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组合式移动仰拱栈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8589 阅读:3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组合式移动仰拱栈桥,所述仰拱栈桥包括一栈桥主体、一行走机构以及一液压系统,所述栈桥主体包括一桁架、一主桥、一前坡以及一后坡,所述二桁架片梁平行设置,所述主桥设置在平行设置的所述桁架底部中段,所述前坡设置在主桥前端,所述后坡设置在主桥后端;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二行走前轮、二行走后轮和二行走辅助轮,所述二行走前轮和二行走后轮分别设置在栈桥主体的前、后部,所述二行走辅助轮设置在所述栈桥主体的中部;所述液压系统包括至少六个油缸,所述二行走前轮、二行走后轮和二行走辅助轮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油缸固定在所述栈桥主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栈桥移动难度大,施工效率低等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组合式移动仰拱栈桥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组合式移动仰拱栈桥。
技术介绍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双线隧道为保证仰拱闭合后支护结构的受力效果,仰拱混凝土施工要求采用全幅整体灌筑。施作仰拱对掘进干扰大一直是国内隧道钻爆法施工中未能很好解决的一大难题。目前,大多数钻爆法施工的隧道采用半侧施作或简易栈桥的方法进行仰拱施工。施工企业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在隧道狭小的空间里密集配备资源,单一推进掌子面掘进的同时,无法很好的兼顾其他作业面的良好进展,导致二次衬砌的跟进难以保证。但是由于传统栈桥采用的是固定结构,适应性、灵活性差,不但仰拱施工质量难以控制,而且开挖、衬砌不能同步进行,另外,栈桥笨重,移动时需要借助外来机械设备,且栈 桥的制作长度受到重量的约束,不可能做太长,使得一般机械设备无法移动,导致劳动强度高、安全事故频发、施工效率非常低,大大影响了隧道施工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压组合式移动仰拱栈桥,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栈桥移动难度大,施工效率低等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压组合式移动仰拱栈桥,所述仰拱栈桥包括一栈桥主体、一行走机构以及一液压系统,所述栈桥主体包括一祐1架、一主桥、一前坡以及一后坡,所述二祐1架片梁平行设置,所述主桥设置在平行设置的所述桁架底部中段,所述前坡设置在主桥前端,所述后坡设置在主桥后端;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二行走前轮、二行走后轮和二行走辅助轮,所述二行走前轮和二行走后轮分别设置在栈桥主体的前、后部,所述二行走辅助轮设置在所述栈桥主体的中部;所述液压系统包括至少六个油缸,所述二行走前轮、二行走后轮和二行走辅助轮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油缸固定在所述栈桥主体上。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一前坡变幅油缸以及一后坡变幅油缸,所述前坡通过所述前坡变幅油缸与栈桥主体连接,所述后坡通过后坡变幅油缸与栈桥主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桥的前端还设有一牵引机构。进一步地,所述主桥包括复数桥面模块以及复数承重梁,所述复数桥面模块平行设置,所述复数承重梁间平行设置,所述复数桥面模块垂直架设在复数承重梁上。进一步地,所述二行走前轮、二行走后轮和二行走辅助轮可360度旋转。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整体采用桁架结构,过采用先进的铆焊工艺,确保桁架结构可靠稳定,与传统简易栈桥相比结构安全性大大提高;模块化设计生产,整机拆装简单,可实际情况的施工长度进行组合拆装,适用范围广;液压系统与行走机构相配合,且行走系统的二行走前轮、二行走后轮和二行走辅助轮均可360度旋转,使得仰拱栈桥的移动更为灵活、方便,只需借用较小的机械外力即可实现纵向和横向移动,也因此,栈桥的制作可不受长度和重量的约束;掌子面所施工的工装料具可以从栈桥主体通过,减少了开挖施工和仰拱施工之间的干扰,保证隧道出碴和进料运输与仰拱施工平行作业,加快掌子面的掘进速度,实现隧道施工过程中车辆运输及仰拱施工同时作业,避免平行作业下的施工干扰,满足仰拱混凝土的一次浇注成形的要求,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总之,本技术适用性强、安全系数高、安装方便快捷,移动灵活性大,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I和图2所示,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液压组合式移动仰拱栈桥,所述仰拱栈桥包括一栈桥主体100、一行走机构以及一液压系统,所述栈桥主体100包括一祐1架I、一主桥2、一前坡3以及一后坡4,所述二桁架片梁11平行设置,所述主桥2设置在平行设置的所述桁架I底部中段,所述前坡3设置在主桥2前端,所述后坡4设置在主桥2后端;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二行走前轮51、二行走后轮52和二行走辅助轮53,所述二行走前轮51和二行走后轮52分别设置在栈桥主体100的前、后部,所述二行走辅助轮53设置在所述栈桥主体100的中部;所述液压系统包括至少六个油缸54,所述二行走前轮51、二行走后轮52和二行走辅助轮53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油缸54固定在所述栈桥主体100上。