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水凝胶膜的制备方法。其通过在水溶性羟丙基壳聚糖的氨基上引入有光反应活性的叠氮基团(4-叠氮苯甲酸),制备一种光可交联的叠氮化羟丙基壳聚糖;叠氮化羟丙基壳聚糖的水溶液在紫外灯下照射交联成为具有生物黏附性的壳聚糖水凝胶膜。该水凝胶膜除具有止血、止痛、抑菌、抗炎、抗氧化等壳聚糖的一般特性外,还具备水凝胶材料生物相容性好、保湿性好、水蒸气透过率好、黏附强度大等优点,且使用便捷,舒适度良好,在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抗肿瘤药物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三大主要手段之一, 而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重要的给药途径,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冲击化疗造成的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的强烈刺激可导致化疗性静脉炎,引起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红肿热痛,静脉发黑、硬化及条索状改变,甚至导致局部皮肤水疱、溃疡、皮下组织坏死,肢体功能障碍等。据统计,50% 80%的化疗患者可 发生程度不同的静脉炎症,给病人带来痛苦,也给化疗药物的使用带来一定的困难。近年来,化疗性静脉炎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外学者针对化疗药物外渗性损伤及静脉炎的防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建立在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基础上的新型敷料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湿性敷料可以为伤口提供最适宜生长的湿性环境,保留渗出液中的活性物质并促进活性物质的释放, 有利于坏死组织的溶解和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及上皮细胞的移行,同时使伤口内微循环保持低氧状态,刺激新生毛细血管的生长,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针对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国外文献报道肝素凝胶对于化疗性静脉炎局部止痛作用明显,但无法减轻化疗药物对静脉及周围组织的毒性损伤程度。国内文献报道由自然水胶体涂聚氨酯薄膜制成的水凝胶可在化疗性静脉炎创面上形成一个柔软、潮湿、类似凝胶的半固体物质,以维持创面的湿润环境,在创面形成一个缺氧环境,加速新生微血管生长,加快创面愈合,从而使患者的治疗得以顺利进行。另一种由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医用黏胶组成的新型水胶体敷料除提供湿性愈合环境外,还具有生物性清创作用,可加快创面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新鲜肉芽,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其临床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式。本专利专利技术了一种新型的光交联壳聚糖水凝胶膜。通过在水溶性羟丙基壳聚糖的氨基上引入有光反应活性的叠氮基团(4-叠氮苯甲酸),制备一种光可交联的叠氮化羟丙基壳聚糖;叠氮化羟丙基壳聚糖的水溶液在紫外灯下照射交联成为具有生物黏附性的壳聚糖水凝胶膜。该水凝胶膜除具有止血、止痛、抑菌、抗炎、抗氧化等壳聚糖的一般特性外,还具备水凝胶材料生物相容性好、保湿性好、水蒸气透过率好、黏附强度大等优点,且使用便捷,舒适度良好,在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以壳聚糖为起始物,首先在异丙醇溶剂中进行碱化,然后以四甲基氢氧化铵作为催化剂,与环氧丙烷反应得到6-0取代的羟丙基壳聚糖;羟丙基壳聚糖的氨基与4-叠氮苯甲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酰化反应,引入光反应活性的叠氮基团,得到光可交联的壳聚糖;然后以紫外光照射一定浓度的光可交联壳聚糖的水溶液数秒,得到壳聚糖的水凝胶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光交联壳聚糖膜的制备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25g的壳聚糖加入2.5 500ml异丙醇中搅拌30分钟,加入10 IOOml 33% (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搅拌Ih后-20°C下冷冻;然后,加入10 IOOml 10% (体积分数)的四甲基氢氧化铵水溶液,再加入100 IOOOml环氧丙烷,室温下搅拌反应I小时,反应温度缓慢上升至60°C,反应时间为5 50h ;用乙醇溶液沉淀反应产物,过滤,用95%的乙醇洗涤两遍,用去离子水溶解,透析、冻干即得到6-0位取代的羟丙基壳聚糖。