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液相流态化还原法制备纳米镍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0549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镍粉的制备方法,尤其是制备粒径为30~100nm,比表面积大于8m↑[2]/g的球状纳米镍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硝酸镍或硫酸镍用去离子水溶解,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制备成Ni(OH)↓[2]浆料;然后在传热快速,温度均匀的流化床中,采用还原剂和催化剂加快反应,控制镍粉的成核和晶体生长,制备球形纳米镍粉;反应液经过脱盐处理后返回反应器中,调节温度与停留时间;洗涤液返回配料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控制晶体生长的时间实现控制纳米镍粉粒径,制备粒径为30~100nm,比表面积大于8m↑[2]/g的球状纳米镍粉;在整体工艺过程中对反应液、洗涤液进行循环处理使用,减少了废水的排放;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镍粉的制备方法,尤其是制备粒径为30~100nm,比表面积大于8m2/g的球状纳米镍粉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微型化、超大型化、集成化发展,电子元件将越来越小,做为电子浆料用的镍粉也相应的要求达到纳米级颗粒;同时,由于纳米级镍粉除具备常规的镍粉的特性外,还具有小体积和量子特征等不同寻常的特性。纳米镍粉的均一性和单分散性是电子元件小型化的条件之一。纳米镍粉还由于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和烧结活性,可以用作石油裂解催化剂、精细有机合成催化剂、火箭燃料催化剂、硬质合金粘结剂等等;同时纳米镍粉的高比表面积和矫顽力使纳米镍粉在电池材料和磁性材料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纳米镍粉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和液相还原制备三大类,三类方法各有优缺点。物理气相沉积法是在真空环境下通过各种物理方法使金属镍靶挥发或离子化,然后控制一定的凝聚速度得到纳米镍粉,特点是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无三废污染;但是能耗高,设备复杂,颗粒易氧化且生产效率低。化学气相沉积是利用羰基镍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分解得到纳米镍粉,化学气相沉积的生产效率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但化学气相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液相流态化还原法制备纳米镍粉,首先将硝酸镍或硫酸镍用去离子水溶解,加入表面活性剂制备成Ni(OH)↓[2]浆料;然后在传热快速,温度均匀的流化床中,采用还原剂和催化剂加快反应,控制镍粉的成核和晶体生长,制备球形纳米镍粉,其特征在于:(1)采用热辐射加热方式或微波加热方式的流化床反应器进行流态化还原,根据反应器的直径确定流速,确保Ni(OH)↓[2]胶体在反应温度下的停留时间为1~20min,径向温差≤0.5℃;反应器的结构分为晶核形成段和晶体生长段,Ni(OH)↓[2]胶体在晶核形成段优选停留时间为5s~1min,在晶体生长段优选停留时间为1~15min;反应过程中采用反应液循环的方式控制晶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胜明袁良生周贤渭肖麦秋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