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安专利>正文

便携式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1413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3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摩擦和药物外治相结合的便携式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器,它是由电池、微电机传动的挤压式摩擦头、药瓶、瓶塞和硝酸甘油、消心痛、红花油、活络油等外用药剂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挤压式摩擦头与盛有药液的药瓶固定按装在一起,对准病变部位,使摩擦生热、挤压冲击与药液外治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从而产生速效整体结果,达到急救目的。治疗器内按装电池和微电机,便于随身携带。患者在症状发作、缺乏治疗条件精神紧张时,拔掉治疗器与瓶塞启动开关就可以进行自我救治,治疗5秒钟后产生效果,1分钟后治疗结束,疗效维持5-10小时,从而为去医院治疗赢得时间,同时也解决了许多患者药物口服、含服无效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更详细地讲是属于通过摩擦生热、透皮给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阻塞而引起相应部位的心肌坏死性疾病,是冠心病的一个临床类型,其临床表现为患者持久而剧烈地缺血性胸痛,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或有恶心、呕吐,含服硝酸甘油无效。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较早,在《内经》记载有“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著名中医专家陈可冀、董泉珍在《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2月第I版133页135页)中认为“中医认为心肌梗塞是由于气虚或气滞血瘀所致,而程度上较心绞痛为重。心气虚是急性心肌梗塞 (真心痛)的本症,而血瘀是标症,气虚血瘀贯穿了本病发展的全过程,决定着症候演变发展的基础,故应用益气活血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按中医辩证论治原则是合理的。”目前,大部分患者急性心肌梗塞多发生在家中、办公室、车间或发生在其它一些公共场所,一旦发病,就地治疗很困难,只能因地制宜进行处理,争取时间去医院治疗。在患者现场处置中,大多采用口服救心丸和含服硝酸甘油,但是患者往往存在病因判断不明和口服含服药物无效等情况,耽误了去医院治疗的宝贵时间,导致急性心肌梗塞成为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现有技术《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器》(ZL200610069553 · 8,2010年12月8日获国家专利技术专利)中,提出了重大疾病治疗原理与方法,认为应当确定结构抗损伤与恢复功能相结合的整体治疗方案,采用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治疗技术来治疗重大疾病。该专利采用药物按摩作为冠心病急救治疗技术,但是仪器体积较大、没有电池,不利于患者随身携带, 并且药物外敷与机械按摩分开进行,准备时间较长,不适合患者在紧急情况下自我救治。同时该专利采用平行作用力的滑动式摩擦头,缺乏垂直向下作用力的挤压式摩擦头,向体内输送热量深度和挤压药物透皮吸收剂量受到限制。因此,目前大多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病时,是在医院以外的地方,由于缺乏快速、安全、有效的自我救治治疗技术和手段,耽误了治疗最佳时间,不能及时到医院进行抢救,使心肌梗塞加重并导致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将电池、挤压式摩擦头、药瓶、瓶塞、机壳组装成整体,提供一种便于患者外出时携带的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器,可以在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时患者及时操作进行自我救治,从而在控制病变后到医院进行治疗。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将电池、固定微电机挤压式摩擦头、药瓶、瓶塞、护罩、 机壳、开关结合成整体,其特征在于将挤压式摩擦头与装有药液的药瓶平行按装在机壳内下部,药瓶口上装有瓶塞,机壳上按装有开关,电池按装在机壳内上部,护罩上固定有药布。 治疗时手握治疗器拔掉瓶塞扣上护罩对准治疗部位,启动开关,微电机带挤压式摩擦头转动并且药液流出涂在治疗部位上,进行缓慢往返移动治疗。下面将本专利技术的治疗原理和治疗特点分别叙述如下一、本专利技术的治疗原理人体生命是结构功能对称等效相互依存促进作用的整体,是物理化学对称等效相互依存促进作用的高级运动形式,物质代谢的每一步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转移。重大疾病转归患者死亡,是结构损伤与功能下降相互制约、物理病变与化学病变相互制约的整体作用所致。