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热式炭活化炉,该内热式炭活化炉的炉体分为炭化炉和活化炉,炭化炉位于活化炉之上,炭化炉和活化炉上均设有传动轮和转动轮,炭化炉上连接有炭化炉尾气道,活化炉上连接有活化炉尾气道;炭化炉与外部的热烟道相通连,炭化炉的末端连接有重力输送道,炭化炉和活化炉之间通过重力输送道相通连。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降低炉头的温度和能耗,且在低温条件下生产活性炭,从而使磷酸消耗降低了,据实验数据表明,平均单耗降低了0.1~0.2t磷酸/t活性炭,同时还有效提高活性炭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热式炭活化炉,尤其涉及磷酸法制造活性炭中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磷酸法活性炭主要采用的是内热式炭活化一体化转炉,它存在的主要缺点是一是炉头的温度过高一般为600-800°C左右,而经研究和试验证明活性炭孔隙生成的最佳温度为450°C左右,随着炭活化温度的升高,活性炭会被不同程度的烧失从而造成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下降,所以磷酸法活化的最佳温度一般在450°C左右最好。二是磷酸法活性炭的炭活化是一个吸热过程,而炭化阶段是主要的吸热阶段约占整个吸热过程所需热量的80%,因此炭活化一体化生产中温度会随着活化炭化过程而急剧降低,而活化时间的长短又取决于活化温度,活化温度越高,活化时间越短,因此炭活化一体化炉必须在高温条件下才能使活化完成的更充分。三是温度越高磷酸会被烧失的越多,因此酸耗会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降低炉头的温度和能耗,减少磷酸消耗,有效提高活性炭质量的一种内热式炭活化炉。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热式炭活化炉,其特征在于炉体分为炭化炉和活化炉,炭化炉位于活化炉之上,炭化炉和活化炉上均设有传动轮和转动轮,炭化炉上连接有炭化炉尾气道,活化炉上连接有活化炉尾气道;炭化炉与外部的热烟道相通连,炭化炉的末端连接有重力输送道,炭化炉和活化炉之间通过重力输送道相通连。采用本技术,既能降低炉头的温度和能耗,且在低温条件下生产活性炭,从而使磷酸消耗降低了,据实验数据表明,平均单耗降低了 O. I O. 2t磷酸/t活性炭,同时还有效提闻活性炭质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炭化炉I、传动轮2、转动轮3、炭化炉尾气道4、重力输送道5、活化炉6、活化炉尾气道7、输送器8、热烟道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该内热式炭活化炉的炉体分为炭化炉I和活化炉6,炭化炉I位于活化炉6之上,炭化炉I和活化炉6上均设有传动轮2和转动轮3,炭化炉I上连接有炭化炉尾气道4,活化炉6上连接有活化炉尾气道7 ;炭化炉I与外部的热烟道9相通连,炭化炉I的末端连接有重力输送道5,炭化炉I和活化炉6之间通过重力输送道5相通连。其中,活化炉6的大小一般为炭化炉I尺寸的二分之一左右,因为在活化段需要的热量为炭化段所需热量的四分之一。使用时,将磷酸捏合好的木屑由输送器8(螺旋输送器)送进炭化炉1,炭化炉I在传动轮2和转动轮3带动及作用下,按照一定的转速转动,以确保被浸溃的木屑有较均匀的热量进入,从而确保炭化能充分进行,炭化炉I的热量是由热烟道9提供。炭化炉I的尾气经过炭化炉尾气道4进入回收系统。炭化好的炭化料由重力输送道5进入活化炉6中进行活化。活化炉6的尾气经过活化炉尾气道7进入回收系统。炭化炉I的温度保持在100 500°C之间,活化炉6的温度保持在350 500°C之间。在上述中,该内热式炭活化炉大大降低了磷酸法活性炭的 活化温度,使原来的炉头温度600 800°C降低到500°C,从而使活性炭的质量在相同的条件下亚兰吸附力提高I 3mL,焦糖脱色力提高了 20 50%。由于在低温条件下生产,既降低了磷酸消耗,据测试数据表明,平均单耗降低了 O. I O. 2t磷酸/t活性炭,同时又与传统的一体化炉相比降低了能耗。另外,有效地解决了活性炭产量与活性炭质量的矛盾,因为在目前的炭活化一体化转炉的生产中由于对产量要求一般较高,所以一部分工厂为了产量而提高活化温度,从而使活性炭质量下降。而该生产设备使炭、活化分开,充分的利用了两个过程中不同的热解过程从而使活性炭产量和质量达到了统一。权利要求1.一种内热式炭活化炉,其特征在于炉体分为炭化炉和活化炉,炭化炉位于活化炉之上,炭化炉和活化炉上均设有传动轮和转动轮,炭化炉上连接有炭化炉尾气道,活化炉上连接有活化炉尾气道;炭化炉与外部的热烟道相通连,炭化炉的末端连接有重力输送道,炭化炉和活化炉之间通过重力输送道相通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热式炭活化炉,该内热式炭活化炉的炉体分为炭化炉和活化炉,炭化炉位于活化炉之上,炭化炉和活化炉上均设有传动轮和转动轮,炭化炉上连接有炭化炉尾气道,活化炉上连接有活化炉尾气道;炭化炉与外部的热烟道相通连,炭化炉的末端连接有重力输送道,炭化炉和活化炉之间通过重力输送道相通连。采用本技术,既能降低炉头的温度和能耗,且在低温条件下生产活性炭,从而使磷酸消耗降低了,据实验数据表明,平均单耗降低了0.1~0.2t磷酸/t活性炭,同时还有效提高活性炭质量。文档编号C01B31/08GK202717585SQ20122028690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9日专利技术者陈先平 申请人:浙江兴达活性炭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热式炭活化炉,其特征在于炉体分为炭化炉和活化炉,炭化炉位于活化炉之上,炭化炉和活化炉上均设有传动轮和转动轮,炭化炉上连接有炭化炉尾气道,活化炉上连接有活化炉尾气道;炭化炉与外部的热烟道相通连,炭化炉的末端连接有重力输送道,炭化炉和活化炉之间通过重力输送道相通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先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兴达活性炭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