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槽分支型的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2248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槽分支型的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它包括信号输入端、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出端、基体、逆z形开槽硅波导、z形分支硅波导;基体上设有不相邻的逆z形开槽硅波导和z形分支硅波导,逆z形开槽硅波导由顺次相连的矩形开槽硅波导、第一直拐角连接硅波导和第一输出硅波导组成,矩形开槽硅波导上设有第一矩形耦合缝隙,z形分支硅波导由顺次连接的八边形开槽波导、矩形硅波导、第二直拐角连接硅波导和第二输出硅波导组成,八边形开槽波导上设有第二矩形耦合缝隙,信号从信号输入端垂直入射,经过逆z形开槽硅波导和z形分支硅波导,从信号输出端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分束率高,尺寸小,成本低,便于制作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束器,尤其涉及一种开槽分支型的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
技术介绍
太赫兹波是指频率在O. ITHz IOTHz (波长在30 μ nT3mm)之间的电磁波,在电磁波谱上位于微波和红外线之间。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缺乏有效的产生方法和检测手段,科学家对该波段电磁辐射性质的了解非常有限,是电磁波谱中唯一没有获得较全面研究并很好地加以利用的最后一个波谱区间,是人类目前尚未完全开发的电磁波谱“空隙”区。太赫兹波处于电子学向光子学过渡的领域,集成了微波通信与光通信的优点首先太赫兹波通信能够获得比微波通信大得多的带宽,能有效解决日益严峻的频带资源短缺的问题。国际上关于太赫兹波的研究机构大量涌现,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太赫兹技术仍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世界范围内广泛研究的热点。体积小、低成本的太赫兹波器件 是太赫兹波技术应用的关键。国内外对于太赫兹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太赫兹波产生和检测技术上,对于太赫兹波的功能器件研究也已逐渐展开。太赫兹波的功能器件是太赫兹波科学技术应用中的重点和难点。现有的太赫兹波器件有太赫兹波产生和检测装置,太赫兹波传输波导,但是这些器件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槽分支型的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输入端(1)、第一信号输出端(2)、第二信号输出端(3)、基体(4)、逆z形开槽硅波导(5)、z形分支硅波导(6);基体(4)上设有不相邻的逆z形开槽硅波导(5)和z形分支硅波导(6),基体(4)中心左侧与逆z形开槽硅波导(5)的左侧相连,逆z形开槽硅波导(5)由顺次相连的矩形开槽硅波导(7)、第一直拐角连接硅波导(8)和第一输出硅波导(9)组成,矩形开槽硅波导(7)上设有第一矩形耦合缝隙(10),第一输出硅波导(9)的右侧与基体(4)右侧相连,z形分支硅波导(6)由顺次连接的八边形开槽波导(11)、矩形硅波导(12)、第二直拐角连接硅波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槽分支型的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输入端(I)、第一信号输出端(2)、第二信号输出端(3)、基体(4)、逆Z形开槽娃波导(5)、Z形分支娃波导(6);基体(4)上设有不相邻的逆z形开槽硅波导(5)和z形分支硅波导(6),基体(4)中心左侧与逆z形开槽硅波导(5)的左侧相连,逆z形开槽硅波导(5)由顺次相连的矩形开槽硅波导(7)、第一直拐角连接硅波导(8)和第一输出硅波导(9)组成,矩形开槽硅波导(7)上设有第一矩形稱合缝隙(10),第一输出娃波导(9)的右侧与基体(4)右侧相连,z形分支娃波导(6)由顺次连接的八边形开槽波导(11 )、矩形硅波导(12)、第二直拐角连接硅波导(13)和第二输出硅波导(14)组成,八边形开槽波导(11)以10 μ πΓ50 μ m的距离与矩形开槽硅波导(7)平行排列,八边形开槽波导(11)上设有第二矩形耦合缝隙(15),第二输出硅波导(14)的右侧与基体(4)右侧相连,信号从信号输入端(I)垂直入射,经过逆z形开槽硅波导(5)和z形分支娃波导(6),从第一信号输出端(2)、第二信号输出端(3)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开槽分支型的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体(4)的材料为二氧化硅,长为2400 μ πΓ3000 μ m,宽为1200 μ πΓ2000 μ m,厚为300 μ m 500 μ m。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开槽分支型的太赫兹波偏振分束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九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