复位弹簧相连接并位于所述内油缸体中,所述节流孔设置在所述内油缸体的上端,所述可调节流锥针与所述止回球阀均是设置在所述节流孔中。所述可调节流锥针的顶端与安装在所述液压稳带器顶部的速度调节旋钮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可对气动阀开关的速度进行调节,可在相关状况下实现慢开快关、快开慢关、慢开慢关的效果,从而克服现有气动阀难以对其开启或关闭速度进行调节的缺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图I的内部结构图。主要符号说明如下I-阀体2-气源控制入口3-气动执行器4-液压稳速器 5-速度调节旋钮6-阀座7-阀瓣8-阀杆9-气缸活塞·10-气缸体11-气缸复位弹簧12-油缸活塞杆13-蓄势海绵 14-外油缸体15-油缸活塞16-内油缸体 17-油缸复位弹簧18-油腔19-止回球阀 20-节流孔21-可调节流锥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与图2所示,该气动阀包括阀体I、气动执行器3与液压稳速器4,液压稳速器4与气动执行器3依次安装在阀体I中的阀座6上,在液压稳速器4的顶部还安装有速度调节旋钮5。其中,气动执行器3与阀座6通过螺钉进行固定,液压稳速器4的底部设置在气动执行器3的内部。气动执行器3由气源控制入口 2、阀瓣7、阀杆8与气源控制入口气缸机构构成,阀杆8的底部与阀瓣7相连接,其顶部贯穿于气缸机构中。其中,气缸机构由气缸活塞9、气缸体10与气缸复位弹簧11构成,气缸复位弹簧设置在气缸活塞的顶部并且均是位于气缸体中,阀杆的顶部依次贯穿于气缸活塞以及气缸复位弹簧的内部。气源控制入口 2—端与外部控制气源相接,另一端则与气缸体10的内部相接。液压稳速器4由蓄势海绵13、油缸机构、止回球阀19、节流孔20与可调节流锥针21构成,油缸机构由油缸活塞杆12、外油缸体14、油缸活塞15、内油缸体16、油缸复位弹簧17构成。油缸活塞杆12与内油缸体16均是设置在外油缸体14的内部,油缸活塞的顶端与油缸复位弹簧的底端相连接,并且均是位于内油缸体16内部的油腔18中。油缸活塞杆的顶端贯穿于蓄势海绵后与油缸活塞的底端相连接,油缸活塞杆的底端与阀杆的顶部相连接。节流孔设置在内油缸体的上端,可调节流锥针与止回球阀均是设置在节流孔中,可调节流锥针的顶端与速度调节旋钮的底端相连接。本技术主要由阀体、气动执行器、液压稳速器三部分组成,气动阀的开启和关闭除了受到气动执行器控制外,还受到可调的液压稳速器控制,利用液压稳速器的稳速功能控制气动阀开启和关闭速度,阀杆的两端分别与油缸活塞杆和阀瓣相连接。阀门在开启时,一方面气缸活塞带动阀杆提取阀瓣打阀门,另一方面则是挤压油缸活塞杆;阀门在关闭时,一方面气缸活塞推动阀杆压住阀瓣以关闭阀门,另一方面拉动油缸活塞杆,利用液压稳速器的稳速功能控制阀杆的运动速度,从而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速度。当阀杆与压入式液压稳速器连接时,液压稳速器的阻尼作用力与开启力相反,以实现慢开目的。当阀杆与拉出式液压稳速器连接时,减压稳速器的阻尼作用力与阀门关闭力相反的,以实现慢关的目的。当阀杆与双向式可调液压稳速器连接时,液压稳速器的阻尼力在开启和关闭均发生作用,从而实现慢开慢关的目的。其中,压入式液压稳速器工作原理为当油缸活塞杆受到气动执行器的推力时,油缸活塞杆推动内油缸体的油缸活塞向上腔挤压阻尼油,这时内油缸体上的止回球阀是关闭的,阻尼油从内油缸体的上腔经过节流孔与可调节流锥针之间的狭小通路流过,再经外油缸体的内壁与内油缸体的外壁之间的通道流进外油压缸体中的蓄势海绵中,通过可调节流锥针改变阻尼油的流量,以改变油缸活塞杆的运动速度,实现控制阀门开启速度的目的。拉出式液压稳速器工作原理为当油缸活塞杆受到气动执行器的拉力时,油缸活塞杆拉动内油缸体的油缸活塞向下腔挤压阻尼油,这时内油缸体上的止回球阀是关闭的,阻尼油从内油缸体的下腔经过节流孔与可调节流锥针之间的狭小通路流过,再经外缸体内壁与内油缸体外壁之间的通道流进外油缸体中的蓄势海绵,可调节流锥针可改变阻尼油的流量,从而改变油缸活塞杆的运动速度,实现控制阀门关闭速度的目的。双向式液压稳速器工作原理是综合了压入式和拉出式稳速器构成双向结构,使液压稳速器的阻尼力在开启和关闭均发生作用。在没有控制气源输入的状态下,阀瓣7在气缸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压在阀座6上,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在有控制气源输入的状态下,气源推动气缸活塞9向上运动,一方面带动阀杆8提取阀瓣7打开阀门,另一方面向上顶压油缸活塞杆12,油缸活塞杆12推动内油缸体16的油缸活塞15向上腔挤压阻尼油,这时内油缸体上的止回球阀19是关闭的,阻尼油从内油缸体16上腔经过节流孔20与可调节流锥针21之间的狭小通路流过,再经过外油缸体14内壁与内油缸体16外壁之间通道流进外油缸体14下腔的蓄势海绵13,调节速度调节旋钮能改变节流锥针21与节流孔20的距离,从而改变阻尼油的流量,达到改变油缸活塞杆12的运动速度,即改变阀杆8的运动速度,实现阀门按指定的速度缓慢开启的目的。当关闭控制气源后,阀门在气缸复位弹簧11作用下迅速关闭,同时在油缸活塞杆15上的挤压力消失,止回球阀19打开。由于止回球阀19的孔径比节流孔20的孔径大,外油缸体下腔的阻尼油在油缸复位弹簧17和油缸活塞15的作用下,通过止回球阀19迅速回流到内油缸体1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够对开、关速度进行调节的气动阀,其特征在于,在阀座上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液压稳速器与气动执行器,所述气动执行器中包括阀瓣、阀杆与气缸活塞,所述液压稳速器中包括油缸活塞杆与油缸活塞,所述阀杆的顶端贯穿所述气缸活塞的内部与所述阀瓣相连接,所述阀杆的底端依次与所述油缸活塞杆以及所述油缸活塞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对开、关速度进行调节的气动阀,其特征在于,在阀座上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液压稳速器与气动执行器,所述气动执行器中包括阀瓣、阀杆与气缸活塞,所述液压稳速器中包括油缸活塞杆与油缸活塞,所述阀杆的顶端贯穿所述气缸活塞的内部与所述阀瓣相连接,所述阀杆的底端依次与所述油缸活塞杆以及所述油缸活塞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能够对开、关速度进行调节的气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执行器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阀体上,所述液压稳速器的底部设置在所述气动执行器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对开、关速度进行调节的气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执行器中还包括气缸体、气缸复位弹簧与气源控制入口,所述气源控制入口的一端与所述气缸相连接,所述气缸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祯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