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顶衬,包括由TPO材料制成的外表层、由PE泡沫材料制成的隔离层、由聚丙烯板材制成的基体层和由PET材料制成的内表层依次复合成的层状结构板体,外表层与隔离层之间通过火焰处理粘接复合在一起,隔离层与基体层、内表层与基体层均通过热熔粘接复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制作各层的材料均为可回收性高分子材料,所以在顶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和后期的顶衬产品均可以回收利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环保难题;相邻层之间采用热熔粘接复合,工艺过程中质量易于控制,可靠性相对现有技术中的胶粘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可用于机动车辆的内饰品,特别是一种可用于客车车顶的顶衬。
技术介绍
现有客车顶衬有分体拼接型和整体型,整体型顶衬以其较好的整体视觉效果而被广泛应用。目前整体型顶衬多由麻板、麻毡或者是GMT与面料胶粘复合后再整体采用胶粘的方式粘接装配到车顶,这种结构的顶衬在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中都存在一些问题,生产过程中,首先,由于面料粘接采用的是专用胶,其粘接质量受工艺温度、胶膜质量、胶膜厚度、复合工艺以及模具的影响,面料粘接复合工艺较难控制,使得面料的粘接可靠性较低;其次,顶衬在连接到车顶时,先用铆钉或者自攻钉初步固定,然后再用胶粘接,由于是整体顶衬装配,顶衬长度最长可达11. 7m长,加之单位面积较重,装配时均为仰头作业,使得作·业强度和现场操作难度很大;另外,面料粘接和顶衬装配粘接均使用大面积粘接胶,而且顶衬的各层材质不同,生产中的边角料和顶衬产品的回收困难,均不利于环保;使用过程中,因麻板、麻毡属于天然纤维,其在较高温度和较大湿度的环境中使用极易发生霉变,加之麻纤维具有吸湿性,在这种环境中产品尺寸具有不稳定性,这些因素会导致顶衬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过程中的边角料和成品可直接回收、并且相邻层之间复合可靠性高的顶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顶衬,包括由TPO材料制成的外表层、由PE泡沫材料制成的隔离层和由聚丙烯板材制成的基体层依次复合成的层状结构板体,外表层与隔离层通过火焰处理粘接复合在一起,隔离层与基体层通过热熔粘接复合在一起。进一步的,该顶衬为由TPO材料制成的外表层、由PE泡沫材料制成的隔离层和由聚丙烯板材制成的基体层依次复合成的层状结构板体。所述的聚丙烯板材为蜂窝板材。更进一步的,所述板体的于基体层一侧的板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顶衬的粘扣毛面或者钩面。一种顶衬,包括由TPO材料制成的外表层、由PE泡沫材料制成的隔离层、由聚丙烯板材制成的基体层和由PET材料制成的内表层依次复合成的层状结构板体,外表层与隔离层之间通过火焰处理粘接复合在一起,隔离层与基体层、内表层与基体层均通过热熔粘接复合在一起。进一步的,该顶衬为由TPO材料制成的外表层、由PE泡沫材料制成的隔离层、由聚丙烯板材制成的基体层和由PET材料制成的内表层依次复合成的层状结构板体。所述的聚丙烯板材为蜂窝板材。更进一步的,所述板体的于内表层一侧的板面上设置有粘扣毛面或者钩面。本技术中,由于制作各层的材料均为可回收性高分子材料,所以在顶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和后期的顶衬产品均可以回收利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环保难题;相邻层之间采用热熔粘接复合,工艺过程中质量易于控制,可靠性相对现有技术中的胶粘大大提闻。本技术采用蜂窝板形式的聚丙烯板材制作基体层,有效降低了单位重量,实现了顶衬轻量化的目标,为后期的装配工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在顶衬上设置粘扣的毛面或者钩面后,可以通过粘扣连接的方式将顶衬安装到客车内车顶的顶骨架上,摒弃了现有顶衬采用胶粘安装方式与车顶骨架连接,避免了大面积胶粘剂的使用,不仅解决了环保问题,而且与现有铆接(或者螺接)加胶粘的装配工艺相比,粘扣连接的工艺方式既短又简便,从而降低了顶衬装配过程中的质量风险,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装配操作的作业强度。 