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超微镍粉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1161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超微镍粉制取的工艺方法。即先将无水碳酸钠溶解于蒸馏水中,再加入水合肼作为还原剂,另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调节pH值为9-10;升温,然后溶解六水合氯化镍于蒸馏水中配成溶液,用喷枪将溶液喷入反应釜中发生反应,经过一段时间,从反应釜出口流出的反应液经磁性分离、水洗、醇洗、真空干燥、筛析,获得灰黑色的超微镍粉。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取的镍粉的球形度好,粒度分布窄,晶粒细小,效果好的粒径为40-60n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利用液相还原法直接制取超微镍粉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超微镍粉作为一种纳米金属材料,由于其表面活性高、导电性和导热性好,在催化剂、电池材料及硬质合金粘结剂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超微镍粉的各种制备方法中,溶液还原法由于其工艺简单,所得到的粉末纯度高、颗粒尺寸小且分布均匀,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科技工作研究的热点。廖戎等人在《无机化学学报》Vol.19.NO.10 OCT.2003,1047-1052发表“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球形镍粉”,采用NiSO4·5H2O为原料,利用NaOH调节溶液的pH值,并形成Ni(OH)2,还原剂采用N2H4·H2O,还原过程中加入晶核引发剂及表面活性剂。采用正交试验找出沉淀条件来制备导电浆料用球型镍粉。高保娇等人在《无机化学学报》Vol.17.NO.4 JULY,2001,491-495介绍“超微镍粉的微乳液法制备研究”,采用水(溶液)/二甲苯/SDS/正戊醇反相微乳液体系,用水合肼还原硫酸镍制备镍微粒。采用XRD、TEM等法对产物进行鉴定与表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将无水碳酸钠溶解于蒸馏水中,加入水合肼作还原剂,另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调节溶液的PH,再将六水合氯化镍溶解于蒸馏水中,配成的溶液用喷枪喷入反应器中发生反应,从反应器流出的反应液经磁性分离、水洗、醇洗、真空干燥、筛析,得超微金属镍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取超微镍粉的反应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其步骤是先将120g无水碳酸钠溶解于70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300-500ml水合肼作还原剂,另添加5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升温至85-105℃,使溶液的pH值为9-10,然后溶解47.6g六水合氯化镍于2000ml蒸馏水中配成溶液,用喷枪将溶液喷入反应釜中发生反应,并在反应中不断地通入氮气;当反应进行20-25min后,从反应器放出反应液经磁性分离出绝大部分的水,然后再反复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再用无水乙醇带出洗涤水,然后在40-60℃下进行真空干燥,干燥产物经筛析后获得的灰黑色粉末,即为超微金属镍粉。本专利技术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一种制取超微镍粉的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探头、控温箱。反应釜配置有进料口、氮气进口和测温口,底部有出口,探头由控温箱引出,从测温口伸入反应釜溶液中。上述反应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原料及试剂是六水合氯化镍NiCl2·6H2O(汕头金砂化工厂),无水碳酸钠Na2CO3(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水合肼(N2H4·H2O天津市泰兴试剂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进口分装,中国医药上海化学试剂公司)乙醇C2H5OH(莱阳化工试验厂),其它试剂均能从市场上购置获得。本专利技术采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观察来表征超微镍粉。1、X射线衍射将干燥后的产物样品进行XRD图谱测定。根据图3、5、7、9、11,X射线衍射图谱,在2θ=56.99°,66.79°的宽化的衍射峰分别对应于Ni标准卡片面上(111),(200)面,对应的晶面间距分别为2.03A、1.76A。图中未见到Ni氧化物的衍射峰,说明所制样品为相纯的单质镍。2、透射电镜分析将制得的粉末样品,分散于无水乙醇中,超声5min,用铜网蘸分散液,取出烘干进行TEM观察,从图4可以看出,超微镍粉为球形、粒度分布窄、晶粒细小,平均粒径为40nm,从图8、10、12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条件的变化,出现镍粉的形状不规则,有团聚,粒度分布较宽,粒径尺寸增大等现象。