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线染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9807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3:20
一种红外线染色设备,包括设备箱体和设置在设备箱体中的染料浸渍盒、红外线加热灯管、风箱;其特征在于:在箱体的外部上方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可编程的智能液晶显示屏、电源开关、染液补给盒、控制风箱的制冷开关、显示纱筒转速的转速表、微型喷嘴控制开关、染液浸渍盒温度调节开关;在箱体内,纱线经导入辊进入1号染液浸渍盒浸渍染液,然后纱线依次经过挤压辊a、纱筒a、纱线转向辊、纱筒b、导辊,经过2号染液浸渍盒再次浸渍染液,挤压辊b挤压,导出辊导出,所述纱线在整个染色设备中保持相互分离并且相互平行;其中红外线加热灯管在箱体底部以及箱体出纱口一侧各设置复数根,纱线的染液浸渍通过在染液浸渍盒中的一系列加压注入微型喷嘴实施,染液浸渍盒中设置有测温元件以及加热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外线染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染色效果好、结构紧凑得红外线纱线染色设备。
技术介绍
红外加热技术是以红外辐射物质的加热作用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加热技术,由于加热方式的特殊性,被证实为最有效的加热技术之一,广泛用于取代传统的热风式加热系统。随着红外“匹配吸收”理论以及辐射热理论的发展,红外加热技术在国内外印染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节能减排的要求使得红外加热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将原有的热风烘干方法,改变为红外辐射烘干,在现有生产中能够使电机周期缩短1/3。目前市面上有一些设备具有红外线烘干功能,这些红外线设备仅具有烘干纱线或织物的功能,并不能完整的提供纱线或织物染色全面工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与传统染色设备相结合,未能达到最佳效果,在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尤其突出的是传统染色烘干设备结构复杂,主要机械结构是采用横向顺序布置,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多,大大占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设备的使用灵活性不足。此外,现有的红外线设备数码管显示电脑,电脑只能显示8位阿拉伯数字,且在染色降温过程中需要不停放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红外线染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染色效果好、结构紧凑得红外线纱线染色设备。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红外线染色设备,包括设备箱体和设置在设备箱体中的染料浸溃盒、红外线加热灯管、风箱;其特征在于在箱体的外部上方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可编程的智能液晶显示屏、电源开关、染液补给盒、控制风箱的制冷开关、显示纱筒转速的转速表、微型喷嘴控制开关、染液浸溃盒温度调节开关;在箱体内,纱线经导入辊进入I号染液浸溃盒浸溃染液,然后纱线依次经过挤压辊a、纱筒a、设置于两纱筒中心连线上的纱线转向辊、纱筒b、导辊,经过2号染液浸溃盒再次浸溃染液,挤压辊b挤压,导出辊导出,所述纱线在整个染色设备中保持相互分离并且相互平行;其中红外线加热灯管在箱体底部以及箱体出纱口一侧各设置复数根,纱线的染液浸溃通过在染液浸溃盒中的一系列加压注入微型喷嘴实施,所述喷嘴设置在与每根纱线交叉的凹槽中,微型喷嘴的注入超压力为1.5-5巴,染液浸溃盒中设置有测温元件以及加热元件,直接检测染液温度准确迅速,控温精度达到土 1°C,I号染液浸溃盒与2号染液浸溃盒均与箱体外部上方的染液补给盒连接;在箱体背面,上方从左向右设置有电扇、电源进线开关,风箱设置在箱体背面下部,采用全开式箱体门方便检测和设备维修。优选地,所述红外线加热灯管采用涂层红外线灯管。优选地,针对纱筒设置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带动两纱筒转动。优选地,所述两纱筒之间的距离采用可调节的形式,使用伸缩活塞杆连接两纱筒。优选地,所述箱体底部以及箱体出纱口一侧设置的红外线加热灯管各为3-4根。优选地,所述微型喷嘴注入超压力为I. 6-3. 9巴。一种使用该红外线染色设备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染色纱线经过导入辊进入I号染液浸溃盒浸溃染液,然后纱线依次经过挤压辊a、纱筒a、设置于两纱筒中心连线上的纱线转向辊、纱筒b、导辊,经过2号染液浸溃盒再次浸溃染液,挤压辊b挤压,导出辊导出,所述纱线在整个染色设备中保持相互分离并且相互平行;挤压辊a挤压后轧余率为60-80 %,挤压辊b挤压后轧余率为75-90 %。优选地挤压辊a挤压后轧余率为75 %,挤压辊b挤压后轧余率80 %。