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转移到复合金属表面经模压后产生镭射效果的模压涂层,该模压涂层包括6-10%的醋酸丁酸纤维素,4-8%的丙烯酸树脂,2-6%的硝化棉液,25-35%的丁酮,10-20%的丙二醇甲醚和28-32%乙酸乙酯,模压涂层的厚度为1.3-1.5微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模压涂层不仅表面致密性,不易受后续加工时溶剂的侵蚀,而且强度适合模压,剥离性也好,特别适合于模压后转移到铝箔复合纸的铝铂面上再进行上色和压纹,从而获得具有镭射效果的铝箔复合纸。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含有上述模压涂层的镭射膜,该镭射膜包括一基膜,基膜之上涂覆有模压涂层,模压涂层经过模压处理具有镭射图案,模压涂层之上设置有真空镀铝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镭射膜,与复合铝箔纸复合、剥离后,不仅能获得具有光亮、平整、厚实镭射效果的复合铝箔纸,而且工艺易于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层,尤其涉及一种可通过转移、模压而使承印物产生镭射效果的模压涂层,更具体是涉及一种可转移到复合金属表面经模压后产生镭射效果的模压涂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含有上述模压涂层的镭射膜。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用做烟包内衬纸的材料主要有铝箔复合纸、转移纸、直镀衬纸这三种传统的材料;铝箔复合纸是由纯铝箔与原纸进行湿式或干式复合而成的复合型包装纸;转移纸是以PET、BOPP为转移基材,经涂布上色、真空镀铝后与原纸复合,然后将基材剥离,使镀铝层转移到原纸上;直镀衬纸是将经涂布后的原纸直接置于真空镀铝机进行喷铝;铝箔 复合纸因其密封性能、成型性能、阻隔性比其它两种传统的材料优异,因而采用最多,但铝箔复合纸由于外观不够亮丽,没有转移纸进行模压后产生的镭射视觉效果,档次偏低,无法用于高档次的香烟包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采用含有模压层的镀铝效果基膜与铝箔复合纸的铝层进行复合转移,再上色和压纹,这种方法虽能得到具有镭射效果的铝箔复合纸,但这种方法的生产工艺很难控制,得到的产品往往不理想,原因是I、现有的模压层抗渗透、抗侵蚀性能差,由于模压涂层在复合转移前需要涂覆胶粘层,在转移后需要上色,而胶粘层和色层所含的溶剂会渗透到模压涂层中,使模压涂层受侵蚀,从而变得凹凸不平,影响后续的压纹效果;2、现有的模压层比较薄,由于模压涂层在复合转移过程中,模压涂层、胶水层夹在铝箔和基膜之间,铝箔和基膜的致密性都非常好,因而模压涂层和胶水层所含的溶剂在干燥时无处可挥发,造成模压层表面出现气泡点、白点、粗糙、无亮度等缺陷,大大影响产品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转移到复合金属表面经模压后产生镭射效果的模压涂层,该模压涂层表面致密性和平整度好,能抵御后续加工的溶剂渗透,也能使后续模压工序更加顺畅。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上述模压涂层的镭射膜,通过该镭射膜,可将具有镭射效果的模压涂层复合转移到铝箔复合纸的金属表面。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可转移到复合金属表面的模压涂层,包括如下各组分及重量配比 醋酸丁酸纤维素6 - 10% 丙烯酸树脂4 — 8% 硝化棉液2 - 6% 丁酮25 - 35% 丙二醇甲醚10 — 20%乙酸乙酯28 - 32% 模压涂层的厚度为I. 3 — I. 5微米。为了使模压涂层在模压时易于脱模,上述模压涂层还包括有脱模剂,脱模剂在模压涂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O. 4 — I. 0%。 上述硝化棉液是由硝化棉溶解于醇类、酯类或酮类溶剂而成的透明粘状液体,硝化棉与醇类、酯类或酮类溶剂的重量比为30 — 40 70 — 60。 上述模压涂层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优选醋酸丁酸纤维素7-9%,丙烯酸树脂6 - 8%,硝化棉液4 - 6%,丁酮28 - 30%,丙二醇甲醚15 — 18%,乙酸乙酯30 — 32%,脱模剂O. 5 — O. 8%。本专利技术的模压涂层,采用醋酸丁酸纤维素和丙烯酸树脂作为涂层的基础物质,再添加适量的硝化棉液,利用丙烯酸树脂成膜性好、醋酸丁酸纤维素耐候性和柔韧性好、以及 硝化棉液快干和成膜硬度高的特点,使获得的涂层不仅表面致密性,不易受后续加工时溶剂的侵蚀,而且强度适合模压,剥离性也好,而通过采用合适的溶剂,并将模压涂层的厚度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在减少溶剂使用量的同时,可以在复合干燥过程中给溶剂提供一个挥发、储存的空间,从而保证模压层表面不出现气泡点、白点等缺陷,使产品表面更加光亮、平整和厚实,以使后续模压工序更加顺畅,本专利技术的模压涂层,特别适合于转移到铝箔复合纸的铝钼面上再进行上色和压纹,从而获得具有镭射效果的铝箔复合纸。