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一前坡变幅油缸31以及一后坡变幅油缸41,所述前坡3通过所述前坡变幅油缸31与栈桥主体100连接,所述后坡4通过后坡变幅油缸41与栈桥主体100连接;所述主桥2的前端还设有一牵引机构6 ;所述主桥2包括复数桥面模块21以及复数承重梁22,所述复数桥面模块21平行设置,所述复数承重梁22间平行设置,所述复数桥面模块21垂直架设在复数承重梁22上;所述二行走前轮51、二行走后轮52和二行走辅助轮53可360度旋转。操作过程如下仰拱栈桥行走时,后坡变幅油缸41和前坡变幅油缸31收缩,使后坡4和前坡5提升,行走后轮52和行走辅助轮53在油缸54作用下伸出着地,将整个栈桥升起,前部通过牵引机构6,由挖机(图未示)牵引至工作位置,保证合理的角度,接着行走前轮51伸出,调整仰拱找桥整体闻度以保证仰拱找桥主体100平直。最后,后坡变幅油缸41和如坡变幅油缸31顶升,调整前后坡着地。本技术整体采用桁架结构,过采用先进的铆焊工艺,确保桁架结构可靠稳定,与传统简易栈桥相比结构安全性大大提高;模块化设计生产,整机拆装简单,可实际情况的施工长度进行组合拆装,适用范围广;液压系统与行走机构相配合,且行走系统的二行走前轮、二行走后轮和二行走辅助轮均可360度旋转,使得仰拱栈桥的移动更为灵活、方便,只需借用较小的机械外力即可实现纵向和横向移动,也因此,栈桥的制作可不受长度和重量的约束;掌子面所施工的工装料具可以从栈桥主体通过,减少了开挖施工和仰拱施工之间的干扰,保证隧道出碴和进料运输与仰拱施工平行作业,加快掌子面的掘进速度,实现隧道施工过程中车辆运输及仰拱施工同时作业,避免平行作业下的施工干扰,满足仰拱混凝土的一次浇注成形的要求,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总之,本技术适用性强、安全系数高、安装方便快捷,移动灵活性大,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施工周期。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技术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技术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组合式移动仰拱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仰拱栈桥包括一栈桥主体、一行走机构以及一液压系统,所述栈桥主体包括一祐1架、一主桥、一前坡以及一后坡,所述二祐1架片梁平行设置,所述主桥设置在平行设置的所述桁架底部中段,所述前坡设置在主桥前端,所述后坡设置在主桥后端;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二行走前轮、二行走后轮和二行走辅助轮,所述二行走前轮和二行走后轮分别设置在栈桥主体的前、后部,所述二行走辅助轮设置在所述栈桥主体的中部;所述液压系统包括至少六个油缸,所述二行走前轮、二行走后轮和二行走辅助轮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油缸固定在所述栈桥主体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液压组合式移动仰拱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一前坡变幅油缸以及一后坡变幅油缸,所述前坡通过所述前坡变幅油缸与栈桥主体连接,所述后坡通过后坡变幅油缸与栈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组合式移动仰拱栈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仰拱栈桥包括一栈桥主体、一行走机构以及一液压系统,所述栈桥主体包括一桁架、一主桥、一前坡以及一后坡,所述二桁架片梁平行设置,所述主桥设置在平行设置的所述桁架底部中段,所述前坡设置在主桥前端,所述后坡设置在主桥后端;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二行走前轮、二行走后轮和二行走辅助轮,所述二行走前轮和二行走后轮分别设置在栈桥主体的前、后部,所述二行走辅助轮设置在所述栈桥主体的中部;所述液压系统包括至少六个油缸,所述二行走前轮、二行走后轮和二行走辅助轮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油缸固定在所述栈桥主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波吴锦龙李毓宏文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天建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