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及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制取的超微镍粉为球形颗粒,表面光洁,粒度范围在40-100nm之间,40-60nm为镍粉最佳粒径。镍粉实际产率也较高(>90%),与“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球形镍粉”结果相比,粒度较小且分布较均匀,不需加入晶核引发剂及表面活性剂;与“超微镍粉的微乳液法制备研究”的结果相比,反应速度更快,所需进间短,几乎减少一半的反应时间;2、用喷枪将溶液喷入反应器中发生反应,起稀释作用,可阻止反应生成的镍晶粒进一步长大。在反应过程中不断地向反应釜通入氮气,起到两方面的作用,其一是搅拌作用,使反应液混合均匀,从而有利用反应正常的进行;其二是维持反应体系处于还原性气氛中,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3、本专利技术对原料和反应条件无苛刻要求,有机分散介质成本低,利用磁性分离,解决了固液分离困难,无需高速分离设备;4、利用现有设备,如果一次投料量增大五倍,可获得镍粉50g。由于进行一次反应操作时间为4.5小时,则一天可进行五次操作,日产镍粉可达250g,为制取超微镍粉,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附图说明图1是超微镍粉制取工艺方法流程方框2是制取超微镍粉反应器及控温装置示意3是制取超微镍粉粒径为40nmXRD4是制取超微镍粉粒径为40nmTEM透射电镜图象图5是制取超微镍粉粒径为60nmXRD6是制取超微镍粉粒径为60nmTEM透射电镜图象图7是制取超微镍粉粒径为87nmXRD8是制取超微镍粉粒径为87nmTEM透射电镜图象图9是制取超微镍粉粒径为85nmXRD10是制取超微镍粉粒径为85nmTEM透射电镜图象图11是制取超微镍粉粒径为94nmXRD12是制取超微镍粉粒径为94nmTEM透射电镜图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再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先将120g无水碳酸钠溶解于70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500ml水合肼作还原剂,另添加5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放置反应釜1中,升温至92℃,由控温箱6引出的探头5,从测温口4进入反应釜1中,使溶液保持一定的温度。调节溶液的pH值达9.5,然后溶解47.6g六水合氯化镍于2000ml蒸馏水中配成溶液,用喷枪将溶液从进料口2喷入反应釜1中发生反应,并在反应中不断地通入氮气。当反应进行20min后,从反应釜出口7流出的反应液经磁石吸引进行磁化分离,然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再用无水乙醇带出所含的少量洗涤水,再在40℃下进行真空干燥。干燥产物经筛析后,获得灰黑色的超微镍粉。颗粒为球形,表面光洁,粒度分布较窄,晶粒细小,两个衍射峰2θ=59.98°,66.80°,粒径为40nm(见图3、4)。实施例2,先将120g无水碳酸钠溶解于70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500ml水合肼作为还原剂,另添加5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放置反应釜1中,升温至85℃,调节溶液的pH值达9.4,然后溶解47.6g六水合氯化镍于2000ml蒸馏水中配成溶液,用喷枪将溶液从进料口2喷入反应釜1中发生反应,并在反应中不断地通入氮气。当反应进行20min后,从反应釜出口7流出的反应液经磁化分离,然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再用无水乙醇带出所含的少量洗涤水,再在55℃下进行真空干燥。干燥产物经筛析后,获得灰黑色的超微镍粉,如图5所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有2θ=57.04°,66.78°两个衍射峰;TEM透射电镜如图6所示。超微镍粉为球形、粒度分布较窄,平均粒径为60nm。实施例3,操作规程、步骤如同实施例1。在实验中,先将120g无水碳酸钠溶解于70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500ml水合肼作还原剂,另添加5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放置反应釜1中,升温至95℃,调节溶液的pH值达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微镍粉制取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120g无水碳酸钠溶解于70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300-500ml水合肼作还原剂,另添加5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升温至85-105℃,使溶液的pH值为9-10,然后溶解47.6g六水合氯化镍于2000ml蒸馏水中配成溶液,用喷枪将溶液喷入反应釜中发生反应,并在反应中不断地通入氮气;当反应进行20-25min后,从反应器放出反应液经磁性分离出绝大部分的水,然后再反复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再用无水乙醇带出洗涤水,然后在40-60℃下进行真空干燥,干燥产物经筛析后获得的灰黑色粉末,即为超微金属镍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锦章郭效军杨武李生英管飞倪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