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含有上述模压涂层的镭射膜,该镭射膜包括一基膜,基膜之上涂覆有上述任一模压涂层,模压涂层经过模压处理具有镭射图案,模压涂层之上设置有真空镀铝层。上述模压涂层涂覆前,各组分混合后用溶剂调配为粘度以涂一 4 #杯测量为18-22秒的涂布原液,该溶剂为乙酸乙酯和正丙酯按I :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溶剂。为了保证模压涂层的平整和厚实,上述模压涂层的涂布时的干涂量控制在I. 2-1. 4g/ m2之间,烘干温度设置为110-160°c、机速设置为100m/min。上述基膜优选厚度为12 — 18 μ m的PET膜或BOPP膜。上述模压涂层进行模压处理时,模压温度控制在120_160°C之间,工作压力为34 — 36kg,速度在 25-40m/min 之间。本专利技术的含有模压涂层的镭射膜,由于模压涂层采用醋酸丁酸纤维素和丙烯酸树脂作为涂层的基础物质,不仅易于从基膜上剥离,而且涂层致密性好,在后续的涂覆粘胶层和上色的加工过程中,溶剂不易渗透入模压涂层,避免模压涂层受侵蚀而变形。本专利技术含有模压涂层的镭射膜,与复合铝箔纸复合、剥离后,不仅能获得具有光亮、平整、厚实镭射效果的复合铝箔纸,而且工艺易于控制。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含有模压涂层镭射膜的结构图。图2是具有镭射效果的铝箔复合纸的结构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镭射膜与铝箔复合纸进行复合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I、模压涂层涂布原液的制备 将9 kg醋酸丁酸纤维素、7 kg丙烯酸树脂,4 kg硝化棉液,32 kg丁酮、17 kg丙二醇甲醚、30. 5 kg乙酸乙酯和O. 5 kg脱模剂置于不锈钢容器中,加入10 kg混合溶剂(乙酸乙酯正丙酯=1 :1),搅拌5-10分钟后,得到粘度以涂一 4 #杯测量为18-22秒的涂布原液。2、含模压涂层镭射膜的制备 选用15 μ m厚度的PET载体膜1,使用120目的蜂窝状六边形网纹辊涂布形成可模压的涂层2,涂布时干涂量控制在I. 2-1. 4g/m2之间、烘干温度设置为110-160°C、机速设置在100m/min,将烘干好的PET膜采用硬压、中压的方式进行模压,模压温度控制在140-150°C之间,工作压力为35kg,速度在35-40m/min之间,得到具有镭射图案的PET膜;再将具有镭射图案的PET膜置于高真空镀铝机中蒸镀形成可固定镭射图案的镀铝层3,真空度环境为I. 3E-5mbar,得到具有金属效果的镭射膜,如图I所示。实施例2 I、模压涂层涂布原液的制备 将8 kg醋酸丁酸纤维素、8 kg丙烯酸树脂,5 kg硝化棉液,32 kg丁酮、16 kg丙二醇甲醚、30. 5 kg乙酸乙酯和O. 5 kg脱模剂置于不锈钢容器中,加入10 kg混合溶剂(乙酸乙酯正丙酯=1 :1),搅拌5-10分钟后,得到粘度以涂一 4 #杯测量为18-22秒的涂布原液。2、含模压涂层基膜的制备 选用ISym厚度的PET载体膜,使用120目的蜂窝状六边形网纹辊涂布形成可模压的涂层,涂布时干涂量控制在I. 2-1. 4g/ m2之间、烘干温度设置为100-160°C、机速设置在100m/min,将烘干好的PET膜采用硬压、中压的方式进行模压,模压温度控制在120-130°C之间,工作压力为35kg,速度在25-30m/min之间,得到具有镭射图案的PET膜;再将具有镭射效果的PET膜置于高真空镀铝机中蒸镀形成可固定镭射图案的镀铝层,真空度环境为I.3E-5mbar,得到具有金属效果的镭射膜。将本专利技术的镭射膜涂上粘胶层4后与复合铝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转移到复合金属表面的模压涂层,包括如下各组分及重量配比:醋酸丁酸纤维素????????????????????6-10%丙烯酸树脂??????????????????????????4-8%硝化棉液??????????????????????????2-6%丁酮??????????????????????????????25-35%丙二醇甲醚????????????????????????10-20%乙酸乙酯??????????????????????????28-32%上述模压涂层的厚度为1.3-1.5微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亮,赵希华,郑建武,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鑫瑞纸品有限公司,汕头东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