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调位凹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371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次调位凹凸模具,包括凹版组合体及与该凹版组合体上的凹版(10)相对应的凸版(30),所述凹版组合体包括凹版(10)、金属连接块(20)、用于紧密连接所述凹版(10)与金属连接块(20)之间的平头紧固螺钉(40)和用于调节位置并紧固的圆头紧固螺钉(50),所述凸版(30)上的凸出部与所述凹版(10)的凹进部分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凹凸模具进行凹凸加工可以减少凹凸对位较版的时间,同时在发生凹凸位置因为材料变形而变化时,能够快速再次对准凹凸位置,同时具有二次调整位置的功能,从而提高劳动效率提升产品品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装卸快捷、定位准确并且调校位置快速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凹凸模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二次调位凹凸模具
技术介绍
凹凸作为印后加工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包装印刷领域,起到对产品进行立体化整饰美化,增强产品图文立体感层次的作用,从而提高产品的品质。在目前的凹凸加工工艺操作中,普遍使用双面胶将凹版粘在模切机板框内的模切底版上,或者是固定在一薄片铝板上,连同薄片铝板一起用木螺丝固定在模切版的木板上,以上两种方式都不同程度的出现改版不方便,尤其是在纸张发生变形时,需要移动凹版与凸版的位置来套准需要凹凸的图文时,就非常不方便,常常移动位置不准,并且还有拆卸困难、长单加工过程中凹凸压力逐渐减轻,版走位至调位极限后不能二次调位等诸多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凹凸模具移位不准确且拆卸困难、装版不便、改版困难的缺陷,提供一种二次调位凹凸模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二次调位凹凸模具,包括凹版组合体及与该凹版组合体上的凹版相对应的凸版,所述凹版组合体包括凹版、金属连接块、用于紧密连接所述凹版与金属连接块之间的平头紧固螺钉和用于调节位置并紧固的圆头紧固螺钉,所述凸版上的凸出部与所述凹版的凹进部分配合。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二次调位凹凸模具中,在所述凹版上分别加设有与金属连接块相对应位置的第一通孔与第一螺纹孔,其中在所述金属连接块上设有与凹版上的第一螺纹孔相对应位置的并带有沉孔的第二通孔,所述圆头紧固螺钉穿过所述金属连接块上的第二通孔,并与所述凹版上的第一螺纹孔相啮合并拧紧。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二次调位凹凸模具中,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凹版组合体的电木板和用于调节位置并紧固的圆头紧固螺钉上的定位套筒。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二次调位凹凸模具中,所述定位套筒固定在所述电木板上,所述圆头紧固螺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一螺纹孔,并与所述圆头紧固螺钉上的定位套筒相啮合并拧紧。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二次调位凹凸模具中,所述定位套筒内加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所述圆头紧固螺钉的螺纹相配套。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二次调位凹凸模具中,所述定位套筒外周加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便于将所述定位套筒紧固于所述电木板内。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二次调位凹凸模具中,还包括模切版,所述模切版包括镶嵌在其内部的铝垫块、模切刀和压痕线,所述圆头紧固螺钉固定在所述铝垫块上。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二次调位凹凸模具中,所述铝垫块上加设有至少四根固定销针,所述固定销针的外端切削成屋顶状。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二次调位凹凸模具中,所述固定销针进入所述铝垫块的部分长度为8mm,伸出所述铝垫块的部分长度为2mm。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二次调位凹凸模具中,与所述凹版组合体相对应的凸版底部安装在模切机的钢底板上。实施本技术的一种二次调位凹凸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对产品进行凹凸加工可以减少凹凸对位较版的时间,同时在发生凹凸位置因为材料变形而变化时,能够快速再次对准凹凸位置,同时也能解决现有的技术中因为达到调位极限后不能二次调节位置的难题,从而提高劳动效率提升产品品质;具有结构简单、装卸快捷、定位准确并且调校位置快速、具有二次调节的功能,同时可以单独作为凹凸工序操作,也可以与模切一起作为组合工艺操作。