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视觉假体神经刺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14666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1:52
植入式视觉假体神经刺激器,包括将外部图像信息采集、处理、调制、发射和存储的体外模块,接收体外模块发送的能量和数据信息且通过微电流刺激器芯片驱动电极刺激视神经的体内植入模块及由所述体外模块向所述体内植入模块传输能量和信号的无线射频经皮信道;所述体外模块包括高阶调制电路,所述微电流刺激器芯片包含模数混合高阶解调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高阶体制电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数据的高传输速率、能量的高效传输和线圈体积三者之间的矛盾,在减小无线传输线圈体积的前提下,实现了数据的高传输速率和能量的高效传输两方面性能的同时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 于生物医电领域,涉及一种修复盲人视觉功能的植入式视觉假体神经刺激器
技术介绍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视觉残疾患者约有I. 4亿,其中盲人4500万。中国是全世界盲人最多的国家,视力残疾患者近1300万,其中盲人约550万。近年来,全世界科学家正在致力于研究、探索用视觉假体替代视网膜功能来修复视觉功能的有效手段。其原理是利用视觉假体采集外界图像信息,进行编码处理,通过微电流刺激器对视觉神经系统作用,从而在神经中枢产生视觉感受,即光幻视,使盲人恢复视力。基于不同工作原理的植入式视觉假体种类很多,但其基本组成部分大体相同,主要包括体外信息收集部分和信号处理部分;体内神经刺激器与电极部分;其间通过射频无线传输进行信号与能量传递。为了实现体内、外的能量和信号无线传输,传统的方法采用双线圈耦合,能量和数据通过各自的线圈采用不同频率的载波进行传输。该方法一方面势必会增加体内植入部分的体积;另一方面双线圈之间存在互感干扰,影响传输效果。为克服双线圈传输弊端,一些研究团队采用单线圈同频率载波传递能量和信号。但是,新的问题又随之出现对于皮肤和生物组织作为信道的无线传输系统来说,高频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植入式视觉假体神经刺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外部图像信息采集、处理、调制、发射和存储的体外模块(1),接收体外模块(1)发送的能量和数据信息且通过微电流刺激器芯片(13)驱动电极刺激视神经的体内植入模块(2),及由体外模块(1)向体内植入模块(2)传输能量和信号的无线射频经皮信道(3);所述体外模块(1)包括高阶调制电路(7),所述微电流刺激器芯片(13)包含模数混合高阶解调电路(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媛李学平高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