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装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32702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装夹装置,至少包括卡座,所述卡座上端的中部位置开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弹性套,所述弹性套的内部开设有横截面为圆形的轴孔,弹性套的上端以及下端的外围上设置有与凹槽相配合的上凸缘和下凸缘,所述上、下凸缘与凹槽为过盈配合,上凸缘的上端面与卡座的上端面平齐,下凸缘的下端面与凹槽的底部贴合,上、下两凸缘与凹槽的内壁以及弹性套的外侧壁形成封闭的油腔,油腔的外侧壁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有与其垂直相交的油路,油路与卡座的中心轴线平行,油路内装有液压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装夹装置,不仅装夹牢固,而且也不会夹伤待加工的轴类零件,并能精确定位,借助液压助力,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夹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加工行星架上的销轴孔时的液压装夹装置
技术介绍
行星架上面需要加工行星销轴孔时,需要将其轴端进行装夹,传统的轴用夹具使用的是三爪或者四爪卡盘,轴的一端被三爪或四爪卡盘卡住,但是轴卡爪不能均匀的夹紧轴类零件,装夹后需要找正浪费时间,并且加工每一根轴,都需要重新找正,为了将此类零件牢牢固定,操作者往往需要用力锁紧卡盘,但过大的装夹力容易造成零件的夹伤,用力过小的话,也容易造成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松动,从而留下安全隐患,现有的装夹装置也比较费力,造成操作者效率的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装夹牢固,不需要重复找正的加工行星架销轴孔的液压装夹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装夹装置,至少包括卡座,所述卡座上端的中部位置开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弹性套,所述弹性套的内部开设有横截面为圆形的轴孔,弹性套的上端以及下端的外围上设置有与凹槽相配合的上凸缘和下凸缘,所述上、下凸缘与凹槽为过盈配合,上凸缘的上端面与卡座的上端面平齐,下凸缘的下端面与凹槽的底部贴合,上、下两凸缘与凹槽的内壁以及弹性套的外侧壁形成封闭的油腔,油腔的外侧壁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有与其垂直相交的油路,油路与卡座的中心轴线平行,油路内装有液压油,油路的尾部连接有活塞孔,活塞孔与油路垂直相交,活塞孔内安装有活塞,活塞的尾部连接有旋转螺母,拧动旋转螺母能够推动活塞。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与之相配合的上、下两凸缘的横截面形状也为圆形。所述弹性套上形成油腔处的侧壁厚度在O. 5 1_。所述弹性套上形成油腔处的侧壁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凸起的外沿,弹性套的高度大于凹槽的深度,其整体高度为45 50mm,外沿的厚度为2 3mm,高度为8 10mm。所述液压油采用抗磨液压油,其粘度为100mm2/s。油路的顶端设置有注油孔,注油孔的顶部与卡座顶端的端面平齐,注油孔内安装有密封螺母。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液压装夹装置,不仅装夹牢固,而且也不会夹伤待加工的轴类零件,并能精确定位,其中弹性套与轴配合间隙极小,在O. 03mm以内,在夹紧力均匀分布的情况下,弹性套与轴的配合间隙可以达到O.Olmm以下,能够实现快速装夹,第一次加工零件找正后,后续加工零件无需再找正,并且借助液压助力,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的半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加工的零件。