根据《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器》专利说明书中所述重大疾病治疗原理与方法,和《癌症扩散转移治疗器》专利说明书中《疾病产生发展原理示意图》、《疾病治疗原理与技术示意图》(均附后),面对威胁生命存在的重大疾病,应当按照对人体生命结构功能的整体认识确定正确的治疗原理,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高级运动形式治疗技术。通过《疾病产生原理示意图》可以看到,急性心肌梗塞的性质与发生是心脏器官结构损伤与周围循环系统功能下降对称等效相互制约所致,它发展的下一步就是血液循环系统结构损伤,会迅速导致患者死亡,只有采用结构抗损伤与恢复功能对等相互促进的整体治疗,也就是标本兼治,才能阻止急性心肌梗塞发展,消除死亡威胁。现有技术在急性心肌梗塞现场处置中,主要是针对心脏结构损伤,采用口服或舌下含服能迅速扩张血管、降低动脉压、减轻心脏负荷的硝酸甘油、消心痛、救心丸及丹参活血药物,和药物胸前喷涂、皮肤透皮给药贴剂等。但是患者损伤心脏结构周围已经出现了功能下降状态,这种功能主要是指人体机械能和热能,功能下降制约了药物进入损伤结构处、制约了药物的吸收利用,导致许多患者口服、舌下含服、透皮吸收等药物治疗无效。本专利技术的治疗原理是通过结构抗损伤治疗与恢复功能治疗对等结合相互促进的药物按摩整体治疗,在发病现场控制急性心肌梗塞病变,使患者安全的进入医院进行正常治疗。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治疗就是患者在口服、含服药物同时,采用本治疗器对胸部心脏周围进行药物按摩,向心脏结构损伤部位、周围功能下降部位,进行输入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的标本兼治整体治疗,抗损伤与恢复功能相互促进的整体治疗。如果现场没有口服、含服药物,并不妨碍应用本专利技术进行急救治疗。本专利技术中的机械挤压、摩擦生热、透皮给药三者合一直接作用病变部位,可以产生迅速疗效,采用口服含服药物,主要是为了能够保证给药,防止意外。药物按摩,古称膏摩,是清代以前中医药物外治的主要方法,我国唐代以前在医疗上外治与内治并重,宋以后医家受理学思想影响偏重内治,外治一道乃渐黜。清代杰出的外治专家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说道“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外治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逮”。药物按摩是一种摩擦化学作用,钻木取火是人类运用摩擦化学规律最古老的例子,摩擦化学是力化学、物理化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物质在机械能作用下所引起的化学的和物理化学的变化。“摩擦化学通常属于热激发化学反应过程,粘着与材料转移是摩损中的主要现象。利用机械能(包括摩擦与冲击)来激发化学反应是人类最古老的实践一在史前用燧石取火”。“摩擦是与碰撞相拌发生的机械能释放和转换, 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熵的增加以及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等不可逆过程。”《纳米摩擦学》清华大学出版社温诗铸著1998年4月第一版(90页-95页)。摩擦是缓慢的碰撞,碰撞是激烈的摩擦。现代科学将摩擦碰撞定义为“在极短促的时间内集中作用的力”。《摩擦》科学出版社1978年8月第I版24页。本专利技术根据摩擦生热和钻木取火原理,将挤压式摩擦头设计成尖锐角的类似钻头形状,在高速转动挤压冲击摩擦下向人体内输送机械能、热能和透皮给药,对急性心肌梗塞进行恢复功能和抗损伤的整体治疗。同时,根据《疾病治疗原理与技术示意图》所示患者发病时,已经出现了物理病变和化学病变相互制约的整体病变——高级运动形式病变,需要采用物理治疗和化学治疗相互促进的整体治疗——高级运动形式技术治疗。其中在急性心肌梗塞病变部位和周围,由于机械运动能量不足,使肌肉僵硬毛细血管关闭产生微循环障碍,使心肌缺血、神经缺血产生心绞痛,导致热能缺乏使胸部肌肉、皮肤温度下降存在引起心室纤颤可能。化学药物、中药主要进行扩张血管活血对症治疗作用,对于产生症状的功能下降病因,则效果有限,而物理治疗可以进行输入机械能、热能的恢复功能对病因治疗作用,效果显著。因此,化学治疗和物理治疗相互促进结合成高级运动形式治疗技术,可以解除急性心肌梗塞对人体生命的威胁,无论是现场急救,还是以后长期治疗。二、本专利技术的治疗特点I、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器,它是由电池、挤压式摩擦头、药瓶、瓶塞、机壳、开关、护套组成的整体,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病现场进行药物按摩治疗;其特征在于:电池(1)固定按装在机壳(4)内上部,挤压式摩擦头(2)与装有药液塞有瓶塞(4)的药瓶(3)平行固定按装在机壳(4)内下部,药瓶(3)按装排列在机壳(5)下部中心处,挤压式摩擦头(2)按装排列在机壳(5)下部四周处,开关(6)固定在机壳(5)上;操作时手握治疗器,药瓶(3)口朝上,拔掉瓶塞,将护罩(7)套在机壳(5)下部上,将治疗器平行或向下压在治疗部位皮肤上,药液流出,启动开关(6)轻按压即可进行治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杜静李复生杨晓梅范作文王兆东
申请(专利权)人:李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