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LED光源模块的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10107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LED光源模块的外壳,包括顶板(1)和中空弧形的壳体(5),所述的壳体(5)两侧面顶部分别设置有上滑动槽(2),壳体(5)底部上方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下滑动槽(4),所述的顶板(1)两条长边分别顺滑插入对应位置的上滑动槽(2)中,所述的顶板(1)和壳体(5)组合形成一个左右两端开口的通道,所述的壳体(5)外表面均匀分布有散热结构(3)。通过上述结构,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LED光源模块与外壳容易拆分,LED光源模块安装、更换和运输更方便,资源利用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ED封装结构,具体涉及应用于LED光源模块的外壳
技术介绍
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照明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LED光源以其突出的优点具备传统灯具的轻巧,寿命长、光效高同时也是节能产品,被认为是21世纪最优质的光源,取代现有钨丝灯泡,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子领域。而随着人们对亮度要求的不断提高,要求LED光源有更高的功率。现在主要采用的是增大驱动电流和增大发光二极管管心面积来提高LED光源功率。目前,这种大功率LED光源安装的外壳基本上都是与LED灯连为一体,不管是安装、更换和运输都极不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光源出现问题只能将整个灯换掉,而其中的部分LED光源仍可以继续使用,这就照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应用于LED光源模块的外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LED光源模块与外壳不易拆换,使得LED光源模块安装、更换和运输不方便,资源利用率低的缺陷。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LED光源模块的外壳,包括顶板和中空弧形的壳体,所述的壳体两侧面顶部分别设置有上滑动槽,壳体底部上方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下滑动槽,所述的顶板两条长边分别顺滑插入对应位置的上滑动槽中,所述的顶板和壳体组合形成一个左右两端开口的通道,所述的壳体外表面均匀分布有散热结构。上述的上滑动槽平行于对应侧壁上的下滑动槽,上滑动槽的凹槽大小与顶板的厚度相对应,顶板可以在凹槽内自由滑动。上述的壳体底部为圆弧形结构,壳体端点的侧壁上有线路孔。上述的底部的散热结构为中空半圆柱形结构,两侧面的散热结构为呈叠层状分布的散热片。上述的底部的散热结构之间有一段距离。上述的顶板为透光玻璃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在壳体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上滑动槽,顶板顺滑插入上滑动槽内,当需要安装或者更换LED光源时,可以先取下顶板再进行后续的操作,方便易行,在运输过程中也不用担心装在一起的灯体积庞大,不便于运输和管理,因为可以拆卸下来进行分别运输。(2)本技术在壳体两侧下方分别设置有下滑动槽,底部也设置有对应的安放LED光源模块的结构,安装时,只需在光源模块上设置对应的滑动结构就可很轻松的固定在壳体上。(3)本技术的壳体和顶盖组成的一个中空的两端开口的通道,便于LED光源模块两端安装和线路的连通。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顶板;2、上滑动槽;3、散热结构;4、下滑动槽;5、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I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该技术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实施例本技术包括顶板I和中空弧形的壳体5。该实施例的壳体5两侧面顶部分别设置有上滑动槽2,壳体5底部上方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下滑动槽4,上滑动槽2平行于对应侧壁上的下滑动槽4,上滑动槽2的凹槽大小与顶板I的厚度相对应,顶板I可以在凹槽内自由滑动。该实施例的顶板I两条长边分别顺滑插入对应位置的上滑动槽2中。该实施例的顶板I和壳体5组合形成一个左右两端开口的通道,顶板I为透光玻璃板或者是其它透光板。该实施例的壳体5外表面均勻分布有散热结构3,壳体5底部为圆弧形结构,壳体5端点的侧壁上有线路孔。该实施例的底部的散热结构3为中空半圆柱形结构,两侧面的散热结构3为呈叠层状分布的散热片,底部的散热结构3之间有一段距离。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安装LED光源模块时,只需滑动顶盖取下,将整个LED光源模块放入壳体内,把LED光源模块上的滑动结构插入壳体的下滑动槽内,LED光源模块底部贴在壳体底部,LED光源模块的导线通过壳体上的线路孔与外接电源连接,即可实现应用。当需要更换时,只需取下顶盖,进行更换。如上便可实现该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于LED光源模块的外壳,包括顶板(I)和中空弧形的壳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5)两侧面顶部分别设置有上滑动槽(2),壳体(5)底部上方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下滑动槽(4),所述的顶板(I)两条长边分别顺滑插入对应位置的上滑动槽(2)中,所述的顶板(I)和壳体(5)组合形成一个左右两端开口的通道,所述的壳体(5)外表面均匀分布有散热结构(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于LED光源模块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滑动槽(2)平行于对应侧壁上的下滑动槽(4),上滑动槽(2)的凹槽大小与顶板(I)的厚度相对应,顶板(I)可以在凹槽内自由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于LED光源模块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5)底部为圆弧形结构,壳体(5)端点的侧壁上有线路孔。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于LED光源模块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的散热结构(3)为中空半圆柱形结构,两侧面的散热结构(3)为呈叠层状分布的散热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LED光源模块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的散热结构(3)之间有一段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应用于LED光源模块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I)为透光玻璃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LED光源模块的外壳,包括顶板(1)和中空弧形的壳体(5),所述的壳体(5)两侧面顶部分别设置有上滑动槽(2),壳体(5)底部上方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下滑动槽(4),所述的顶板(1)两条长边分别顺滑插入对应位置的上滑动槽(2)中,所述的顶板(1)和壳体(5)组合形成一个左右两端开口的通道,所述的壳体(5)外表面均匀分布有散热结构(3)。通过上述结构,该技术使LED光源模块与外壳容易拆分,LED光源模块安装、更换和运输更方便,资源利用率高。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2719551SQ201220387950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7日专利技术者蒋书兵, 陆地强, 李柱才, 邓东, 舒云龙, 刘波, 郑懿, 胡海, 李柱泉 申请人:四川西德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LED光源模块的外壳,包括顶板(1)和中空弧形的壳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5)两侧面顶部分别设置有上滑动槽(2),壳体(5)底部上方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下滑动槽(4),所述的顶板(1)两条长边分别顺滑插入对应位置的上滑动槽(2)中,所述的顶板(1)和壳体(5)组合形成一个左右两端开口的通道,所述的壳体(5)外表面均匀分布有散热结构(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书兵陆地强李柱才邓东舒云龙刘波郑懿胡海李柱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西德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