附图中1-卡座、2-凹槽、3-弹性套、4-轴孔、5-上凸缘、6-下凸缘、7-油腔、8-通孔、9-油路、I O-活塞孔、11 -活塞、12-旋转螺母、13-外沿、14-注油孔、15-密封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液压装夹装置,参照图1,至少包括卡座1,所述卡座I上端的中部位置开有凹槽2,凹槽2内安装有弹性套3,所述弹性套3的内部开设有横截面为圆形的轴孔4,弹性套3的上端以及下端的外围上设置有与凹槽相配合的上凸缘5和下凸缘6,所述上、下凸缘与凹槽2为过盈配合,上凸缘5的上端面与卡座I的上端面平齐,下凸缘6的下端面与凹槽2的底部贴合,上、下两凸缘与凹槽2的内壁以及弹性套3的外侧壁形成封闭的油腔7,油腔7的外侧壁上开有通孔8,所述通孔8连接有与其垂直相交的油路9,油路9与卡座I的中心轴线平行,油路9内装有液压油,油路9的尾部连接有活塞孔10,活塞孔10与油路9垂直相交,活塞孔10内安装有活塞11,活塞11的尾部连接有旋转螺母12,拧动旋转螺母12能够推动活塞11在活塞孔10内轴向运动,旋转螺母12的尾端突出于卡座I下端的外围端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凹槽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与之相配合的上、下两凸缘的横截面形状也为圆形。所述弹性套3上形成油腔处的侧壁厚度在O. 5 1mm。所述弹性套3上形成油腔处的侧壁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凸起的外沿13,弹性套3的高度大于凹槽2的深度,其整体高度为45 50臟,外沿13的厚度为2 3mm,高度为8 10mm。所述液压油采用抗磨液压油,其粘度为100mm2/S。油路9的顶端设置有注油孔14,注油孔14的顶部与卡座I顶端的端面平齐,注油孔14内安装有密封螺母15。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油路9的顶端设置有注油孔14,通过注油孔14,向油路9内加入抗磨液压油,液压油的粘度为100mm2/s,弹性套3上的上凸缘5和下凸缘6与凹槽2之间采用H7/u6的孔轴式过盈配合,在加工轴类零件之前,参照图3,图中的零件为待加工的行星架,需要在行星架上加工行星销轴孔,先将行星架的轴端放入到轴孔4内,因为弹性套3的高度大于凹槽2的深度,所以行星架上行星板的下端面与弹性套3的上端面贴合,而不会卡座接触,然后拧动旋转螺母12,使活塞11在活塞孔10内轴向移动,压缩活塞孔10内部的气压,内部的气压推动油路9中的液压油经过通孔7流入油腔6内,随着活塞10的移动,活塞孔9内部的气压压缩的越来越厉害,迫使油腔6内的液压油压迫弹性套3的外侧壁,弹性套3产生变形,就会夹紧装夹在其内部的轴类零件,从而达到装夹紧轴类零件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弹性套3上形成油腔处的侧壁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凸起的外沿13,并且外沿13的厚度比弹性套3形成油腔处的侧壁的厚度要厚,所以在弹性套3的侧壁产生变形的时候,外沿13处并不会产生变形,这样就造成了弹性套3的侧壁的上下两端产生变形,形成两点夹紧所要加工的行星架的轴端面,使得装夹力更为对称和集中,装夹会更加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装夹装置,至少包括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上端的中部位置开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弹性套,所述弹性套的内部开设有横截面为圆形的轴孔,弹性套的上端以及下端的外围上设置有与凹槽相配合的上凸缘和下凸缘,所述上、下凸缘与凹槽为过盈配合,上凸缘的上端面与卡座的上端面平齐,下凸缘的下端面与凹槽的底部贴合,上、下两凸缘与凹槽的内壁以及弹性套的外侧壁形成封闭的油腔,油腔的外侧壁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有与其垂直相交的油路,油路与卡座的中心轴线平行,油路内装有液压油,油路的尾部连接有活塞孔,活塞孔与油路垂直相交,活塞孔内安装有活塞,活塞的尾部连接有旋转螺母,拧动旋转螺母能够推动活塞在活塞孔内轴向运动,旋转螺母的尾端突出于卡座下端的外围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装夹装置,至少包括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上端的中部位置开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弹性套,所述弹性套的内部开设有横截面为圆形的轴孔,弹性套的上端以及下端的外围上设置有与凹槽相配合的上凸缘和下凸缘,所述上、下凸缘与凹槽为过盈配合,上凸缘的上端面与卡座的上端面平齐,下凸缘的下端面与凹槽的底部贴合,上、下两凸缘与凹槽的内壁以及弹性套的外侧壁形成封闭的油腔,油腔的外侧壁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连接有与其垂直相交的油路,油路与卡座的中心轴线平行,油路内装有液压油,油路的尾部连接有活塞孔,活塞孔与油路垂直相交,活塞孔内安装有活塞,活塞的尾部连接有旋转螺母,拧动旋转螺母能够推动活塞在活塞孔内轴向运动,旋转螺母的尾端突出于卡座下端的外围端面。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峰吕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行星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