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志强专利>正文

油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3604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从含油废水中分离出油液的液体槽,液体槽设有由第1~第3隔板分开的顺序排列的第1~第4分离槽;第1分离槽设有废水导入口及使废水导向前斜下方的斜向通道;斜向通道自第1分离槽连通第2分离槽;第2隔板以液体槽的底板或侧壁为基部向后斜上方延伸;第2分离槽通过第2隔板上端的第1连通孔与第3分离槽连通;由第1分离槽~第3分离槽构成的分离槽组可设置单组或串联多组,第3分离槽通过第3隔板下端的第2连通孔与第4分离槽连通,靠近前侧壁的第3分离槽中设置油液排出口、第4分离槽中设置净水取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废水中油分和水分彻底分离,体积小,效率高,节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将工业、生活中的含油废水中的油分和水分分离的油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每天有大量含油废水从工厂、餐厅、加油站及家庭中作为废水从下水道排走。因废水中的油分会堵塞管道,油堆积易产生火灾,废水放任排入河川产生水质污染,所以目前相继出台了相关法规,规定废水中的油分必须在限定值以下,否则不能作为下水排出。排除废水中的油分已成为废水处理领域的关注课题。目前,油水分离多采用过滤隔油等方式将油分离出来,但这种油水分离装置处理工艺复杂、占地面积大、且因在工业废水中除油分外还含有金属屑、污泥等杂质无法去除,由此造成油、水不能充分分离,分离效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体积小、效率高,通过装置物理结构使废水中的油分和水分彻底分离的高效节能油水分离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从含有油分的废水中分离出油液的液体槽,所述液体槽设有由第I 第3隔板分隔开的顺序排列的第I 第4分尚槽;第I分尚槽上方设有废水导入口、下方设有使废水导向前斜下方的斜向通道;所述斜向通道从第I分离槽通过第2分离槽下方位置与第2分离槽的前下方位置连通;所述第2隔板以液体槽的底板或侧壁为基部向后斜上方延伸,其上面形成能使第3分离槽的沉淀油泥向前流动的下滑斜面;所述第2分离槽通过在所述第2隔板上端形成的第I连通孔与第3分离槽连通;由所述第I分离槽 第3分离槽构成的分离槽组可设置单组或串联连接多组,对应单组设置所述第3分离槽由在第3隔板下端形成的第2连通孔与所述第4分离槽连通,第3分离槽中设置油液排出口,第4分离槽中设置净水取水口 ;对应多组设置第I分离槽组的第3分离槽由在第3隔板下端形成的第2连通孔与第2分离槽组的第I分离槽连通;各分离槽组依次串联,末组分离槽组的第3分离槽通过在第3隔板下端形成的第2连通孔与所述第4分离槽连通,在末组分离槽组的第3分离槽中设置油液排出口,在第4分离槽中设置净水取水口。在所述第2隔板与第3隔板之间,自所述液体槽顶部设置下垂泡沫阻隔件。在所述槽体上方设置所述油液排出口的第3分离槽中,所述第2隔板上端、所述泡沫阻隔板的下端及所述油液排出口的下沿以近似水平状态设置。在所述第3分离槽内的位于所述泡沫阻隔件的下游位置设置防止所述分离槽底部或上部堵塞的I个或多个水势抑制件。在所述第2分离槽内设有促进油花生长的辅助斜板。本技术的设计原理是在上述结构下,废水从废水导入口导入了第I分离槽,进而废水在斜向通道内朝着前斜下方流动,在通过这个斜向通道时,水层和油层基本就被分离开来,同时,废水中的大部分油泥便沉了下去。此外,进入第I分离槽中的废水,无论是从废水导入口直接导入的,还是中途经过其他槽导入的都没有关系。进入第2分离槽的废水,由于油层浮力较大,会快速到达第2分离槽的上部。在这阶段,相当多的的油会被去除掉,但水层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油分,特别是被称为油花的微小粒子只有几十个ym直径大小,而且极轻,所以一旦在水层中扩散开来,由于晃动的水压,便会在水中进行自由运动,很难再浮起来。以油花为主的油分的总量加在一起,会大大升高在废水中的比例,如果不能彻底排除水层中的油花,有些情况就有可能不能作为废水排出。在第2分离槽中,从第I分离槽中流入的水层会被不断流入的废水推动着,沿着第2隔板的倾斜面向斜后方向上升。这时,水层中的油花相互接触,就会形成更大的油花,油花逐渐增大的同时使浮力增加,从而升了上来。而且,如上所述,油花在水层中作 着自由运动,但油花在碰到倾斜面时所产生的撞击力就会产生沿斜面方向的矢量,所以特别是碰到了倾斜面的油花就会沿着斜面上升或下降。因此,斜面上的油花密度增高的同时,沿斜面方向移动时,相互接触的油花之间就会不断形成新的更大的油花,逐渐地增大了浮力,增大的油花会依次上浮。到达第2分离槽的水层就会从第2隔板上方的第I个连通孔而流入第3分离槽。在第3分离槽中,会有包括在第2分离槽中没有去除掉的油分(主要是油花)的水层流入。油分在第3分离槽中会进一步地向上方积聚,最后,水层就会从在第3隔板底部形成的第2个连通孔到达第4分离槽。到达第4分离槽的水层,由于油分极少,可直接作为废水排出。此外,还可以不将其排出而用于再次循环使用。