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液晶显示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灯条、灯条散热件和导光板,所述灯条与导光板之间设有耦光距离,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耦光距离的控制件,所述灯条上设有通孔,所述控制件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控制件设置在灯条散热件上,由灯条散热件提供控制导光板位置的固定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背光模组上用于控制所述耦光距离的控制件不是设置在灯条上,而是设置在灯条散热件上,不再让灯条承受控制导光板位置的固定力,而是把力转移到灯条散热件上,灯条散热件一般为铝质挤出型材,具有一定厚度,强度高,能够承受较大的固定力,这样灯条不再受外力影响,不易变形,不会影响电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晶显示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一般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由于液晶显示面板不能发光,所以需要由背光模组提供发光均匀的面光源,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光源一般为灯条,由于灯条发热量较高,所以需要设置灯条散热件以提高散热效率。灯条的发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被称为耦光距离,是重要的光学参数,当耦光距离发生改变时,背光模组的光学性能会跟着改变,为了提高背光模组的光学品味,需要严格控制耦光距离,如图 I所示,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方法是在灯条I上设置金属块4,金属块4与导光板3的入光面接触,通过设计金属块4的厚度来控制灯条I与导光板3之间的耦光距离,但是由于金属块是通过贴片技术固定在灯条上,结合强度较低,往往不牢固,在背光模组受到外力冲击时容易脱落,从而失去控制耦光距离的作用;另外灯条为电子类零件,被用作结构件时,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影响电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在受到较大外力冲击时,依然能操持稳定的耦光距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灯条、灯条散热件和导光板,所述灯条与导光板之间设有耦光距离,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耦光距离的控制件,所述灯条上设有通孔,所述控制件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控制件设置在灯条散热件上,由灯条散热件提供控制导光板位置的固定力。优选的,所述控制件包括一本体和一根部,所述根部的横截面大于本体的横截面, 所述根部被夹紧在灯条和灯条散热件之间。优选的,所述灯条和灯条散热件之间设置有导热胶带,所述控制件的根部高度等于导热胶带的厚度。优选的,所述灯条和灯条散热件之间设置有导热胶带,所述控制件的根部高度大于导热胶带的厚度,所述灯条散热件上还设有凹槽,所述控制件的根部容置在凹槽内。若控制件的根部高度大于导热胶带的厚度时,就需要在灯条散热件上设置凹槽,以容置控制件的根部。优选的,所述控制件为一螺钉,所述灯条散热件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控制件螺接在螺纹孔处。优选的,所述螺钉的杆体设有台阶,所述台阶前端不设置外螺纹,所述台阶后端设有外螺纹。优选的,所述灯条散热件上设有通孔,所述控制件根部穿过所述通孔被铆接在灯条散热件上。优选的,所述控制件数量为两个,分布在灯条的两端位置。用于保证灯条与导光板之间耦光距离的均匀一致性,不会一端宽一端窄。优选的,所述控制件的横截面为圆形。因为回转体容易制作,可以降低制造成本。优选的,所述控制件为金属件或硬质塑料件。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面所述的背光模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上用于控制所述耦光距离的控制件不是设置在灯条上,而是设置在灯条散热件上,不再让灯条承受控制导光板位置的固定力,而是把力转移到灯条散热件上,灯条散热件一般为铝质挤出型材,具有一定厚度,强度高,能够承受较大的固定力,这样灯条不再受外力影响,不易变形,不会影响电学性能。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背光模组实施例一的剖面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背光模组实施例一的另一剖面的示意图4是图2中控制件的结构示意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背光模组实施例二的剖面示意图6是图5中控制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灯条;11、通孔;2、灯条散热件;21、凹槽;22、螺纹孔;3、导光板;4、金属块;5、控制件;51、本体;52、根部;53、台阶前端;54、台阶后端;6、导热胶带。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作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的实施例一, 如图2至4所示,背光模组包括灯条I、灯条散热件2和导光板3,所述灯条I与导光板3之间设有耦光距离,背光模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耦光距离的控制件5,所述灯条I上设有通孔11,所述控制件5穿过所述通孔11,所述控制件5设置在灯条散热件2上,由灯条散热件 2提供控制导光板3位置的固定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件5包括一本体51和一根部52,所述根部52的横截面大于本体51的横截面,所述根部52被夹紧在灯条I和灯条散热件2之间,即使背光模组受到撞击时,不会影响控制件的稳定性,所述控制件5的本体51长度等于灯条I的厚度与耦光距离之和。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上用于控制所述耦光距离的控制件5不是设置在灯条上,而是设置在灯条散热件2上,不再让灯条I承受控制导光板3位置的固定力,而是把力转移到灯条散热件2上,灯条散热件2 —般为铝质挤出型材,具有一定厚度,强度高,能够承受较大的固定力,这样灯条I不再受外力影响,不易变形,不会影响电学性能。由于控制件5是安装到背光模组中的,所述控制件5即可以为金属件,也可以为硬质塑料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贴片技术,只能采用金属块,因为塑料件可能会在焊接过程中熔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件5数量为两个,分布在灯条I的两端位置,用于保证灯条I与导光板3之间耦光距离的均匀一致性,不会一端宽一端窄。当然,控制件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以上,均匀地分布在灯条上。另外所述控制件5的横截面为圆形,因为回转体容易制作,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条I和灯条散热件2之间设置有导热胶带6,当所述控制件的根部52高度等于导热胶带6的厚度时,不改动灯条散热件2就可以把控制件5装配到背光模组中,但是若控制件5的根部52高度大于导热胶带6的厚度时,就需要在灯条散热件 2上设置凹槽21,以容置控制件的根部52。作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的实施例二,如图5和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控制件5为一螺钉,所述灯条散热件2上设有螺纹孔22,所述控制件5螺接在螺纹孔22 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钉的杆体设有台阶,所述台阶前端53用于穿过灯条散热件 2和灯条1,所以不必设置外螺纹,如果仍然设置螺纹,螺纹尾端的尖角会直接接触导光板 3,会损伤导光板3 ;所述台阶后端54设有外螺纹,用于螺接在灯条散热件的螺纹孔22上, 其它结构及有益效果均与实施例二一致,此处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件还可以被铆接在灯条散热件上,控制件的根部穿过所述通孔被铆接在灯条散热件上,能实现同样的有益效果。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灯条、灯条散热件和导光板,所述灯条与导光板之间设有耦光距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耦光距离的控制件,所述灯条上设有通孔,所述控制件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控制件设置在灯条散热件上,由灯条散热件提供控制导光板位置的固定力。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包括一本体和一根部,所述根部的横截面大于本体的横截面,所述根部被夹紧在灯条和灯条散热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和灯条散热件之间设置有导热胶带,所述控制件的根部高度等于导热胶带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和灯条散热件之间设置有导热胶带,所述控制件的根部高度大于导热胶带的厚度,所述灯条散热件上还设有凹槽,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灯条、灯条散热件和导光板,所述灯条与导光板之间设有耦光距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耦光距离的控制件,所述灯条上设有通孔,所述控制件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控制件设置在灯条散热件上,由灯条散热件提供控制导光板位置的固定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