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单元,包括背板和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光源,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子光源,其中,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有设置在子光源之间的光反射结构,所述光反射结构用于将照射于所述光反射结构上的光反射到所述发光单元的出光方向。相应地,提供一种包括所述发光单元的背光模组以及包括所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背光模组既能改善Hotspot现象,又能防止发光单元中的光源与导光板直接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器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发光单元、包括所述发光单元的背光模组、以及包括所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因具有体积小、功耗低、辐射低等特点,已在当前的平板显示器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在液晶显示器中,由于液晶本身并不发光,其只对光线进行调控,为了使液晶显示器的屏幕上显示图像,需要为显示面板(Panel)配置背光模组(BLU,Back LightUnit)。—般来说,根据背光模组中光源分布位置的不同可将背光模组分为侧入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侧入式背光模组中的光源位于显示面板的侧面,直下式背光模 组中的光源位于显示面板的底部。由于侧入式背光模组具有成本低、尺寸薄等优势而在业内被广泛地应用。如图I所示,现有的侧入式背光模组一般包括导光板l(LGP,Light Guide Plate)、光源以及光学膜组(图中未示出),所述光源包括多个排列成一行的子光源2。其中,所述子光源2采用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时,一方面,由于LED发光角度等自身条件的限制而在导光板I上产生Hotspot现象(即亮暗不均现象)并形成暗区(如图I中导光板I上虚线圈中所示黑色三角区域),因此为保证背光模组的亮度,光源中一般会采用数量较多的LED (以14寸屏幕的显示装置为例,其背光模组中至少需40个依次水平设置在导光板长边侧面上的LED),不过采用较多的LED时虽然可以满足背光模组的亮度要求,但会使得背光模组的功耗和成本增大;另一方面,为了减少LED的使用数量,以降低背光模组的功耗和成本,可以采用功率较大的LED,但LED在工作时会发热并使得导光板在靠近该LED的一侧膨胀,尤其在采用大功率的LED时会加剧导光板在靠近该LED的一侧的膨胀速度,进而使得导光板的侧面因膨胀而直接与该LED接触,并导致接触侧的导光板受热融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既能改善Hotspot现象又能防止光源与导光板直接接触的发光单元、包括所述发光单元的背光模组、以及包括所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背板和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光源,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子光源,其中,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有设置在子光源之间的光反射结构,所述光反射结构用于将照射于所述光反射结构上的光反射到所述发光单元的出光方向。优选地,所述光反射结构包括基底和覆盖在所述基底上的反光膜层,所述反光膜层覆盖在基底远离背板的一侧的表面上。优选地,所述基底所采用的材料的折射率为I. ri. 8 ;所述基底所采用的材料为透明材料。优选地,所述反光膜层中分散设置有扩散粒子。优选地,所述基底远离背板的一侧的表面形状为圆弧形或多棱形。优选地,所述光反射结构在垂直于所述背板的方向的高度比其相邻子光源中最高的子光源高。优选地,所述光反射结构在垂直于所述背板的方向的高度比其相邻子光源中最高的子光源高O. 6mnTl. 0mm。优选地,所述基底的材质为热缩材料,且所述热缩材料在处于最大缩进状态时,其在垂直于所述背板的方向上的高度比其相邻子光源中最高的子光源高。优选地,所述子光源采用发光二极管或电致发光片。 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导光板和上述发光单兀。优选地,所述光反射结构不与所述导光板接触。本专利技术同时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所述发光单元由于在子光源之间设置有光反射结构,使得所述子光源所发射的光线经光反射结构反射后更加均匀,并进入导光板上的暗区中,以避免导光板上暗区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 Hotspot现象,且提升了该发光单元以及包含该发光单元的背光模组所应用的显示装置的画面品质;2)本专利技术所述发光单元中的光反射结构在垂直于背板的方向上的高度比其相邻子光源中最高的子光源高(例如高O. 6mnTl. 0mm),可在导光板受热膨胀时有效防止光源与导光板直接接触,进而避免导光板因接触光源而受热融化;3)本专利技术所述发光单元中光反射结构的基底可采用热缩材料制成,故当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在靠近子光源的一侧受热膨胀时,热缩材料也因受热收缩,使得导光板与光反射结构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间距,因而在导光板受热膨胀时也能保证子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相邻的光反射结构反射后得到均匀的光线,并进入导光板上的暗区中,有利于改善Hotspot现象;同时,由于所述热缩材料在处于最大缩进状态时,其在垂直于背板的方向上的高度比其相邻子光源中最高的子光源高,因而即使导光板受热膨胀过大时,也能够保证导光板不会与光源直接接触。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背光模组的光学模拟图;其中,图3 (a)为图I所示背光模组的光学模拟图;图3 (b)为图2所示背光模组的光学模拟图。图中1 一导光板;2 —子光源;3 —光反射结构;4 一背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发光单元、包括所述发光单元的背光模组、以及包括所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I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单兀,包括背板、光源及光反射结构。其中,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子光源(所述多个子光源可排列成一行),所述光源设置在背板上,所述光反射结构设置在所述子光源之间,用于将照射于所述光反射结构上的光反射到所述发光单元的出光方向。优选地,所述光反射结构采用多个,且多个所述光反射结构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子光源之间,例如,所 述子光源采用η个时,所述光反射结构采用η-I个,η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当然,并不是每两个子光源之间必须设置一个光反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该发光单元的实际应用情况来选择光反射结构的数量及设置位置,例如每隔两个子光源设置一个光反射结构等。优选地,所述光反射结构包括基底和覆盖在基底上的反光膜层,所述反光膜层覆盖在基底远离背板的一侧的表面上,以使得相邻子光源所发射的光线中照射于所述反射膜层上的部分被反射到所述发光单元的出光方向。优选地,所述反光膜层中分散设置有扩散粒子,使得相邻子光源所发射的光线中照射于所述反射膜层上的部分经所述扩散粒子后能够更加均匀地扩散,即起到散射和匀光的作用,从而增加了光线的柔和度,以提高发光单元所发射的光线的均匀性。优选地,所述基底远离背板的一侧的表面形状为圆弧形或多棱形,例如方形、菱形等,更利于将其相邻子光源所发射的光线中照射于所述反光膜层上的部分被反射到所述发光单元的出光方向。当然所述侧面形状也可以采用其他不规则的形状。优选地,所述基底所采用的材料的折射率为I. ri. 8,所述基底所采用的材料为透明材料。因为相邻子光源所发射的光线中照射于所述反射膜层上的部分不一定会被百分之百地反射,可能会有微少部分光线折射进入所述基底中,为了使这部分折射进入基底的光线不被基底吸收,故优选所述基底为透明基底;而且,为了使这部分折射进入基底的光线在基底中再次发生折射并沿所述发光单元的出光方向折射出所述基底,所述基底材料的折射率采用1.Γ1.8。优选地,所述子光源采用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或电致发光片(EL, e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单元,包括背板和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光源,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子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有设置在子光源之间的光反射结构,所述光反射结构用于将照射于所述光反射结构上的光反射到所述发光单元的出光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佳,陈秀云,尹大根,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