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二氧化硅单核铋-银双帽状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80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单核铋-银双帽状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二氧化硅单核铋-银双帽状复合纳米粒子是在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上有一层铋薄膜,铋薄膜之上有一层银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1)采用St*ber方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粒子;(2)采用自组装技术在石英片表面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单层阵列;(3)采用热蒸发法在覆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石英片表面先后沉积铋薄膜和银薄膜。得到的复合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存放一年所得吸收光谱图几乎无变化。该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可重复性好且易于控制核直径与帽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氧化硅单核铋一银双帽状复合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背景相对于体材料,贵金属银纳米粒子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中表面等离子 共振(SPR)特性是研究的热点之一,SPR与粒子大小、形状和所处的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响应,银纳米粒子已广泛应用于光学元件、化学生物传感器、表面增 强荧光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等方面。目前银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还原法、 电极法、沉积法、物理蒸镀法。制备纳米银的结构有胶体(颗粒、线状、三角形状、盘状等)、 电极、薄膜、电介质/银核壳结构、帽状银纳米粒子等。在各种银纳米结构中,帽状纳米粒子由于其自身特殊的几何结构而对光的响应更为敏 感,Halas研究小组采用湿化学还原方法结合纳米尺度的掩膜技术制备出了金壳层的杯状及 帽状纳米复合粒子,通过对其光学性能的研究发现,在一定偏振条件下,其表面等离子共 振所产生的消光系数强烈地依赖于光的入射角度。国内外已有人采用化学合成法结合物理蒸镀技术制备出了帽状银纳米粒子,然而利用 真空热蒸发法蒸镀的银膜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易退化,为此,有必要提高其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氧化硅单核铋-银双帽状复合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在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上有一层铋薄膜,铋薄膜之上有一层银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满石清肖桂娜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