本专利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将染液浸溃盒、轧辊组件、红外线灯管等元件在红外线设备中的巧妙排列,一机独用,操作方便,使得设备大大简化,不但设备整体体积小,占地面积得到大大减少,而且方便移动和运输,运营费用降低,节省设备投资和占地面积。同时,浸溃盒的注入式微型喷嘴结构也最大程度的节约染料,起到节约能源、节能环保的作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红外线染色设备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红外线染色设备后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染液浸溃盒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染液浸溃盒俯视图。其中附图标记I 一智能液晶显示屏;2 —电源开关;3 —染液补给盒;4 一制冷开关;5 —转速表;6_微型喷嘴控制开关;7 —温度调节开关;8_导入辊;9-1号染液浸溃盒;10-挤压辊a ; 11、13-纱筒a、b ; 12-纱线转向辊;14_导辊;15_2号染液浸溃盒;16_挤压辊b ;17_导出辊;18_电扇;19_电源进线开关;20_风箱;21_红外线加热灯管;22_微型喷嘴;23_纱线;24_测温元件;25_加热元件。具体实施例方式现结合附图将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I如图I示出了一种红外线染色设备,包括设备箱体和设置在设备箱体中的染料浸溃盒、红外线加热灯管、风箱;其特征在于在箱体的外部上方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可编程的智能液晶显示屏I、电源开关2、染液补给盒3、控制风箱的制冷开关4、显示纱筒转速的转速表5、微型喷嘴控制开关6、染液浸溃盒温度调节开关7 ;在箱体内,纱线经导入辊8进入I号染液浸溃盒9浸溃染液,然后纱线依次经过挤压辊a、纱筒a、设置于两纱筒中心连线上的纱线转向辊12、纱筒b、导辊,经过2号染液浸溃盒15再次浸溃染液,挤压辊b挤压,导出辊17导出,所述纱线在整个染色设备中保持相互分离并且相互平行;其中红外线加热灯管21在箱体底部以及箱体出纱口一侧各设置复数根,纱线的染液浸溃通过在染液浸溃盒中的一系列加压注入微型喷嘴22实施,所述喷嘴设置在与每根纱线交叉的凹槽中,微型喷嘴的注入超压力为I. 5-5巴,染液浸溃盒中设置有测温元件24以及加热元件25,直接检测染液温度准确迅速,控温精度达到±1°C,1号染液浸溃盒与2号染液浸溃盒均与箱体外部上方的染液补给盒连接;在箱体背面,上方从左向右设置有电扇18、电源进线开关19,风箱20设置在箱体背面下部,采用全开式箱体门方便检测和设备维修。所述红外线加热灯管采用涂层红外线灯管。针对纱筒设置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带动两纱筒转动。所述两纱筒之间的距离采用可调节的形式,使用伸缩活塞杆连接两纱筒。所述箱体底部以及箱体出纱口一侧设置的红外线加热灯管各为3-4根。所述微型喷嘴注入超压力为I. 6-3. 9巴。实施例2一种使用该红外线染色设备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染色纱线经过导入辊进入I号染液浸溃盒浸溃染液,然后纱线依次经过挤压辊a、纱筒a、设置于两纱筒中心连线上的纱线转向辊、纱筒b、导辊,经过2号染液浸溃盒再次浸溃染液,挤压辊b挤压,导出辊导出,所述纱线在整个染色设备中保持相互分离并且相互平行;挤压辊a挤压后轧余率为60-80%,挤压辊b挤压后轧余率为75-90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红外线染色设备,包括设备箱体和设置在设备箱体中的染料浸溃盒、红外线加热灯管、风箱;其特征在于在箱体的外部上方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可编程的智能液晶显示屏、电源开关、染液补给盒、控制风箱的制冷开关、显示纱筒转速的转速表、微型喷嘴控制开关、染液浸溃盒温度调节开关;在箱体内,纱线经导入辊进入I号染液浸溃盒浸溃染液,然后纱线依次经过挤压辊a、纱筒a、设置于两纱筒中心连线上的纱线转向辊、纱筒b、导辊,经过2号染液浸溃盒再次浸溃染液,挤压辊b挤压,导出辊导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线染色设备,包括设备箱体和设置在设备箱体中的染料浸渍盒、红外线加热灯管、风箱;其特征在于:在箱体的外部上方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可编程的智能液晶显示屏、电源开关、染液补给盒、控制风箱的制冷开关、显示纱筒转速的转速表、微型喷嘴控制开关、染液浸渍盒温度调节开关;在箱体内,纱线经导入辊进入1号染液浸渍盒浸渍染液,然后纱线依次经过挤压辊a、纱筒a、设置于两纱筒中心连线上的纱线转向辊、纱筒b、导辊,经过2号染液浸渍盒再次浸渍染液,挤压辊b挤压,导出辊导出,所述纱线在整个染色设备中保持相互分离并且相互平行;其中红外线加热灯管在箱体底部以及箱体出纱口一侧各设置复数根,纱线的染液浸渍通过在染液浸渍盒中的一系列加压注入微型喷嘴实施,所述喷嘴设置在与每根纱线交叉的凹槽中,微型喷嘴的注入超压力为1.5?5巴,染液浸渍盒中设置有测温元件以及加热元件,直接检测染液温度准确迅速,控温精度达到±1℃,1号染液浸渍盒与2号染液浸渍盒均与箱体外部上方的染液补给盒连接;在箱体背面,上方从左向右设置有电扇、电源进线开关,风箱设置在箱体背面下部,采用全开式箱体门方便检测和设备维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璐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