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材料制造
,描述具有微纳复合结构的钛种植体表面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自20世纪中期骨结合理论被提出以后,种植体的研究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种植修复因其以人工牙根作支撑,不需磨除健康邻牙,咀嚼效率高、异物感小、不损及邻牙,坚固耐用,并在常规固定修复无法实现的游离端缺失、全口缺失的情况下都能达到良好的美学和功能修复效果等优点而受到广大缺牙患者的青睐,被誉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种植技术已经成为治疗牙列缺损/缺失的常规治疗方法,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口腔医生接受。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形成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是种植成功的标志。种植体表面特性可以影响种植体植入后的生物学反应,是决定骨整合速度和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表面形貌特性在种植体骨整合中发挥重要作用。构建理想的种植体表面,使其具有高生物活性,缩短种植修复的疗程,扩大适应症,远期效果可靠,是目前口腔种植科研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之O种植体表面形貌从尺寸上可分为大尺度、微米尺度和纳米尺度。不同尺度的形貌可以从不同方面影响种植体的生物学性能。大尺度形貌可增加种植体的机械嵌合,促进初期稳定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微纳复合结构的钛种植体表面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喷砂:用20~100目材料的对光滑的种植体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喷砂压力为3~10bar,喷砂时间为10~600秒,喷砂后的钛种植体,分别用丙酮、乙醇和纯水超声处理15分钟,然后,用大量纯净水冲洗,氮气吹干;(2)草酸酸蚀:喷砂处理后的钛种植体在草酸溶液处理30~240分钟,草酸的质量浓度为30%至饱和,处理温度为60℃到沸水浴,最佳温度为80℃至沸水浴,处理后的钛种植体用大量水冲洗干净,氮气吹干;(3)二次酸蚀:草酸处理后的种植体用质量浓度为98%的?H2SO4和质量浓度为30%的H2O2的混合酸溶液处理,其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