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I是本技术凹版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凹凸工艺操作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凹凸与模切工艺操作原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I如图I至图3,本技术的一种二次调位凹凸模具,包括凹版组合体及与该凹版组合体上的凹版10相对应的凸版30,所述凹版组合体包括凹版10、金属连接块20、用于紧密连接所述凹版10与金属连接块20之间的平头紧固螺钉40和用于调节位置并紧固的圆头紧固螺钉50,所述凸版30上的凸出部与所述凹版10的凹进部分配合,所述凹版组合体的凹版10与金属连接块20使用平头紧固螺钉40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凹版10上分别加设有与金属连接块20相对应位置的第一通孔11与第一螺纹孔12,其中在所述金属连接块20上设有与凹版10上的第一螺纹孔12相对应位置的并带有沉孔23的第二通孔22,所述圆头紧固螺钉50穿过所述金属连接块20上的第二通孔22,并与所述凹版10上的第一螺纹孔12相啮合并拧紧。具体地,所述凹版组合体上的金属连接块20上第二通孔22位置处加工有沉孔23,该沉孔23的直径大于平头紧固螺钉40外螺纹42的直径,凹版10与金属连接块20内的第一通孔21对应的位置加工成第一通孔11,通孔11的直径大于平头紧固螺钉40的螺帽41直径,沉孔23的深度略大于金属连接块20厚度的一半。更具体地,凹版10的两个对角线上加工成第一通孔11,该第一通孔11的直径比圆头紧固螺钉50的直径大,凹版10的厚度比圆头紧固螺钉50的圆头帽的厚度大,凹版10上的另外两个对角线上的适当位置加工有第一螺纹孔12,该第一螺纹孔12的大小与平头紧固螺钉40的螺纹相适应。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凹版组合体的电木板60和用于调节位置并紧固的圆头紧固螺钉50上的定位套筒70。具体地,所述电木板60是由漂白木桨纸浸以酚醛树脂脂热压而成的酚醛层压纸板,利用其结构紧密耐压的特性作为凹凸工序的承压底板,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木板10上根据所加工的产品图文位置并结合所述凹版组合的调位螺孔的位置,加工对应的通孔,通孔的大小略小于圆头紧固螺钉50上的定位套筒70的直径,通孔的深度大于电木板厚度一半。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套筒70固定在所述电木板60上,所述圆头紧固螺钉50穿过 所述第一通孔11和第一螺纹孔12,并与所述圆头紧固螺钉50上的定位套筒70相啮合并拧紧。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套筒70内加设有内螺纹71,该内螺纹71与所述圆头紧固螺钉50的螺纹53相配套。具体地,所述圆头紧固螺钉50的定位套筒70由金属制成,内空加工成内螺纹71且与圆头紧固螺钉螺纹53相匹配,前述平头紧固螺钉螺纹直径、圆头调位螺钉的螺纹直径与凹版组合体的金属连接块通孔及沉孔23中通孔直径的差值即为调位的幅度值。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套筒70外周加设有外螺纹72,该外螺纹72便于将所述定位套筒70紧固于所述电木板60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孔12的螺纹与所述平头紧固螺钉40的螺纹42相匹配,所述第一通孔11的直径比所述圆头紧固螺钉50的螺钉头的直径大2mm以上。进一步地,与所述凹版组合体相对应的凸版30底部安装在模切机的钢底板100上。在本实施例的实际操作中,当凹版组合体固定在电木板60上后,可以先调试好模切机的规矩,试压一张测试凹版组合体上图文与被加工材料上的图文位置的差异,根据这个差异确定凹版组合体的位置调节方向,在具体调节时,先适当轻轻松开圆头调位螺钉50,根据凹版组合体与被加工材料上的图文位置的差异,轻轻移动凹版组合体,达到需要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调位凹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凹版组合体及与该凹版组合体上的凹版(10)相对应的凸版(30),所述凹版组合体包括凹版(10)、金属连接块(20)、用于紧密连接所述凹版(10)与金属连接块(20)之间的平头紧固螺钉(40)和用于调节位置并紧固的圆头紧固螺钉(50),所述凸版(30)上的凸出部与所述凹版(10)的凹进部分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调位凹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凹版组合体及与该凹版组合体上的凹版(10)相对应的凸版(30),所述凹版组合体包括凹版(10)、金属连接块(20)、用于紧密连接所述凹版(10)与金属连接块(20)之间的平头紧固螺钉(40)和用于调节位置并紧固的圆头紧固螺钉(50),所述凸版(30)上的凸出部与所述凹版(10)的凹进部分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二次调位凹凸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版(10)上分别加设有与金属连接块(20)相对应位置的第一通孔(11)与第一螺纹孔(12),其中在所述金属连接块(20)上设有与凹版(10)上的第一螺纹孔(12)相对应位置的并带有沉孔(23)的第二通孔(22),所述圆头紧固螺钉(50)穿过所述金属连接块(20)上的第二通孔(22),并与所述凹版(10)上的第一螺纹孔(12)相啮合并拧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调位凹凸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凹版组合体的电木板(60)和用于调节位置并紧固的圆头紧固螺钉(50)上的定位套筒(7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调位凹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筒(70)固定在所述电木板(60)上,所述圆头紧固螺钉(50)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和第一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存元罗代璋曹俊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彩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