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3面阵探测器的无缝光学拼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22466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22:05
一种3×3面阵探测器的无缝光学拼接方法,采用对称式棱镜结构实现像面分光,在光轴垂直透射像面上布置4块面阵探测器,在4个侧面布置5块面阵探测器。拼接结构对称简单,数量少,分布集中,全反全透分光后能量无损失,该无缝拼接方法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光学成像、光学探测仪器及设备,特别适用于超大面阵探测器的航空、航天成像光电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超大面阵探测器无缝光学拼接方法,特别是一种采用对称式棱镜结构实现3X3面阵探测器的无缝光学拼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对大面阵以及超大面阵的光电成像系统需求越来越急迫。常采用两种方式实现大面阵规模成像,一是在面阵探测器厂家定制超大规模面阵探测器器件,二是采用面阵探测器拼接。·目前国际上单片大面阵探测器规模在17kX15k (DMC250)左右,非货架商品,应用成本昂贵。另外进一步增大单片面阵探测器规模也是当前面阵探测器发展的一个技术瓶颈。国外采用拼接方式的航空测绘相机,如UCE面阵探测器规模已达到20kX 13k(UCE)0而航空、航天光电成像系统对重量、尺寸、功耗等有严格的限制。在继续增大面阵探测器规模的情况下,如实现30kX 30k规模或更大规模的光电成像系统,采用如UCE的4镜头9面阵探测器拼接,镜头数量多,整个结构将变得庞大。陈旭南等.多片面阵CCD图像传感器焦平面光学拼接技术中采用单镜头的光学拼接方式可实现多片面阵CCD的拼接,但分光次数过多、光能损失严重,光学系统后工作距离要求大的缺点,在大视场测绘相机系统中无法实现或存在光能严重不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3×3面阵探测器的无缝光学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9片面阵探测器的组合像面按照3×3方式进行阵列分割,水平及垂直方向分割尺寸与面阵探测器相应方向感光尺寸相一致;所述阵列编号为由上而下,由左至右编号,即最上一行为第1行,最下一行为第3行;最左一列为第1列,最右一列为第3列;第一行为第一至第三面阵探测器(1~3),第二行为第四至第六面阵探测器(4~6),第三行为第七至第九面阵探测器(7~9);组合像面按照阵列分割后的9片面阵探测器分别对应组合像面的1~9号区域;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原点O位于像面左上角;X轴为列增加方向,即由左向右;Y轴为行增加方向,即由上向下;Z轴为X、Y轴的右手坐标系;在Z...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X3面阵探测器的无缝光学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9片面阵探测器的组合像面按照3 X 3方式进行阵列分割,水平及垂直方向分割尺寸与面阵探测器相应方向感光尺寸相一致;所述阵列编号为由上而下,由左至右编号,即最上一行为第I行,最下一行为第3行;最左一列为第I列,最右一列为第3列;第一行为第一至第三面阵探测器(广3),第二行为第四至第六面阵探测器(4飞),第三行为第七至第九面阵探测器(7、);组合像面按照阵列分割后的9片面阵探测器分别对应组合像面的I 9号区域;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原点O位于像面左上角;X轴为列增加方向,即由左向右;Y轴为行增加方向,即由上向下;ζ轴为X、Y轴的右手坐标系;在Z轴后方分别放置9片面阵探测器,第一、第三、第七、第九面阵探测器(1、3、7、9)均在XOY平面上,第一面阵探测器(I)位于左上角;第三面阵探测器(3)位于右上角,第七面阵探测器(7)位于左下角,即第3行第I列;第九面阵探测器(9)位于右下角,即第3行第3列;第四至第六面阵探测器(4、5、6)位于与YOZ相平行的平面上;第二、第八面阵探测器(2,8)位于与XOZ相平行的平面上;在Z轴前方布置组合式的五块反射棱镜(a、b、c、d、e),并在空余区间形成四块透射区;在组合式的五块反射棱镜中的第一反射棱镜(a)布置在上述组合像面2号区域前即Z轴负向,第二反射棱镜(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王甲峰高晓东廖靖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