IOg上述羟丙基壳聚糖溶解于I 200ml 的50mM的TEMED水溶液中,加入O. I IOg的EDC和O. I IOg的4-叠氮苯甲酸,室温搅拌反应I IOOh,透析、冻干得到光可交联壳聚糖。400 μ I浓度为I 80mg/ml的光可交联壳聚糖水溶液涂布在直径为7cm培养皿内,以波长为200 500nm,功率为I 100W的紫外灯光照射涂布光可交联壳聚糖的培养皿,照射时间I 1000s,得到光交联壳聚糖水凝胶膜。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壳聚糖是天然生物高分子,来源极为广泛、安全无毒, 价格低廉,与合成高分子相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因此壳聚糖水凝胶膜作为伤口敷料具有很高的环境友好性和生物安全性。其次,本专利技术采用光交联的方法, 降低了水凝胶膜对生物体的毒性。通过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光交联壳聚糖水凝胶膜吸水率、 水蒸气透过率、水分保留和黏附强度的测定表明,这种水凝胶可以在创伤面上较长时间地维持一个湿润环境,经初步的研究确认其可以达到防治化疗药物外渗性损伤及静脉炎的目的,可以作为医用敷料应用于临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利用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认为是限定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水溶性羟丙基壳聚糖的制备40g壳聚糖加入250ml异丙醇中搅拌30分钟。然后在混合物加入30ml氢氧化钠溶液(33%,w/v)0混合溶液搅拌Ih后在室温下加入烧瓶并密封,并在-20°C下冷冻过夜。 滴加40mll0% (v/v)的催化剂溶液(四甲基氢氧化铵)到混合物中,然后再加入400ml环氧丙烷。室温下搅拌反应lh,反应温度缓慢上升至60°C,反应时间为7h。将反应液加入到 4倍体积的乙醇溶液中,得到沉淀,用10倍体积的乙醇洗涤沉淀两遍,用去离子水重新溶解沉淀,透析、冻干即得到高纯度的羟丙基壳聚糖。实施例二光可交联壳聚糖的制备取IOg制备的羟丙基壳聚糖溶解于50ml的50mM TEMED溶液中搅拌,搅拌直到羟丙基壳聚糖全部溶解,加入5g的EDC和IOg的4-叠氮苯甲酸。室温25°C的条件下搅拌反应50h。在去离子水中透析两天、冻干得到光可交联壳聚糖。实施例三光交联壳聚糖水凝胶膜的制备400 μ I浓度为40mg/ml的光可交联壳聚糖水溶液涂布在直径为7cm培养皿内。以波长为365nm,功率为20W的紫外灯光照射涂布光可交联壳聚糖的培养皿,照射时间500s, 得到膜厚约为O. Imm的光交联壳聚糖水凝胶膜。实施例四光交联壳聚糖水凝胶膜的理化性能评价I.实验方法I. I吸水率测定完全干燥的膜被切割成方块型样品并称量。然后,将样品沉浸在磷酸盐缓冲液(pH7.4),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即分别于6,12,24和48小时后迅速将样品拿出溶液。用纸巾擦试样品后,称量其重量。这种水凝胶膜的吸水率(FUA)按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吸水率(FUA) (%) = (Ws-Wd) X 100/ffs,公式中的Wd代表水凝胶膜干燥时的重量,而Ws代表水凝胶膜吸水后的重量。I. 2水蒸气透过率测定水凝胶膜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是根据美国标准局公布的ASTM E96-00方法而测量得到。将已制备好的水凝胶膜放置在圆柱形塑料杯口(直径36mm),塑料杯中装有IOml水, 塑料杯口边缘用聚四氟乙烯带密封以防止任何水汽从杯口边缘损失。然后在37°C时,把塑料杯放进含有硫酸铵饱和溶液的干燥器中(相对湿度79%)。计算出重量损失随测量间隔时间的变化斜率。按照斜率,水蒸气透过率(WVTR)计算如下水蒸气透过率(WVTR) (g/m2/ day)=斜率X 24/A,公式中的A代表测试样本的表面积。I. 3失水率测定为测定水凝胶膜的水分保留能力,水凝胶膜样品被保存在37°C含有硫酸铵饱和溶液的干燥器中(相对湿度79%)。然后这些膜在不同的时间间隔被取出来称重。剩余重量百分率按如下方式计算剩余重量百分率(WR) (% ) = WtXlOiVWci,公式中的Wt代表不同时间间隔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交联壳聚糖水凝胶膜,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过程制备获得:以壳聚糖为起始物,首先在异丙醇溶剂中进行碱化,然后以四甲基氢氧化铵作为催化剂,与环氧丙烷反应得到6?O取代的羟丙基壳聚糖;羟丙基壳聚糖的氨基与4?叠氮苯甲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酰化反应,引入光反应活性的叠氮基团,得到光可交联的壳聚糖;然后以紫外光照射一定浓度的光可交联壳聚糖的水溶液数秒,得到壳聚糖的水凝胶膜,可用于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丽萍,顾晨晨,刘丽娜,陈潇潇,陈凤波,王玉骞,陈敬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