这时,比如说,可用过滤膜等把它作为结晶水使用。这种采用第I 第4分离槽的结构,还可把第I 第3分离槽当作I组,连续地串联配置多组,经多级分离可更彻底地去掉油层。这时,最末I组的第3分离槽应在液体槽的前侧壁端与第4分离槽连接。实际应用中,在上述第2隔板与第3隔板之间,自上述液体槽顶部设置下垂泡沫阻隔件,这样可以防止在废水上部产生的泡沫流入第3分离槽。此外,最好在第3分离槽内位于所述泡沫阻隔件的下游位置设置防止所述分离槽底部或上部堵塞的I个或多个水势抑制件,这样,可抑制液层表面出现波浪起伏。在第3分离槽的上部设置油液排出口,最好在确使上述第2隔板上端、泡沫阻隔板的下端及所述油液排出口的下沿以近似水平的位置设置。由此可保证液层上部总是处在靠近第2隔板的上端附近,不会发生废水从第2分离槽向第3分离槽落下时出现乱流,或相反有过多油分滞留在槽内的情况发生,实现油水分离的稳定处理。第2隔板的上面能在第3分离槽内形成底面是最理想的,这时,第2隔板的上面就会成为使第3分离槽的沉淀油泥向前流动的下滑斜面,可使沉淀油泥快速流向前方。在第2隔板靠近底部的地方,最好能分别设置将积聚在第2 第3分离槽内前方的油泥排出的排出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防止因油泥沉淀残存在水层中的称为油花的油分微粒与油泥的结合,因此,促进了油花的增大,使油分容易上浮,可快速有效地去除油分,提高废水净化效率;此外,油花沿着第2隔板的倾斜面增大,第2隔板向后方延伸,第2分离槽与斜向通道及第3分离槽形成上下重叠排列的结构,使废水处理线路既非常长,装置结构又紧凑,节省空间。本技术通过装置物理结构使废水中的油分和水分彻底分离,结构简单,并实现高效分离,无须动力驱动,节约能源,适宜在废水处理行业推广。附图说明图I是单组分离槽式油水分离装置的立体外形图;图2是单组分离槽式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带辅助斜板的单组分离槽式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多组分离槽式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废水导入口,12第I隔板,13斜向通道,14&、14&1上斜板,14b下斜板,15第2隔板,16第I连通孔,2a-2c顶盖,21第3隔板,22净水取水口,23第2连通孔,24泡沫阻隔板,25障壁,26油液排出口,27第4隔板,28取水槽,30软管,31第I排水管,32阀门,33第2排水管,34辅助斜板,35滚轮,4a后侧壁,4b左侧壁,4c右侧壁,4d前侧壁,5、51液体槽,6第I分离槽,61第5隔板,7第2分离槽,8第3分离槽,9第4分离槽,10棚板,101单组分离槽式油水分离装置,102带辅助斜板的油水分离装置,103多组分离槽式油水分离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详细说明。以下说明中,所说后方或上游是指图2 图4中的左方;前方和下游是指各图中的右方。所谓左右则是指面向前方情况下的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从含有油分的废水中分离出油液的液体槽,所述液体槽设有由第1~第3隔板分隔开的顺序排列的第1~第4分离槽;第1分离槽上方设有废水导入口、下方设有使废水导向前斜下方的斜向通道;所述斜向通道从第1分离槽通过第2分离槽下方位置与第2分离槽的前下方位置连通;所述第2隔板以液体槽的底板或侧壁为基部向后斜上方延伸,其上面形成能使第3分离槽的沉淀油泥向前流动的下滑斜面;所述第2分离槽通过在所述第2隔板上端形成的第1连通孔与第3分离槽连通;由所述第1分离槽~第3分离槽构成的分离槽组可设置单组或串联连接多组,对应单组设置:所述第3分离槽由在第3隔板下端形成的第2连通孔与所述第4分离槽连通,第3分离槽中设置油液排出口,第4分离槽中设置净水取水口;对应多组设置:第1分离槽组的第3分离槽由在第3隔板下端形成的第2连通孔与第2分离槽组的第1分离槽连通;各分离槽组依次串联,末组分离槽组的第3分离槽通过在第3隔板下端形成的第2连通孔与所述第4分离槽连通,在末组分离槽组的第3分离槽中设置油液排出口,在第4分离槽中设置净水取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从含有油分的废水中分离出油液的液体槽,所述液体槽设有由第I 第3隔板分隔开的顺序排列的第I 第4分尚槽;第I分尚槽上方设有废水导入口、下方设有使废水导向前斜下方的斜向通道;所述斜向通道从第I分离槽通过第2分离槽下方位置与第2分离槽的前下方位置连通;所述第2隔板以液体槽的底板或侧壁为基部向后斜上方延伸,其上面形成能使第3分离槽的沉淀油泥向前流动的下滑斜面;所述第2分离槽通过在所述第2隔板上端形成的第I连通孔与第3分离槽连通;由所述第I分离槽 第3分离槽构成的分离槽组可设置单组或串联连接多组,对应单组设置所述第3分离槽由在第3隔板下端形成的第2连通孔与所述第4分离槽连通,第3分离槽中设置油液排出口,第4分离槽中设置净水取水口 ;对应多组设置第I分离槽组的第3分离槽由在第3隔板下端形成的第2连通孔与第2分离槽组的第I分离槽连通;各分离槽组依次串联,末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强张莉
申请(专利权)人:刘志强张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