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的顶衬与车顶装配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图I、图2所示的一种顶衬,其为由TPO材料制成的外表层3、由PE泡沫材料制成的隔离层2、由聚丙烯板材制成的基体层I和由PET材料制成的内表层4依次复合成的层状结构板体,外表层3与隔离层2之间通过火焰处理粘接复合在一起,隔离层2与基体层I、内表层4与基体层I均通过热熔粘接复合在一起,为了降低顶衬单位面积重量,基体层I采用蜂窝板形式的聚丙烯板材,当然,若不考虑减重问题,采用实心的聚丙烯板材也能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顶衬装配到客车车顶的现场操作,还可以在顶衬板体的于内表层一侧的板面上设置粘扣毛面6,粘扣毛面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连接,在客车内车顶的顶骨架上设置粘扣钩面7,顶衬通过粘扣连接方式与顶骨架8连接,在实施时,粘扣毛面和粘扣钩面也可以互换位置。实施例2:图3所示的一种顶衬,其为由TPO材料制成的外表层3、由PE泡沫材料制成的隔离层2和由聚丙烯板材制成的基体层I依次复合成的层状结构板体,外表层3与隔离层2通过火焰处理粘接复合在一起,隔离层2与基体层I通过热熔粘接复合在一起,基体层I采用蜂窝板形式的聚丙烯板材,板体的于基体层一侧的板面上设置有粘扣毛面6,粘扣毛面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连接。本技术提供的顶衬可作为客车内顶衬使用,也可作为其他交通工具中的顶衬或者内饰衬使用,在具体应用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其他适用的安装方式替代粘扣连接方式,诸如铆接、胶粘、压接等单独或 者组合工艺安装方式。权利要求1.一种顶衬,其特征在于包括由TPO材料制成的外表层、由PE泡沫材料制成的隔离层和由聚丙烯板材制成的基体层依次复合成的层状结构板体,外表层与隔离层通过火焰处理粘接复合在一起,隔离层与基体层通过热熔粘接复合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顶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板材为蜂窝板材。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顶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于基体层一侧的板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顶衬的粘扣毛面或者钩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于基体层一侧的板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顶衬的粘扣毛面或者钩面。5.一种顶衬,其特征在于包括由TPO材料制成的外表层、由PE泡沫材料制成的隔离层、由聚丙烯板材制成的基体层和由PET材料制成的内表层依次复合成的层状结构板体,外表层与隔离层之间通过火焰处理粘接复合在一起,隔离层与基体层、内表层与基体层均通过热熔粘接复合在一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板材为蜂窝板材。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于内表层一侧的板面上设置有粘扣毛面或者钩面。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于内表层一侧的板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顶衬的粘扣毛面或者钩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顶衬,包括由TPO材料制成的外表层、由PE泡沫材料制成的隔离层、由聚丙烯板材制成的基体层和由PET材料制成的内表层依次复合成的层状结构板体,外表层与隔离层之间通过火焰处理粘接复合在一起,隔离层与基体层、内表层与基体层均通过热熔粘接复合在一起。本技术中,由于制作各层的材料均为可回收性高分子材料,所以在顶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和后期的顶衬产品均可以回收利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环保难题;相邻层之间采用热熔粘接复合,工艺过程中质量易于控制,可靠性相对现有技术中的胶粘大大提高。文档编号B60R13/02GK202716812SQ20122029491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1日专利技术者马献国, 魏永超, 王彩虹, 狄健楠, 蒋伟, 门彦皎 申请人: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衬,其特征在于:包括由TPO材料制成的外表层、由PE泡沫材料制成的隔离层和由聚丙烯板材制成的基体层依次复合成的层状结构板体,外表层与隔离层通过火焰处理粘接复合在一起,隔离层与基体层通过热熔粘接复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献国,魏永超,王彩虹,狄健楠,蒋伟,门彦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