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烯裂解炉旋流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9721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乙烯裂解炉旋流进料方法及其装置,提供了一种猪尾管与裂解炉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乙烯裂解炉进料猪尾管与裂解炉管切向连接,且猪尾管进料方向与裂解炉管物料进料之间一夹角,其角度在10~75度之间。猪尾管与裂解炉管相连的进料口为1~16个,当进料口数目大于1时,各进料口沿管壁均匀分布在同一径向截面上。通过采用该旋流进料方法,可使裂解原料在裂解炉管内形成强烈的螺旋流动,产生有利于裂解反应进行的物料分布,达到强化管内传热、提高乙烯收率、减少结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乙烯裂解炉旋流进料装置,包括单口和多口旋流进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进料猪尾管与裂解炉管具有新型连接结构的旋流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管式裂解法是目前乙烯生产的主要方法。采用管式裂解炉生产的乙烯约占世界乙烯总产量的99%以上。一般认为,对乙烯裂解反应而言,较高的温度、较短的停留时间、较低的烃分压有利于目标产物·(乙烯、丙烯)的生成和抑制副反应的发生。由于原料裂解所需的热量通过管壁传递给裂解物料,裂解温度显然受到辐射管管壁温度的制约,而管壁温度又受到金属材料耐热性能的限制。近年来,由于乙烯生产企业和研究单位的努力,乙烯裂解炉管耐受温度已提高到1150°C左右,但继续提高十分困难。由于物料流动过程中,物料主体以湍流方式流动,温度相对均匀,而贴近管壁处存在一个以层流方式流动滞流薄层,层流中热量主要以热传导方式通过,管内传热阻力绝大部分集中在滞流薄层中,研究表明,在光滑圆管中,管壁处温度与流体主体温度相差200 300°C,导致的后果是贴近管壁处温度高,裂解反应速度快,但同时也加快了结焦反应的发生;而主体部分温度较低,裂解反应较慢,造成目标产物收率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众多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裂解炉旋流进料装置,所述的旋流进料装置包括单口旋流进料装置和多口旋流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口旋流进料装置包括一根带有进料口3的猪尾管1与裂解炉管2连通,猪尾管1与裂解炉管2切向连接,在猪尾管1与裂解炉管2的连接处,猪尾管1的物料沿裂解炉管2的柱面切向进入裂解炉管2,且猪尾管1的进料方向与裂解炉管2的物料流动方向呈锐角夹角θ,θ为10~75°;所述的多口旋流进料装置包括一根猪尾管1延伸出一根径向环绕裂解炉管2环形分布管4,环形分布管4带有至少两根支管5与裂解炉管2连通,环形分布管4与支管5的连接是平滑的,支管5与裂解炉管2切向连接,在连接处,猪尾管1中经支管5的物料沿裂解炉管2的柱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力丁涂善东朱冬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