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防鞭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34205 阅读:259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2-16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颈部防鞭甩装置,包括外板、支撑片、吸能片、支撑板、扭转弹簧及铆钉;所述支撑板置于一对外板之间;一对支撑片分别置于支撑板的左端和右端,并置于一对外板之间;一对吸能片分别置于支撑板的左端和右端,并置于一对外板之间;所述一对外板与一对支撑片通过第一铆钉连接,一对外板与一对吸能片通过第二铆钉连接,一对吸能片与支撑板通过第一铆钉连接,一对支撑片与支撑板通过第四铆钉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三锁付孔,一对外板上均设有两锁付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颈部防鞭甩装置安装在乘员座椅的坐垫与靠背之间的一种联动装置,在车辆发生追尾事故时,吸收乘员因碰撞产生的力量,有效保护降低乘员的颈部的损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颈部防鞭甩装置,本颈部防鞭甩装置是安装在汽车乘员座椅上保护乘员的一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乘用车辆在发生后方碰撞时,(多数发生在前车等待红绿灯时,后车因制动不及时与前车相撞)前排的乘员由于受座椅的保护不足,因撞击的惯性导致乘员的头部猛烈向后方甩动,至使乘员颈部受伤,轻微的产生颈部酸痛,严重的导致颈椎及神经受损产生高位截瘫。由于目前车辆的调角器将椅背锁止,当受后方撞击时椅背没有及时的保护乘员的头部及吸收乘员的碰撞力,而该力量完全由乘员吸收,致使乘员受伤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的降低后方冲击时乘员受伤程度的颈部防鞭甩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颈部防鞭甩装置,其中,包括一对外板、一对支撑片、一对吸能片、支撑板、扭转弹簧、第一铆钉、第二铆钉、第三铆钉及第四铆钉;所述支撑板置于一对外板之间;一对支撑片分别置于支撑板的左端和右端,并置于一对外板之间;一对吸能片分别置于支撑板的左端和右端,并置于一对外板之间;所述一对外板与一对支撑片通过第一铆钉连接,一对外板与一对吸能片通过第二铆钉连接,一对吸能片与支撑板通过第一铆钉连接,一对支撑片与支撑板通过第四铆钉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三锁付孔,一对外板上均设有两锁付孔。该颈部防鞭甩装置还包括垫圈和衬套。本技术颈部防鞭甩装置安装在乘员座椅的坐垫与靠背之间的一种联动装置,在车辆发生追尾事故时,被碰撞车辆的前排乘员会因受到后方冲击时而向后移动,该联动机构利用乘员向后的冲击力触发,该机构动作时会推动椅背向前向上运动,座椅枕头靠近乘员头部,防止头部甩动范围过大,在乘员头部及背部受力于椅背时,椅背会后倒,吸收乘员因碰撞产生的力量,有效保护降低乘员的颈部的损伤。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颈部防鞭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颈部防鞭甩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颈部防鞭甩装置的再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颈部防鞭甩装置安装在座椅上的结构示意图(正常状态下);图5为图4车辆座椅正常状态下该颈部防鞭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前方车辆被后方撞击时座椅的结构变化不意图(椅背向前向上移动);图7为图6状态下的颈部防鞭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当头部与乘员背部完全接触椅背并持续向椅背施加撞击力时的座椅结构变化示意图(椅背后倒);图9为图8状态下的颈部防鞭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板;2、支撑片;3、支撑板;4、吸能片;5、扭转弹簧;6、垫圈;7、第一铆钉;8、第二铆钉;9、第三铆钉;10、第四铆钉;11、三锁付孔;12、两锁付孔;13、衬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橡颈部防鞭甩装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3、4、5、6、7、8、9所示,本技术颈部防鞭甩装置包括一对外板I、一对支撑片2、一对吸能片4、支撑板3、扭转弹簧5、第一铆钉7、第二铆钉8、第三铆钉9及第四铆钉10 ;所述支撑板3置于一对外板I之间;一对支撑片2分别置于支撑板3的左端和右端,并置于一对外板I之间;一对吸能片4分别置于支撑板3的左端和右端,并置于一对外板I之间;所述一对外板I与一对支撑片2通过第一铆钉7连接,铆接后可以以轴的方式进行转动。一对外板I与一对吸能片4通过第二铆钉8连接,铆接后可以以轴的方式进行转动。一对吸能片4与支撑板3通过第一铆钉7连接,铆接后可以以轴的方式进行转动。一对支撑片2与支撑板3通过第四铆钉10连接;铆接后可以以轴的方式进行转动。所述支撑板3上设有三锁付孔11,一对外板I上均设有两锁付孔12。该颈部防鞭甩装置还包括垫圈6和衬套13。该装置安装在汽车乘员座椅上,支撑板上的三锁付孔11与座椅靠背上的调角器采用螺栓锁付。外板上的两锁付孔12与座椅滑轨采用螺栓锁付。该装置的运动步骤为乘员受到车辆的后方撞击时,乘员后移时触发该装置I.支撑板因受力会后移,推动椅背向前向上移动(如图6所示),枕头靠近头部,接住乘员即将甩动的头部。2.当头部与乘员背部完全接触椅背并持续向椅背施加撞击力时,椅背会后倒(如图8所示),此时会将力量传到装置的吸能片上,吸能片产生变形以吸收碰撞产生的力量,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颈部防鞭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外板、一对支撑片、一对吸能片、支撑板、扭转弹簧、第一铆钉、第二铆钉、第三铆钉及第四铆钉;所述支撑板置于一对外板之间;一对支撑片分别置于支撑板的左端和右端,并置于一对外板之间;一对吸能片分别置于支撑板的左端和右端,并置于一对外板之间;所述一对外板与一对支撑片通过第一铆钉连接,一对外板与一对吸能片通过第二铆钉连接,一对吸能片与支撑板通过第一铆钉连接,一对支撑片与支撑板通过第四铆钉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三锁付孔,一对外板上均设有两锁付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防鞭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外板、一对支撑片、一对吸能片、支撑板、扭转弹簧、第一铆钉、第二铆钉、第三铆钉及第四铆钉;所述支撑板置于一对外板之间;一对支撑片分别置于支撑板的左端和右端,并置于一对外板之间;一对吸能片分别置于支撑板的左端和右端,并置于一对外板之间;所述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飞
申请(专利权)人:全兴工业海南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4年12月05日 19:40
    颈部neck也等同于颈多节绦虫之头节中具各种固着器吸盘吸叶等固着在宿主的消化管壁上的部分称为颈部一般较头部细但粗颈绦虫Taeniataen-iaeformis则较头部粗此颈部靠旺盛的细胞分裂在后方分节形成新节片此颈部为绦虫的生长带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