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磷量大于0.1%的磷青铜-钢双金属轴承材料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865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磷量大于0.1%的磷青铜-钢双金属轴承材料制造工艺,在预先准备好的所需牌号和厚度的碳素结构钢钢背上设置具有适当厚度的金属或合金过渡层,再把具有一定含磷量的磷青铜合金粉末均匀地铺撒在钢背上,并使其具有一定的铺粉厚度;然后进行一次烧结,以使磷青铜合金粉末粘结在钢背上;再进行一次轧制,以使磷青铜合金层致密;接着进行二次烧结,以使磷青铜合金层牢固地粘结在钢背上;最后进行二次轧制,以精确控制双金属板材的尺寸;最终生产出符合所需尺寸要求的磷青铜-钢双金属轴承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大大节省有色金属材料,而且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更加优良而稳定的机械性能;还因能实现连续生产,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粉末冶金双金属轴承材料生产
,涉及一种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生产磷青铜—钢双金属轴承材料的新工艺,尤其涉及含磷量大于0.1%的磷青铜—钢双金属轴承材料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双金属轴承材料广泛用于制造发电机、发动机、工程机械及家用电器的轴承和轴套。其中,铜基双金属轴承材料由于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和的抗疲劳强度,在高转速、大功率的发动机中应用相当普遍。传统的铜基双金属轴瓦材料又以铅青铜—钢双金属轴承材料为主,这种材料具有高承载能力和高抗疲劳强度,一直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制造轴承或轴套的材料,也因此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其具有约为10%~24%较高的含铅量,随着近年来环保意识的提高,开发无铅轴承材料的呼声日趋高涨,其应用情况也随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从去年开始我国出口日本的发动机就不允许有含铅的零部件;从2007年起,欧盟也将实行同样的限制政策。因此,近两年来,我国研究人员对无铅轴承材料的研究已进入攻坚阶段,且目标集中在磷青铜—钢轴承材料的研发,用以替代以往广泛使用的铅青铜—钢双金属轴承材料。由于磷青铜—钢双金属材料具有承载能力和抗疲劳强度更高,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含磷量大于0.1%的磷青铜-钢双金属轴承材料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预先准备好的所需牌号和厚度的碳素结构钢钢背上设置具有适当厚度的金属或合金过渡层,再把具有一定含磷量的磷青铜合金粉末均匀地铺撒在钢背上,并使其具有一定的铺粉厚度;然后 进行一次烧结,以使磷青铜合金粉末粘结在钢背上;再进行一次轧制,以使磷青铜合金层致密;接着进行二次烧结,以使磷青铜合金层牢固地粘结在钢背上;最后进行二次轧制,以精确控制双金属板材的尺寸;最终生产出符合所需尺寸要求的磷青铜-钢双金属轴承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志宏何光志陈进添温世达张春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核威实业有限公司核工业福州粉末冶金双金属轴瓦材料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